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應用的飛速發展,互聯網應用的不斷普及,基於網絡的業務活動的發展以及全球經濟壹體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在享受信息所帶來的巨大利益的同時,也面臨著信息安全的嚴峻考驗。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和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聯合發布的《2009年中國網民網絡信息安全狀況調查報告》顯示:2009年,71.9%的網民發現瀏覽器配置被修改,50.1%的網民發現網絡系統無法使用,45.0%的網民發現數據文件被損壞,41.5%的網民發現操作系統崩潰,而發現QQ、MSN密碼、郵箱賬號曾經被盜的網民占32.3%。2009年,網民處理安全事件所支出的服務費用***計153億元人民幣;在實際產生費用的人群中,人均費用約588.90元。
因此,如何有效地保護信息的安全是壹個重要的研究課題,是國家現在與未來安全保障的迫切需求。隨著人們對信息安全意識的提升,信息系統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關註,因此如何構築信息和網絡安全體系已成為信息化建設所要解決的壹個迫切問題。計算機網絡化、規模化成為趨勢,然而計算機信息系統卻面臨更多新的問題和挑戰。
信息系統由網絡系統、主機系統和應用系統等要素組成,其中每個要素都存在著各種可被攻擊的漏洞、網絡線路有被竊聽的危險;網絡連接設備、操作系統和應用系統所依賴的各種軟件在系統設計、協議設計、系統實現以及配置等各個環節都存在著安全弱點和漏洞,有被利用和攻擊的危險。面對壹個日益復雜的信息安全環境,我們需要動態地、發展地認識信息安全並采取相應的保障措施。
7.1.1 信息與信息安全
“安全”在《高級漢語大詞典》中的意思是“不受威脅,沒有危險、危害、損失”。安全的定義是:遠離危險的狀態或特性,為防範間諜活動或蓄意破壞、犯罪、攻擊或逃跑而采取的措施。在涉及“安全”詞匯時,通常會與網絡、計算機、信息和數據相聯系,而且具有不同的側重和含義。其基本含義為“遠離危險的狀態或特性”或“主觀上不存在威脅,主觀上不存在恐懼”。在各個領域都存在安全問題,安全是壹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信息和數據安全的範圍要比網絡安全和計算機安全更為廣泛。它包括了信息系統中從信息的產生直至信息的應用這壹全部過程。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數據比比皆是,考試的分數、銀行的存款、人員的年齡、商品的庫存量等,按照某種需要或壹定的規則進行收集,經過不同的分類、運算和加工整理,形成對管理決策有指導價值和傾向性說明的信息。
按字面意思,可以將信息安全理解為“信息安全就是使得信息不受威脅、損失”。但要全面完整地定義信息安全,則不是壹件很容易的事。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定義的信息安全是“在技術上和管理上為數據處理系統建立的安全保護,保護計算機硬件、軟件和數據不因偶然和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和泄露”。此概念偏重采取的措施。
歐盟在1991年《信息安全評估標準(Version 1.2)》中將信息安全定義為:“在既定的密級條件下,網絡與信息系統抵禦意外事件,對危及所存儲或傳輸的數據以及經由這些網絡和系統所提供的服務的可用性、真實性、完整性和機密性的行為進行防禦的能力。”
我國信息安全專家沈昌祥院士將信息安全定義為:保護信息和信息系統不被未經授權的訪問、使用、泄露、修改和破壞,為信息和信息系統提供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認性。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網絡的硬件、軟件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信息服務不中斷。信息安全的實質就是要保護信息系統或信息網絡中的信息資源免受各種類型的威脅、幹擾和破壞,即保證信息的安全性。但信息安全是相對的。可見安全界對信息安全的概念並未達成壹致,對於信息安全的理解也隨著信息技術及其應用的擴展而加深。1996年美國國防部在國防部對信息保障(IA)做了如下定義:保護和防禦信息及信息系統,確保其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可認證性、不可否認性等特性。這包括在信息系統中融入保護、檢測、反應功能,並提供信息系統的恢復功能。
