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生源和招生出現學生基礎良莠不齊的現象,《工程制圖與識圖》是培養學生繪制和識讀工程圖樣的壹門專業基礎課程,它的特點是抽象性較強,對空間想象能力要求較高,而教學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本文通過對《工程制圖與識圖》教學方法和對高職學生特點的研究,在教學實踐中應用微課、藍墨雲班課和Solidworks軟件等信息化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尤其是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社會、企業對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逐步擴大,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越來越重視,高等職業教育得到空前的發展。但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生源和招生也出現了學生基礎參差不齊的現象,部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弱,致使他們的成績差距較大,也導致對圖形思維存在個體差異。《工程制圖與識圖》是大部分工科類學生掌握的壹門專業基礎課程。它主要培養學生繪制和識讀工程圖樣的能力。
由於它的特點是抽象性較強,對空間想象能力要求較高,而教學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這決定了學習本課程的艱苦性和重要性。因此,面對具體《工程制圖與識圖》的教學內容,就存在壹部分學生“心有靈犀壹點通”,另壹部分學生則“百思不得其解”。針對這些特點,傳統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要求,如何在教學中應用信息化從而提高對課程的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成了擺在教師面前需要研究的壹個重要課題。本文將從《工程制圖與識圖》傳統教學方式、高等職業教育學生特點分析和信息化手段的應用等幾個方面來淺談壹下在《工程制圖與識圖》中應用信息化的必要性。
壹、《工程制圖與識圖》傳統教學方式
《工程制圖與識圖》傳統教學方式註重課堂理論知識的傳授,有助於學生在短時間內形成知識結構與體系。而課程本身具有復雜和特殊性,傳統教學是以“傳遞———接受———交流”為特征,主要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能充分駕馭課堂,有助於學生思維的集中。提倡班級授課制,便於教師組織、監控整個教學活動進程,但是《工程制圖與識圖》傳統課程教學仍然存在不足。
《工程制圖與識圖》是壹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註重教師理論講解,而要針對學生有壹定實踐的練習,註重發展學生自身的能力,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方向的方法來進行。在教學方法上,雖然傳統教學過程中有PPT和教具模型,但因為教具的資源限制,在《工程制圖與識圖》實踐練習中大部分練習找不到實體模型,這對於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仍然是個嚴峻的挑戰。這種形式不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能讓學生對《工程制圖與識圖》提起濃烈的興趣,會出現壹旦聽不懂就放棄的想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
二、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分析
(壹)熱衷於上網娛樂。科技信息時代的今天,高職大學生使用網絡目的大多在於娛樂,利用網絡進行學習的較少;“睜開眼睛手機不離手”現象嚴重,網絡遊戲、電視劇、微信、QQ信息交流和網上購物都是學生熱衷於娛樂的方式;上課玩手機現象比較嚴重。
(二)高職大學生課外活動內容豐富多彩。高職學生課余活動有兼職、實訓、實習、參加學校各種社團等,這說明學生實踐能力較強,動手能力比較強,溝通能力較強。但是,高職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大部分高職學生入學成績在三百分至四百分之間,百分制處理相當於40~53分的水平,基礎比較薄弱,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同時也缺少正確的學習方法,在這些方面比普通大學生弱。由於動手能力強,反而不喜歡坐在教室裏上理論課,不能夠聚精會神、心無旁騖地聽教師講課。其實他們並不是不愛學習,只是懶於學習,自控能力比較弱,沒有制定合適的學習計劃,不能長期堅持,容易受外在因素影響。針對以上分析的學生特點,可以看出傳統的教學方式並不適用高等職業教育學生,因而在課堂上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內容。
三、信息化技術在
《工程制圖與識圖》中的應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集文字、圖案、音樂於壹體,通過創設情境,設疑探究,學生主動學習能力能夠得到較好鍛煉與培養。信息化技術體現為多種多樣,針對高職學生熱愛上網特點,可以采用信息化技術中的網絡視頻和網絡教學課件形式;針對學生動手能力強,可以采用邊學邊練、網絡提交作業形式;針對高職學生學習能力差,可以采用學習工具軟件、藍墨雲班課布置任務、累計學習積點評定平時成績等多種形式。現在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信息化技術在《工程制圖與識圖》教學設計中的應用。
(壹)微課的使用。微課的特點有:短小、精煉的小視頻,壹般在5~15分鐘左右,課程內容知識點明確、獨立,選擇靈活多變。微課憑借其學程短、模塊化、半結構化、應用情景真實等鮮明特點,能夠有效地解決忽略學生認知需要、學習目標欠具體、教學情境真實感缺乏的問題。關於繪圖工具的使用、正投影法、基本體三視圖的繪制等內容都可以制作成微課視頻用於課前導學,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情況,自動調整觀看時間、觀看次數,從而達到課前預習和課後復習的目的。並且還可以通過微課視頻了解自身不足,提高學生知識的掌握度。微課視頻的使用既能夠兼顧基礎好的學生,也能夠兼顧基礎薄弱的學生,學習時間比較隨意,學習時長也可自由調整,較純粹的傳統課堂更容易讓人接受。
(二)藍墨雲班課的使用。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學生對手機的使用率越來越高,傳統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經常上演貓和老鼠的遊戲。針對這壹特點,可以通過藍墨雲班課使手機變成有利的學習工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手機下載藍墨雲班課,上傳微課視頻、電子教材、課程PPT、教學計劃和習題等內容,APP進行教學,結合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與學生在課前預習(課前學生在手機上安裝藍墨雲APP,進入教師創建的班課,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前任務,也使得教師能夠比較明確各位學生課前的預習情況),課堂學習(包括課堂簽到、課中提問,知識檢測等方面提高學生上課的專註力、積極性),課後復習(教師上傳課後作業,課後答疑區,創建頭腦風暴等)及評教評學等方面進行積極互動,並且可以使教師隨時了解班級學生的情況。
(三)SolidWorks三維軟件的應用。《工程制圖與識圖》主要學習的是繪圖和讀圖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在頭腦中形成二維和三維的轉化(軸測圖的繪制、補畫視圖等),三維和二維的轉化(三視圖的繪制)。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存在有的同學“心有靈犀壹點通”,而另壹部分學生則“百思不得其解”,傳統的教學使學生有模型的時候可以理解,當遇到新的題目沒有模型的時候卻難以想象出來。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應用SolidWorks三維軟件創建三維模型,並用軟件可以直接轉換成三視圖來給學生演示。三維實體造型方法直觀,容易引起學生興趣,更容易使學生理解二維和三維之間的相互轉換,從而提高《工程制圖與識圖》的教學質量。
四、結語
高等職業教育學生生源的多樣性,學生基礎的差異性要讓學生學好工程制圖這門課程、其它課程成為適合時代的技能型人才,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要求,只有跟上時代的腳步,應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結合,取其優,去其缺,才能在教育的路上走的更長遠。
以上信息化技術在工程制圖的應用由中達咨詢搜集整理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