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在發現自己的信息被泄露的時候,如果有確鑿的證據知道是誰做的。可以進行報警,走法律程序。因為泄露業主個人的信息是會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並處罰罰金。在網上查到了自己的信息,可以要求網絡服務管理者刪除流露出來的信息,如果管理者不予合作,可以要求監管部門下令進行整改,如果管理者不整改,可以以拒不履行信息安全網絡管理義務罪進行處罰。
物業的管理範圍如下:
1、物業維修:包括公***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修繕、更換等;
2、環境衛生:包括公***區域的清潔衛生、綠化養護、垃圾清理等;
3、安全管理:包括對小區的安全防範、監控設備的安裝、維護等;
4、收費管理:包括對業主的物業費、公***維修費等費用的收取和管理;
5、社區服務:包括對業主的服務、投訴處理、社區活動的組織等;
6、其他管理:包括對小區車輛、停車位的管理、對業主投訴的處理、對小區的規劃管理等。
物業的權利如下:
1、管理權:物業有管理物業的權利,包括制定物業管理規定、維護物業設施設備、保障業主的安全和利益等;
2、維修權:物業有維修物業的權利,包括維修公***設施、維修業主的房屋等;
3、收費權:物業有收取物業費的權利,包括管理費、維修基金、水電費等;
4、監督權:物業有監督業主遵守物業管理規定、履行物業費用等方面的權利;
5、處理權:物業有處理違反物業管理規定的業主的權利,包括警告、罰款、停止使用公***設施等措施。
綜上所述,物業登記業主的個人信息是不違法的。這樣做只不過是為了更快的了解到業主,便於以後的交流,在業主需要幫助的時候,可以迅速提供幫助,在遇到關於業主事情的時候,可以更快的通知業主,幫助解決問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和國民法典》第壹千壹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壹千壹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