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功能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省級以上駐泰單位:
為搶抓發展機遇,加快5G產業發展,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5G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壹、總體目標
堅持以網絡建設為基礎、以應用為突破、以產業發展為主攻方向,加快5G基礎網絡建設,全力推進5G融合應用,努力構建具有泰安特色的5G產業生態圈,為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到2020年底,全市將建成3000個5G基站,形成壹批可復制、可推廣的5G應用場景和產業創新發展試點。到2022年底,全市將建成1萬個5G基站,5G技術、產品和服務將廣泛應用於智能制造、文化旅遊、城市治理、公共服務等領域。培育5家以上5G產業鏈優勢企業和20個以上5G產業試點示範項目,形成壹批5G應用創新成果,逐步完善5G產業生態體系。
二、重點任務
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1.加快5G網絡建設規劃編制。科學制定5G網絡建設專項規劃,實現與國土空間規劃等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有序銜接。
2.統籌網絡基站的建設和共享。協調推進增量5G基站有序建設和* * *建設,避免資源浪費。推動高鐵、公路等交通樞紐,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相關公共設施向5G建設開放,免租金、資源占用等費用。支持現有電力桿塔、監控桿、路燈桿的開放、共享和數字化改造。
3.優化5G的建設和運營環境。開通5G基站建設綠色通道,支持符合條件的5G基站進行直供電改造,糾正亂收費。加強5G通信基礎設施保護,依法查處危害通信設施安全的違法行為。
加速行業應用驅動
1.5G+工業互聯網。加快5G邊緣計算、人工智能、AR/VR等新興前沿技術在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創新。鼓勵利用5G技術加快工業互聯網轉型升級,發展基於5G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推動低成本、模塊化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在中小企業的部署和應用。支持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等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支持企業構建人、機、物全面互聯的工廠物聯網網絡體系,實現工業視覺檢測、工業AR/VR、雲端機器人、物流跟蹤等技術和產品在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
2.5G+智慧園區。探索“5G+智慧園區”綜合解決方案,以“運營信息化、數字智能化、服務平臺化、園區移動化”為目標推進園區升級,提升園區智能化建設水平。利用5G網絡和大數據技術,建設化工安全生產轉型升級綜合數據管理平臺,開展“誌安化工園區”試點建設。
3.5G+智慧農業。聚焦種植業、養殖業等重點領域和特色產業,建設壹批特色鮮明的5G農業應用示範基地。借助5G網絡技術,實時監測水質、溫度、濕度等環境參數,逐步實現土壤墑情自動預測、自動灌溉控制和無人機噴灑農藥。推動5G與農業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裝備在農業生產中的融合應用,建設壹批生態智慧農場。
4.5G+智慧政府。發揮5G高寬帶、低時延、廣覆蓋、邊緣計算等技術優勢,探索“5G+智慧政務”新模式。推動5G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推動各類政務服務向移動端延伸,打造政務服務手機APP“壹屏”服務。推動5G與政府辦公的深度融合,構建數字化、移動化、協同化、集約化的移動辦公平臺。
5.5G+智能應急。圍繞行業安全監測、地震和地質災害監測等應用需求,利用5G技術構建感知網絡,提高對風險因素的感知、預測和預防能力。推動5G技術在應急指揮和日常應急管理中的廣泛應用,加快現代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6.5G+智能出行。以泰山、岱廟等核心景區為重點,整合“惠遊泰山”智慧旅遊平臺等資源,打造智慧旅遊全球綜合服務平臺,提升智慧旅遊管理和服務水平。推動5G與旅遊大數據、景區AR/VR等應用融合,開發信息化旅遊文化產品,實現旅遊精準營銷和智能管理。開展基於5G的超高清視頻直播服務,支持超高清電視節目制作,推動5G在遊戲、動漫、電影等領域的應用。
7.5G+智慧交通。加快基於5G的車聯網關鍵技術和新興車載電子、車載互聯網產品研發。推動汽車、電子、信息通信、交通運輸等產業跨界融合,促進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和商業化應用。打造5G環境下的智慧物流園區和供應鏈體系,提升智慧物流發展水平。
8.5G+智慧教育。按照“資源+平臺+服務”的模式,發揮智慧教育雲平臺的作用,整合各類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實現數字化教育資源與教學的深度融合。探索5G技術在同步教室、信使教室的應用場景,實現5G網絡條件下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建設“5G智慧校園”,形成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校園安全防控體系。
