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辛亥革命為什麽發生在武漢?

辛亥革命為什麽發生在武漢?

在聯絡革命黨人,策動新軍組織武裝起義的同時,全國人民的抗租、抗糧、抗捐、抗稅、搶米、反洋教等自發鬥爭也呈急劇上升之勢。據統計,1909年有130多次自發的群眾抵抗鬥爭,到1910年猛增到290多次。各民族、各階級的人都參加了這場鬥爭,範圍極其廣泛。有些鬥爭還結合了反清和反帝。全國人民的頑強抵抗預示著革命的高潮即將到來。為了阻止革命風暴,清朝在1906拋出了“準備立憲”的騙局。結果不僅遭到革命派的激烈反對,也加劇了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和分裂。1908年,光緒皇帝和娜拉相繼去世。年僅三歲的溥儀繼承王位,改國號為宣彤,其父載灃為攝政王。載灃積極推行王室中央集權政策。先是掌握軍權的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被廢黜,回到家鄉。於是,載灃做了陸海軍的代理元帥,任命他的弟弟宰勛為海軍部長,任命載濤為軍師顧問室部長。三兄弟接管了軍政大權。同時,對各省督撫的軍權、財權也有各種限制。1911五月,清政府頒布了新內閣制度,任命奕劻為宰相,建立了所謂的“皇家內閣”。導致漢族官僚普遍不滿,親貴集團在清朝的處境更加孤立。至此,清政府的“預備立憲”騙局被徹底戳穿。資產階級立憲派多次請願,參政希望破滅,內部也發生了分裂。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對清政府有離心傾向,少數人開始同情或參加革命。特別是“皇家內閣”成立後,為換取帝國主義的支持,於1911年5月,悍然宣布所謂“國有鐵路幹線”政策,強行接管廣東、四川、湖北、湖南四省的商業鐵路公司,將人民多年爭取來的路權重新拍賣給帝國主義。這壹賣國行為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強烈反對,掀起了聲勢浩大的保路運動,尤其是在四川。四川同盟會和老年學會組成了保路同誌軍,包圍了不下20萬人。隨後,全省沸騰,各地同誌軍隊揭竿而起,攻州占郡,形成聲勢浩大的群眾起義。吳、也在榮縣宣布獨立,建立革命政權,拉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清廷為了撲滅四川的革命火焰,派出粵漢、川漢鐵路部長段方,帶領部分湖北新軍入川鎮壓。在四川保路鬥爭的鼓舞下,各省革命者積極準備起義。湖北革命黨人趁機在武昌率先發難,壹場推翻清朝的革命風暴終於來臨。

鑒於武漢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清政府壹直非常重視其設防。1895年,湖廣總督張之洞模仿西方方法,在兩鎮訓練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湖北新軍。1906年,按國軍編序,第壹鎮改稱陸軍第八鎮,由張彪掌管;第二個鎮改名為陸軍第21混成斜,由李負責。兩部官兵17259人(第八鎮12071人,第二十壹混成會5188人)。此外,武漢、湖北等地還駐紮著相當數量的偵察兵營、水師營等老牌部隊。童軍營地由張彪管理;水師營司令陳德龍,隸屬長江水師提督程允和。武昌起義前夕,新軍在武漢的部署如下:約三千人駐守武昌城內,四千人駐守武昌城外的南湖和塘角;漢口駐軍約壹千人;大約有500人駐紮在漢陽。此外,還有2000名武警官兵和巡防營、監察警衛隊等老部隊駐紮在武昌城內。當時湖廣總督芮城為了鎮壓革命,在武漢駐紮重兵。事實上,相當壹部分新軍已經被革命黨人控制,芮城等文武官員已經坐在火藥桶上而不自知。

