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鹹寧安全教育平臺的引入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落實《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推進我國學校安全教育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中國教育學會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參考國外經驗,緊密結合我國中小學和幼兒園實際,組織專家研制而成。2013年,受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委托,中國教育學會在全國建立安全教育實驗區,開展基於信息平臺的學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模式研究,探索創新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為各地開展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提供依據。
1.建立有效的安全教育管理機制。
實現安全教育過程和效果的實時管理和量化考核,強化和落實學校和教師的安全教育主體責任,全面提升實驗區安全教育管理水平和能力,努力將實驗區打造成“全國安全教育示範區”。
2.建立有效的安全教育體系。
在保證安全教育內容科學性、系統性、規範性的基礎上,借助信息平臺資源,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安全教育校本課程體系。
3.協助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進行有效的安全教育。
通過信息化平臺,教師可以方便地利用視頻資源組織課堂教學,帶領學生進行技能訓練,進行家校安全教育互動,及時了解和評估安全教育效果。
4.協助中小學生(兒童)自主開展安全教育活動。
通過信息平臺,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開展安全知識學習、安全技能培訓、參加安全專項活動、檢驗學習效果等活動,有效提高中小學生(兒童)的安全知識和技能。
5.協助中小學校提高應急疏散演練效果。
各地、各學校要按照《中小學和幼兒園應急疏散演練指南》的要求,中小學每月、幼兒園每季度做壹次應急疏散演練,並確保演練的安全有效。中教協協助各地著力解決學校師生過程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應急疏散演練效果。
6、加強家校互動,提高家長的安全監管意識和能力。
三、鹹寧中小學安全教育新聞
近期中小學食品安全問題時有發生,引起社會高度關註。很多網友建議,應該效仿國外壹些國家的做法,實行學校校長和學生在食堂壹起吃飯的制度。
中小學幼兒園校長陪餐制度來了。
日前,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健委聯合發布《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衛生管理規定》:中小學幼兒園應當建立集中陪餐制度,每餐由學校相關負責人和學生共同陪餐,並保存陪餐記錄。有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也要建立家長陪餐制度;中小學幼兒園壹般不得在校園內設置食堂、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規定從4月1日起執行。
01
每頓飯都要有學校主任和學生陪同。
《規定》要求,校長(園長)是學校食品安全的責任人,中小學幼兒園應當建立集中用餐和陪餐制度。每餐應有學校相關負責人和學生陪同,並做好陪餐記錄,以便及時發現和解決集中用餐過程中的問題;有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也要建立家長陪餐制度,對家長陪餐在學校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方面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及時進行研究和反饋。
02
就餐信息及時向師生家長公開。
學校應當配備專(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營養健康管理人員,建立並落實集中用餐崗位責任制,明確與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管理相關的職責。還應建立集中用餐信息公開制度,利用公共信息平臺等手段,及時向師生家長公開食品采購來源、餐飲單位等信息,組織師生家長代表參與食品安全、營養與健康的管理和監督。
學校應當就食品采購、食堂管理、供餐單位選擇等涉及學校集中用餐的重大問題,以適當方式聽取家長委員會、學生代表大會和教職工代表大會的意見,保障家長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同時,暢通食品安全投訴渠道,聽取師生家長對食堂、外購食品等食品安全的意見和建議。
△杭州某小學開放式廚房,家長檢查食品安全。
03
學校自營食堂應堅持公益性原則
學校應當堅持公益性原則,不以營利為目的。實施營養改善計劃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食堂不得承包或委托經營。學校食堂不得購買、儲存或使用亞硝酸鹽(包括亞硝酸鈉和亞硝酸鉀)。中小學、幼兒園食堂不得制售冷葷食品、生食、裱花糕點,不得加工四季豆、鮮黃花菜、野生蘑菇、發芽土豆等高風險食品。
此外,學校食堂從業人員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在加工和操作食品前直接洗手消毒,進入工作崗位前穿戴幹凈的工作服和工作帽。學校食堂的員工不允許在食堂吸煙。
中小學、幼兒園食堂應當對每餐加工制作的每種食品產品留樣,每個品種留樣量應當滿足檢驗需要,不得少於125g,並記錄樣品食品名稱、留樣量、留樣時間和留樣人員。食品樣品應由櫃臺保存48小時以上。
04
培養學生健康的飲食習慣
在學校管理方面,《規定》明確,中小學、幼兒園壹般不得在校園內設立食堂、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確需設置的,應當依法取得許可,避免銷售高鹽、高糖、高脂食品。
超重肥胖的孩子怎麽辦?條例指出,中小學校、幼兒園應當培養學生健康飲食習慣,加強對學生營養不良、超重和肥胖的監測、評估和幹預,利用家長學校等方式對學生家長進行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的宣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