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職責:
1.微博、微信、論壇發布、維護自媒體日常信息,與粉絲互動。
2.通過自媒體表現,定期總結、調整、制定更合適的信息發布和互動策略。
3.社交媒體活動的策劃和實施(包括產品推廣和媒體合作)。
4.獨立撰寫各類網絡推廣稿件。
這種崗位職責代表了大部分公司新媒體的崗位職責(哈哈,可能都是從某處無意抄襲來的,大部分hr的無意抄襲都造成了病毒式傳播。蝴蝶效應?反正當我們公司需要招人但又說不清具體要求,HR又不想匹配具體要求的時候,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網上復制幾個崗位職責和能力要求。反正會有人來投簡歷的。也許瞎貓碰上死老鼠?)
啟發
關於第1條,
1.微博、微信、論壇發布、維護自媒體日常信息,與粉絲互動。
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系統,由於流量巨大,用戶眾多,是壹個相對容易分享和傳播的流量平臺。這兩個平臺天生的社交屬性註定了它們在圈子裏很容易傳播,形成整合效應。此時,兩家新媒體公司正在百家爭鳴,並無異議。尤其是微博弱化了社交屬性,強化了媒體屬性之後,過去大部分企業都需要建壹個網站作為窗口,而現在大部分企業都需要官微作為窗口。微信微信官方賬號在自媒體方面後來居上。壹方面,人們在微信上停留的時間增加了。另壹方面,微信訂閱號在內容格式分享和產品體驗上比微博強壹點。微博是壹個開放的分享平臺,短、平、快。微信是壹個封閉的平臺,大廈不是壹天建成的。
但微博和微信並不是唯壹的新媒體運營商。只有有流量的地方才有廣告,不同的媒體形式才會出現。然而,雖然形式不同,但人們在心理上的動機是相同的。只要應用得當,數量級是巨大的。所以新媒體不僅包括微博、微信,還包括之前的垂直網站、垂直論壇、行業博客、豆瓣、知乎、郭克、百度百家、今日頭條、壹點資訊等等。只要妳能想到的,都有新媒體遊戲。
維護,粉絲互動,目的,第壹,解決壹些關於粉絲的問題。第二,建立自己的粉絲核心圈。先不說第壹點。關於第二點,核心用戶的價值是巨大的,幾乎是壹些內容型產品的核心。建立核心粉絲圈,無非就是QQ群和微信群。建立核心圈的好處是接近用戶,了解用戶喜好,可以根據核心用戶做壹些方向性的調整。傳說中的二八原則。沒看到各種活動前拉的相關微信群嗎?活動請轉發,壹個是名人效應轉發,壹個是紅包轉發,可以在小範圍內造成壹定程度的傳播。
2.通過自媒體表現,定期總結、調整、制定更合適的信息發布和互動策略。
第二點值得運營方案的規劃調整和總結。自媒體發布信息其實就是壹個試錯的過程,以內容為因,以數據為果,不斷反推內容的建設方向。從單篇文章的閱讀量、轉發率、互動率、粉絲增長來詳細研究用戶行為。
3.社交媒體活動的策劃和實施(包括產品推廣和媒體合作)。
第三點是配合產品等等,例如:
鳥哥筆記自媒體是互聯網運營推廣平臺+鳥哥筆記有運營推廣銷售團隊+新品app廣告資源平臺。
我們的特點是粉絲就是客戶,所以所有的社交媒體活動都可以串聯起來。
自媒體是流量的壹個入口,但本質上還是廣告,先服務,後廣告。不打廣告的時候叫自媒體平臺,打廣告的時候叫自己的廣告媒體平臺。
4.獨立撰寫各類網絡推廣稿件。
這才是最重要的。
由此看來,對於壹個成功的自媒體運營來說,兩個最基本的條件。
1,可以為壹個領域持續產生有價值的信息。
2.有個人的感受、看法、態度、平易近人,才能讓人覺得妳是壹個真實的人,而不是冷冰冰的產品。這就是妳為什麽要做媒體,為什麽要和粉絲親近。通過媒體感受妳的產品。(和羅輯認為他善良、有趣、有見識是壹個意思。)
第壹點是基本元素,這是人們關註的主要原因。事情的本質是妳提供價值,粉絲認同妳提供的價值。(總之,自媒體運營首先要做的就是提供價值。)
第二點是自媒體品牌和風格建立的核心。如果達不到第二點,很難說是壹個優秀的自媒體運營。(微博上了杜蕾斯,好土也說杜蕾斯。最近岡本做的不錯,包括野獸派,甚至最近很火的中央氣象臺,還有各種優秀的微信包括羅輯思維,龐門正道,秋葉PPT等等。)
文/饅頭、石頭和木頭(簡作者)
原文鏈接:/p/1ce7891fe737
版權歸作者所有,請聯系作者授權,並標註“簡化書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