為鎮壓四川保路運動和湖北反清群眾,9月初,芮城等人奉命將八鎮31、32兩個營調往四川(少數人留在武昌),41、29兩個營、隊分別調往湖南宜昌、襄陽、雲陽、嶽陽等地。新軍的調動,固然分散了壹部分革命力量,但也使湖北反動統治腹地的勢力空虛,有利於發動起義。同年9月14日,在同盟會中央(②)的推動下,文學社和* * *進步協會決定消除觀點,聯合起來抗清。兩個革命組織建立了統壹的起義領導機構。在軍事方面,蔣翊武是總司令,孫武是參謀長。政治上,公劉是總理,下設軍事、參議院、內政、外交、金融管理等部門。,負責制作炸彈,起草文告,印刷信件,制作旗幟和符號。同時派人到上海,邀請黃興、宋來漢主持起義。黃興得知武漢的有利形勢後,在國外致電孫中山,介紹了湖北革命黨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決心,提出了“以武昌為中心,以湘粵為後勁,寧、皖、陜、蜀同時響應,加以牽制”的起義方針。他以為“壹舉定大事不難”,要求孫中山趕緊籌款幫忙。黃興對形勢的估計基本符合客觀實際,但他沒有及時前往武漢領導起義。此時,芮城等人已經嗅到了起義的消息,開始四處搜捕革命者,加強防範。在這種緊急情況下,孫武等人於9月24日召開了60余人的骨幹聯席會議,討論了起義日期和總動員方案,制定了起義計劃。會議決定於10年6月6日(農歷中秋節)舉行起義,並選舉蔣翊武為臨時總司令,孫武為參謀長。每個標準營的任務確定如下:

(壹)混成械溝,工程二隊負責在塘角設置火堆作為信號;同時掩護協會炮兵營占領鳳凰山炮臺和青山,攔截海軍艦艇。

(2)八鎮工程八營負責攻占中和門楚王臺軍械庫,占領中和門迎接南湖炮隊進城。

(3)八鎮二十九營、三十營、壹營、三營和測繪學校的學生看到信號後,立即趕到楚王臺,協同工程八營攻打總督府。

(4)八鎮炮八標在三十二標(留守部隊)掩護下從中和門進城,占領楚王臺、佘山發射陣地,炮轟總督府。

(5)八鎮騎兵和混成協負責城外的警戒和通訊。

(6)八鎮31標、混成會41標(留守部隊)負責占領蛇山,掩護炮兵隊占領發射陣地。

(7)駐守漢口的四十二團混成隊占領了武勝關;駐漢陽兵工廠的四十二軍控制了兵工廠,占領了龜山炮臺。

(8)憲兵營的起義軍負責偵察官方信息,隨時向起義指揮部報告各軍事點的戰備情況。

另外,派人通知湖南焦大豐,請他如期赴約,然後起義響應。

會議當天,少數參加革命團體的南湖炮兵部隊士兵反抗長官壓迫,企圖暴動,引起了湖北執政當局的註意。10年6月3日,湖廣總督芮成召集第壹郡(1)及以上管線軍民官緊急開會,決定抽調巡防營、教練組等地進駐監察署及附近要道。張彪和李率領部下日夜巡視城池;派船在河上巡遊;加派人手守衛楚王臺軍械庫;收繳士兵子彈,實行機彈分離。革命黨人鑒於清軍戒備,湘軍配合起義的準備工作尚未就緒,決定推遲起義,並派人催促隨隊前往嶽陽城的蔣翊武迅速返回武漢。

65438年10月9日,孫武在漢口俄租界寶山裏14號準備炸藥時,不慎引發爆炸。孫武受傷送院,其余人倉促轉移。俄羅斯警察趕到現場,搜查出革命者名單、起義宣言、旗幟、印章等物,交給總督府。芮城立即下令關閉四城,派出巡防營把守大街小巷,並外出搜捕革命者。在風雲突變之際,蔣翊武從嶽陽趕回武昌起義總機關,立即與劉福記、彭楚藩、楊洪生研究對策。劉福記認為“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及時伸張正義”。蔣翊武也認為“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前做,或者死裏求生”(2)決定當晚12,城外南湖炮兵隊以鳴槍為號發動起義。按照原定計劃,蔣翊武以臨時總司令的名義發布了起義命令,並重新確定了各標營的具體任務。沒想到,就在同壹天,楊宏生在給項目第八作業送炸藥時不幸被抓;起義指揮部突然被軍警包圍,劉福記、彭楚藩等人被捕,蔣翊武逃脫,離開武漢。武昌戒備森嚴,城內外交通被切斷,起義的命令未能及時到達城外的炮兵隊伍,城內所有的部隊都沒有接到命令。結果南湖的槍沒響,標營沒行動,起義計劃流產。