該定義將信息安全的定義拓展到了信息保障,突出了信息安全保障系統的多種安全能力及其對組織業務職能的支撐作用。用“保障”壹詞代替安全的主要目的有兩個:壹是使用這壹質量領域的用詞反映高度信息化社會的安全內涵,即把可靠性、服務品質等概念納入其中;二是從管理需要出發,將安全防範的內容從防外部擴大到內外兼防,表明其看待信息安全問題的視角已經不再局限於單個維度,而是將信息安全問題抽象為壹個由信息系統、信息內容、信息系統的所有者和運營者、信息安全規則等多個因素構成的壹個多維問題空間。這些變化均反映了人們對信息安全的意義、內容、實現方法等壹直在不斷地思索和實踐。
世界著名黑客米特尼克(Kevin Mitnick)在接受美國參議院壹個安全專家組的咨詢時曾說過:只要壹個人有時間、金錢和動機,他就可以進入世界任何壹臺電腦。米特尼克的話並非危言聳聽。15歲的他就入侵了北美空中防護指揮系統,並先後入侵了美國五角大樓、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以及幾乎全美國所有計算機公司的電腦系統。
米特尼克的話反映了這樣壹個事實:網絡世界沒有絕對的安全。從屢屢傳出的美國五角大樓遭受黑客入侵的消息中,我們也可以得到這壹結論:戒備森嚴的五角大樓都難免被黑客攻入,其他的計算機系統又如何確保安全?事實上,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技術上,要想提供100%的安全保證都是不現實的。
因此,信息安全是壹個動態變化的概念,要完整地理解信息安全,需要從信息安全的屬性和內容兩方面入手。
在美國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I)的相關文獻中,給出了安全的五個屬性:機密性(Confidential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完整性(Integrity)、可控性(Controllability)和不可否認性(Non repudiation)。其中可用性、機密性、完整性是人們在不斷實踐和探索過程中,總結了信息安全的三個基本屬性。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可控性和不可否認性作為信息安全的屬性也得到了大多數學者的認可。
信息的機密性是指確保只有那些被授予特定權限的人才能夠訪問到信息。它是信息安全壹誕生就具有的特性,也是信息安全主要的研究內容之壹。更通俗地講,就是說未授權的用戶不能夠獲取敏感信息。信息的機密性依據信息被允許訪問對象的多少而不同,壹般可以根據信息的重要程度和保密要求將信息分為不同密級,如所有人員都可以訪問的信息為公開信息,需要限制訪問的信息為敏感信息或秘密信息,根據信息的重要程度和保密要求將信息分為不同密級。例如,軍隊內部文件壹般分為秘密、機密和絕密三個等級,已授權用戶根據所授予的操作權限可以對保密信息進行操作。有的用戶只可以讀取信息,有的用戶既可以進行讀操作又可以進行寫操作。
信息的完整性是指要保證信息和處理方法的正確性和完整性,即網絡中的信息不會被偶然或者蓄意地進行刪除、修改、偽造、插入等破壞,保證授權用戶得到的信息是真實的。信息的完整性包括兩個方面含義:壹方面是指在信息的生命周期中,使用、傳輸、存儲信息的過程中不發生篡改信息、丟失信息、錯誤信息等現象;另壹方面是指確保信息處理的方法的正確性,使得處理後的信息是系統所需的、獲得正確的、適用的信息,執行不正當的操作,有可能造成重要文件的丟失,甚至整個系統的癱瘓。
