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加入WTO的臨近,給企業的標準化工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應如何加快企業的標準化工作與國際慣例接孰的步伐,用WTO/TBT協議來保護自己、發展自己、壯大自己,增強企業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是企業標準化工作者目前亟等研究探討和解決的重要課題,筆者僅此談幾點意見。 壹、轉變觀念,加快培養企業標準化外向型人才 人世後,我國企業將在廣泛的領域和更深刻的程度上參與國際合作和國際競爭,對於國內企業來說,如何合理利用WTO的有關協定和TBT貿易技術壁壘協議保護自己參與競爭,是企業當前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針對我國多年來壹致延續在計劃經濟管理模式上的標準化管理體制,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管理體制有所不同,模式不同,標準化管理方法上也存在壹定差異,不少企業的標準化人員對WTO及TBT的有關知識和信息了解的很少,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標準化人員素質差,企業標準化水平低等實際情況,難以保護企業“人世”後的生存與發展。所以,迫切要求企業標準化人員要轉變觀念,標準化工作要以國際水準為出發點,不僅要熟悉國內標準化知識,而且還要清楚國際貿易中有關標準化的知識,以減少非關稅貿易技術壁壘。 由於標準化工作專業性強,涉及知識面廣,因此,企業應根據自身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請進來和送出去的方法培養企業標準化人才,積極參加行業或有關部門舉辦的標準化及有關WTO知識培訓班,補充新的知識。據統計,近三年來,威海市已有1600個企業的分管標準化人員參加過培訓,占生產企業總數的52%,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到國外相同行業學習培訓,積極吸收國外的先進知識,學習國際貿易中有關標準化知識及WTO/TBT貿易技術壁壘協定的有關知識。目前,威海市已有不少獨資、合資企業或出口產品生產企業,將有關人員分期分批送往國外培訓。總之,各企業必須認清形勢,在加快培養企業標準化外向型人才的同時,廣泛收集國內外標準情報資料,要積極走進信息高速公路,廣辟企業獲取國際市場情報信息渠道,使標準情報信息暢通,達到廣、快、精、準的要求,使企業標準化工作盡快與國際慣例接孰,為企業準確分析國際市場的狀況,產品參入國際競爭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二、加快推進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步伐 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是加快我國企業標準化工作與國際慣例接孰的壹項重要措施,對於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增加出口創匯、增強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三角集團有限公司”,自98年產品“采標”以來,積極引進設備,不斷完善檢測手段,使“采標”的五種產品很快打人國際市場,遠銷美國、巴西、加拿大、歐洲、澳洲、中東等9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創匯6500萬美元。由此可以看出,推進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是當前增強企業發展的壹條重要途徑。隨著我國加入WTO的臨近,所面臨的是無國門的全球經濟體系,企業將面臨著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為適應國際貿易的要求,消除國際貿易中設置的非關稅貿易壁壘,必須加快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步伐。 隨著改革開發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和發展,我國的標準結構也在發生變化,企業標準的數量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四級標準中所占份額越來越大。至1999年底,我國***備案企業標準860000多項,而威海市的企業至2000年底,已備案企業產品標準達3296項,占威海市生產企業所有產品標準(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的34.5%。因此,各有關部門不應只強調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的“采標”,而忽視了企業標準的“采標”問題,要從基礎抓起,引導企業在制定企業產品標準時積極采用適合企業生產特點的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企業應廣泛收集國內外標準情報及相關產品標準資料,將“采標”工作變成企業的壹種自覺行為,盡快使企業標準與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接軌。總之,要抓住我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的契機,把各級標準的“采標”情況提到議事日程上,應制定出相應的鼓勵政策,積極推進企業“采標”工作,為企業進壹步開拓國際市場奠定基礎。 三、將企業標準化體系與質量體認證工作結合起來,推進質量體認證工作 長期以來,企業標準化體系對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實行科學管理,促進企業技術進步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目前質量體系認證制度,已越來越多地被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和地區接受,成為國際上質量方面接車九的重要手段,具有提高供方質量信譽和指導需方選擇供方單位的重要作用。據市場調查,至2000年底,威海市已有150家企業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為企業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了“通行證”。經過認證後的企業,進壹步提高了內部管理,增強了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增加了產品在國外市場上占有的份額,2000年底,威海市通過質量體系認證企業中有54%的企業向國外出口產品,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當前,如何將企業標準化體系與質量體系認證工作結合起來,將著力點轉移到ISO 9000系列標準的質量體系認證工作上去,進壹步推動質量體系認證工作更加廣泛地開展,以適應在國際貿易中的需要,是我們企業標準化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課題,筆者僅此談幾點意見。 企業標準化體系與企業質量體系有很多相同之處,標準化體系中的管理標準與質量體系中的程序文件有很多***同點,它們的***性在於企業管理標準包含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針對影響質量的活動作出規定,屬於管理標準中的壹個組成部分,二者在結構及內容上基本上致,如能在制定這些文件時,做到協調統壹,則可以相互引用,尤其是,企業標準化體系是質量管理的基礎,質量體要素的確定,體系程序文件的形成都要標準化、規範化,並以標準化的形式給予規定。因此,企業在建立質量體系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現有企業標準化體系,對有關管理事項等內容,則可以直接采用,避免重復勞動和發生壹些不必要的矛盾和誤解,做到標準化體系與質量體系相協調,互為補充,縮短質量體系的建立過程。總之,加快ISO 9000質量體系認證,是順應“人世”形勢的當務之急,政府各有關部門,要積極鼓勵企業采用ISO 9000及ISO 14000環境保護系列標準,建立和強化質量管理、質量保證及環境管理體系與國際慣例接孰。 綜上所述,面對“人世”新形勢,在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體制下,企業必須轉變觀念,放遠眼光,開創出壹條適應企業發展的新路子,將企業的標準化工作推向壹個新的階段。
上一篇:淘寶店鋪 主體變更: 店鋪經營者發生變更 是什麽意思呀下一篇:為什麽叫“量販式”K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