10 10早晨,芮城下令殺死彭楚凡、劉福記、楊宏生。加強監管部門的防守,巡邏主要道路;命令所有標營停止上課,上交所有子彈,禁止官兵出營。在巡捕的突襲下,壹些革命機關遭到破壞,30多名革命者和許多無辜群眾被捕入獄,武昌城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1)工程營首先立案,查封軍械庫。

芮城采取了嚴厲的鎮壓措施,武漢革命黨領導人有的被捕,有的逃跑,這對武裝起義無疑是壹個沈重的打擊。芮城得意洋洋地打電報給清廷,聲稱自己是在“悄悄想辦法平息”,“恐怕剛開始就要吃虧,壹會兒就亂了”,“現在武昌漢口各處都安靜了”。愚蠢的芮城對形勢做出了完全錯誤的估計。

由於新軍中革命派的工作比較深入,組織比較隱蔽,所以標準營中的革命組織沒有被破壞,革命力量也沒有受到很大損失。危急關頭,八鎮二十九、三十標段的革命黨人蔡、吳興漢秘密與工程八營的、金兆龍聯系,約定按原計劃於6月10日晚以槍炮聲為號,並立即分別通知各標段營。駐紮在城外的混成會輜重隊的革命軍也作出了義的安排,並與附近的炮兵營和工程隊的革命軍取得了聯系。

當晚,該工程第八營的革命代表將收繳的幾箱炸彈分發給革命者,殺死反對武裝起義的軍官,開三槍作為起義的信號。熊秉坤等數十人趕到中和門附近的楚王臺軍械庫,營左隊革命軍立即響應,成功占領軍械庫。楚王臺軍械庫是湖北新軍的重要軍械庫,擁有雙管火槍1萬多支,單管步槍1.5萬支,漢陽產步槍數萬支,從國外購買的槍支數十支,子彈數十萬發。起義軍首先占領了圖書館,對武昌起義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工程第八營占領楚王臺後,陸續集結200余人,推選原通知官、隊官(相當於連長)吳為臨時總指揮。吳安排隊伍,做了如下安排:兩個排守軍械庫;兩個排攻擊軍械庫東西兩側的三十馬克和憲兵營的旗兵;以壹隊取中和門,迎炮隊入城;派幾個人偵察通祥門、中和門周圍的敵人,切斷敵人的電話線;派人分頭送信,催各營回復;總部設在軍械庫的南端,預備隊集結在軍械庫的北端。在工程營起義的同時,駐紮在城外的第21混成械輜重隊革命軍李,也舉著火把發出了起義的信號。炮兵營和工程隊立即作出反應,與輜重隊壹起向武勝門推進。因為大門緊閉,第壹個繞道中和門,直奔楚王臺。

(2)標準營立即響應,迅速攻占總督府。

當工程八營打響了起義的槍聲,混合戰壕隊點燃了革命的火焰,其他標營的革命者紛紛響應。二十九馬克蔡和三十馬克吳興漢分別率領部分士兵,沖出營門,向楚王臺沖去;測繪學校近百名學生也迅速集中到楚王臺。其他標準陣營的革命者也相繼領導了起義。清軍大部分軍官逃跑,部分士兵自動脫離。此時參加武昌起義的,除了保衛督察署等機關的舊軍外,還有近3000人。但大部分分散在全國各地,只有七八百人左右集中在楚王臺。吳與、蔡商議,認為單純防守楚王臺,不迅速進攻會有危險,直到拂曉清軍集結兵力反擊,於是決定兵分三路,夜間進攻總督府和靠近總督府的第八鎮司令部。