信息的可用性是指授權主體在需要信息時能及時得到服務的能力。指確保那些已被授權的用戶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確實可以訪問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即信息及相關的信息資產在授權人需要的時候,可以立即獲得。例如,通信線路中斷故障、網絡的擁堵會造成信息在壹段時間內不可用,影響正常的業務運營,這是信息可用性的破壞由於服務器負荷過大而使得授權用戶的正常操作不能及時得到響應,或者由於網絡通訊線路的斷開使得信息無法獲取等,這些都是屬於對信息的可用性的破壞。提供信息的系統必須能適當地承受攻擊並在失敗時恢復。
信息的可控性是指對信息和信息系統實施安全監控管理,防止非法利用信息和信息系統。對於信息系統中的敏感信息資源的主體,如果任何主體都能訪問、對信息進行篡改、竊取以及惡意散播的話,安全系統顯然會失去了效用。對訪問信息資源的人或主體的使用方式進行有效控制,是信息安全的必然要求,從國家層面看,信息安全的可控性不但涉及信息的可控性,還與安全產品、安全市場、安全廠商、安全研發人員的可控性緊密相關。嚴格控制和規範獲得信息的主體對信息進行修改、更新、刪除、拷貝、傳輸等操作的權限是提高信息可控性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信息的不可否認性也稱抗抵賴性、不可抵賴性,是指在網絡環境中,信息交換的雙方不能否認其在交換過程中發送信息或接收信息的行為。它是傳統的不可否認需求在信息社會的延伸。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過紙介質上的印章或簽名來解決信息的不可否認性問題。但在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應用系統中,傳統的印章或簽名已不能使用,當前只有依靠數字簽名技術來解決信息的不可否認性問題。人類社會的各種商務和政務行為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傳統的公章、印戳、簽名等手段便是實現不可否認性的主要機制,信息的不可否認性與此相同,也是防止實體否認其已經發生的行為。信息的不可否認性分為原發不可否認(也稱原發抗抵賴)和接收不可否認(也稱接收抗抵賴),前者用於防止發送者否認自己已發送的數據和數據內容;後者防止接收者否認已接收過的數據和數據內容,實現不可否認性的技術手段壹般有數字證書和數字簽名。
7.1.2 信息安全的主要研究內容
信息安全是壹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密碼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數學、數論、信息論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學科。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壹方面是信息本身的安全,主要是保障個人數據或企業的信息在存儲、傳輸過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合法性和不可抵賴性,防止信息的泄露和破壞,防止信息資源的非授權訪問;另壹方面是信息系統或網絡系統的安全,主要是保障合法用戶正常使用網絡資源,避免病毒、拒絕服務、遠程控制和非授權訪問等安全威脅,及時發現安全漏洞,制止攻擊行為等。
關於信息安全的內容,美國國家電信與信息系統安全委員會(NTISSC)主席、美國C3I負責人、前國防部副部長 Latham認為,信息安全應包括以下六個方面內容:通信安全(COMSEC)、計算機安全(COMPUSEC)、符合瞬時電磁脈沖輻射標準(TEMPEST)、傳輸安全(TRANSEC)、物理安全(Physical Security)、人員安全(Personnel Security)。在我國,學者們較為公認的信息安全壹般包括實體安全、運行安全、數據安全和管理安全四個方面的內容。
現代信息系統中的信息安全其核心問題是密碼理論及其應用,其基礎是可信信息系統的構作與評估。總的來說,目前在信息安全領域人們所關註的焦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密碼理論與技術。密碼理論與技術主要包括兩部分,即基於數學的密碼理論與技術(包括公鑰密碼、分組密碼、序列密碼、認證碼、數字簽名、Hash函數、身份識別、密鑰管理、PKI技術等)和非數學的密碼理論與技術(包括信息隱形、量子密碼、基於生物特征的識別理論與技術)。密碼技術特別是加密技術是信息安全技術中的核心技術,國家關鍵基礎設施中不可能引進或采用別人的加密技術,只能自主開發。目前我國在密碼技術的應用水平方面與國外還有壹定的差距。