9.5G+智慧醫療。推動5G技術在移動急救、遠程會診、遠程護理等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大力發展可穿戴醫療設備、醫療機器人等新型醫療器械,積極研發基於AR/VR技術的臨床輔助和康復訓練設備,推動臨床應用。推進醫保行為在線監控,實現醫保基金使用全過程智能監管。
10.5G+智能金融。基於5G技術,金融服務個性化、定制化。構建智能金融信用評價機制和風險防範體系,實施金融風險智能監管。
11.5G+智能電網。利用5G技術加強電網安全隔離和接入,推動5G技術在發電終端、輸電終端、變電站終端和配電側的廣泛應用,保障供電穩定,提高供電可靠性。
加快產業創新發展
1.智能裝備產業。以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為導向,以輸變電設備、礦山設備、機器人等優勢領域為重點,重點發展具有實時通信、深度感知、智能決策、自動執行功能的高端智能裝備和產品,引導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
2.智能終端行業。支持骨幹企業研發生產基於5G的通信設備、邊緣計算網關、工業路由器、網絡優化工具、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庭終端產品以及支持智能終端的零配件產品。結合我市旅遊城市發展特點,支持面向5G時代的新興文化消費終端產品和文化設備的研發和推廣。
3.信息服務業。開展5G網絡技術實驗,推動5G、互聯網協議第六版、無源光纖網絡、移動物聯網等網絡技術融合,加快5G特定場景應用。支持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和車聯網平臺的APP軟件開發。支持重點行業5G應用軟件和信息服務發展。
4.雲計算行業。利用5G技術推動雲計算技術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優化雲計算基礎設施布局,提升公共雲服務能力,擴大私有雲應用範圍。落實省市相關支持政策,推動企業使用雲。
5.大數據行業。圍繞采集、傳輸、存儲、分析、交易、應用和安全,積極利用5G推進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推動大數據優秀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工業、農業、政務等領域的集成應用。研究探索覆蓋5G和物聯網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相關工作。
6.人工智能行業。利用5G技術提高智能語音處理、生物識別、自然語言理解、人機交互、機器學習等關鍵技術研發能力,培育形成壹批拳頭產品、特色創新企業和標誌性產業集群,推動人工智能與現代優勢產業集群融合發展。
7.超高清視頻行業。促進5G產業和超高清視頻產業協同發展,鼓勵超高清視頻關鍵技術和產品自主研發,推動4K/8K超高清芯片、大尺寸面板和機頂盒產業化。
8.基礎器件和關鍵材料產業。引進和培育基於5G通信的基礎元器件、關鍵材料等產業,加快5G芯片、天線、光纜、功率器件等基礎元器件關鍵技術和5G關鍵環節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
第三,保障措施
加強統籌協調和聯動。完善5G產業發展協同推進機制,統籌推進5G網絡建設、集成應用和產業培育。各縣區、各功能區要加強統籌協調,制定落實保障措施,確保5G產業發展穩步推進。
做好試點示範和引導工作。建立市級5G試點示範項目庫,做好5G產業試點項目培育和推薦工作。支持通信運營商和龍頭企業聯合下遊應用企業,圍繞關鍵應用場景,打造壹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應用場景。發揮試點示範作用,推動5G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補齊發展短板,促進轉型升級。
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利用市級新舊動能轉換資金,支持試點效果好、評估水平高、投資效益高的5G產業項目。鼓勵縣區和功能區設立5G發展基金,支持企業利用5G技術實施信息化改造,培育壯大5G產業。我們將加大力度爭取,積極爭取國家和省5G相關資金和項目落戶我市。實施R&D費用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等政策,促進設備更新和新技術應用。
強化人才創新支撐。實施企業家培訓計劃,組織5G產業發展專題培訓。完善專業人才多維度培養機制,鼓勵市內高校開設5G相關專業,支持校企合作,培養和吸引壹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5G產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支持重點企業、科研院所等。共同組建5G產業聯盟,共同開展標準制定、技術研究和產業推進。
完善5G網絡安全體系。建立覆蓋5G數據傳輸、存儲和處理的安全防禦體系,加強5G通信網絡、重要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的保護,提高重要信息設施的防攻擊、防病毒、防盜竊、防篡改水平,提高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的動態響應和恢復能力。推動安全可靠的網絡產品和服務應用,促進安全技術、產品和服務創新,提升5G網絡安全性能。
泰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