武昌城東西長約五裏,南北長六裏,周長二十二裏。蛇山貫穿其中,將市區分為山的南部和北部兩部分。山南以東,駐有標營,西部有督、八鎮本部,北部有諸侯(使臣所在地)。當時有三個營的巡邏隊,壹個營的教練隊,壹個隊的武裝消防隊,壹個隊的騎兵,壹個隊的機槍,壹些警衛和警察。芮城、張彪得知起義消息後,迅速抽調輜重八營入城,總兵力約3000人。其部署如下:輜重八營在左,以長街為主要防線,前沿延伸至王府口街、南樓,防禦從武勝門入城,從騎兵練兵場向西推進的起義軍;巡防隊、消防隊在右路,以保安門大街為主要防線,前沿延伸至金水門壹帶,以防禦城內起義軍,從南湖;警察分布在總督府以北和常傑以東的大街小巷,戰線壹直延伸到騎兵訓練場和紫陽橋。

起義軍的進攻部署如下:第壹路工程由八營、壹隊、二十九標及壹排其他零星部隊組成,從紫陽橋經王府口街進攻總督府後院;第二路工程由八營壹隊組成,從水陸街進攻八鎮指揮部和監察部側翼;第三路工程由八營壹隊、29標、30標組成,從天津水閘經寶安門大街進攻監察部前門。與此同時,已經入城的八門炮迅速占領了中和門和佘山的發射陣地,炮轟總督府。其余人員組織為預備隊,袖手旁觀在楚王臺。

下午10: 30,起義軍開始進攻。由於事先沒有探測清楚敵人的部署,加上兵力有限,南湖炮兵隊還沒有完全進入陣地,無法給予步兵強有力的支援,所以最初的進攻受挫。第壹路進入紫陽橋附近時,遭到敵人猛烈射擊,傷亡慘重,其中壹路退回楚王臺。第三路壹部分進入天津水閘,被敵人抵抗封鎖;另壹部影片雖然到達了保安門附近,但也被敵人擊退了。

就在義軍進攻受挫的時候,壹些起義士兵自動前來參戰,炮兵隊也進入佘山陣地開始射擊,士氣更加高漲。

下午12後,起義軍發動了第二次進攻。第壹路猛攻紫陽橋,戰鬥異常激烈。第三路部分轉向大朝街,對紫陽橋守軍構成側翼威脅,迫使其向西撤退。起義軍乘勢追擊,壹舉突破敵人防線,向總督府挺進。此時,41標安起義隊已攻占官錢局和藩部,再將軍隊分割為南方攻監部;二路、三路部分已進入水陸街西口,靠近總督府;第三路另壹側在進入保安門大街交感巷時遭到敵人伏擊,進攻受阻。為了突破敵人的防線,第三路軍組織了40多人(說是100人)的敢死隊,向前沖。其余部隊爬上保安門城樓,沿城墻向西行進,配合敢死隊自上而下進攻,迫使保安門大街上的敵人節節敗退。此時,第二路已進入水陸街西口外的街上,與第壹路匯合,向南進攻都督,與第三路聯系,放火燒了都督的後門和鎮指揮部及前門的鐘鼓樓,使佘山、中和門的炮隊更準確地射中了都督。三路義軍緊緊包圍了指揮部和鎮指揮部。在炮火的支援下,他們沖進辦公室大門,點燃了大堂。試圖依靠圍欄反擊的守軍見大勢已去,壹個投降,大部分潰散,指揮部和鎮指揮部被叛軍占領。

當起義軍快到總督府時,芮城急忙帶領幾個衛兵從後墻挖洞,逃到軍艦“楚玉”號上。在船上,他叫湖南、河南兩省巡捕營“剿”湖北,還叫清廷“請派大人物,多帶些厲害的人到湖北剿辦”。張彪也率部逃往漢口劉家廟,而李則躲在自己的家中,布陣逃跑。清軍失去指揮,壹片混亂。

11拂曉,武昌城內所有衙門、城門均被起義軍控制。當天上午,部分處於觀望狀態的清軍士兵也陸續集中到楚王臺,聽從革命軍的指揮。黃鶴樓上飄揚著革命黨的十八星旗,宣告了武昌首義的勝利。

  • 上一篇:暑假工地實習報告
  • 下一篇:躍遷 成為高手的方法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