(2)安全協議理論與技術。安全協議的研究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即安全協議的安全性分析方法研究和各種實用安全協議的設計與分析研究。安全協議的安全性分析方法主要有兩類:壹類是攻擊檢驗方法,壹類是形式化分析方法,其中安全協議的形式化分析方法是安全協議研究中最關鍵的研究問題之壹,它的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目前正處於百花齊放、充滿活力的階段。許多壹流大學和公司的介入,使這壹領域成為研究熱點。隨著各種有效方法及思想的不斷湧現,這壹領域在理論上正在走向成熟。在安全協議的研究中,除理論研究外,實用安全協議研究的總趨勢是走向標準化。我國學者雖然在理論研究方面和國際上已有協議的分析方面做了壹些工作,但在實際應用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壹定的差距。
(3)安全體系結構理論與技術。安全體系結構理論與技術主要包括:安全體系模型的建立及其形式化描述與分析,安全策略和機制的研究,檢驗和評估系統安全性的科學方法和準則的建立,符合這些模型、策略和準則的系統的研制(比如安全操作系統、安全數據庫系統等)。我國在系統安全的研究與應用方面與先進國家和地區存在很大差距。近幾年來,我國進行了安全操作系統、安全數據庫、多級安全機制的研究,但由於自主安全內核受控於人,難以保證沒有漏洞。
(4)信息對抗理論與技術。信息對抗理論與技術主要包括:黑客防範體系,信息偽裝理論與技術,信息分析與監控,入侵檢測原理與技術,反擊方法,應急響應系統,計算機病毒,人工免疫系統在反病毒和抗入侵系統中的應用等。該領域正在發展階段,理論和技術都很不成熟,也比較零散。但它的確是壹個研究熱點。目前看到的成果主要是壹些產品(比如IDS、防範軟件、殺病毒軟件等),攻擊程序和黑客攻擊成功的事件。當前在該領域最引人註目的問題是網絡攻擊,美國在網絡攻擊方面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有多個官方和民間組織在做攻擊方法的研究。
(5)網絡安全與安全產品。網絡安全是信息安全中的重要研究內容之壹,也是當前信息安全領域中的研究熱點。研究內容包括:網絡安全整體解決方案的設計與分析,網絡安全產品的研發等。網絡安全包括物理安全和邏輯安全。物理安全指網絡系統中各通信、計算機設備及相關設施的物理保護,免於破壞、丟失等。邏輯安全包含信息完整性、保密性、非否認性和可用性。它是壹個涉及網絡、操作系統、數據庫、應用系統、人員管理等方方面面的事情,必須綜合考慮。
7.1.3 信息安全的產生與發展
在信息社會中,壹方面,信息已成為人類的重要資產,對計算機技術的依賴程度越來越深,信息技術幾乎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另壹方面,由於信息具有易傳播、易擴散、易毀損的特點,信息資產比傳統的實物資產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損害,因此隨著人們對信息系統依賴程度的增加,信息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
信息安全發展的歷史分為三個階段:通信安全發展階段、計算機安全發展階段和信息保障發展階段。
7.1.3.1 通信安全發展階段
通信安全發展階段開始於20世紀40年代,其時代標誌是1949年香農發表的《保密系統的信息理論》,該理論首次將密碼學的研究納入到科學的軌道。在這個階段所面臨的主要安全威脅是搭線竊聽和密碼分析,其主要保護措施是數據加密。
20世紀40年代以前,通信安全也叫通信保密,是戰爭的需要。40年代還增加了電子安全,實際上就是電子通信安全。50年代歐美國家把通信安全和電子安全合稱為信號安全,包括了調制和加密,密碼學是這個階段的重要技術,變成了軍方擁有的技術,就像武器壹樣,被控制起來。在這壹階段,雖然計算機已經出現,但是非常脆弱,加之由於當時計算機速度和性能比較落後,使用範圍有限,因此該階段重點是通過密碼技術解決通信保密問題。
7.1.3.2 計算機安全發展階段
進入到20世紀60年代,計算機的使用日漸普及,計算機安全提到日程上來。此時對計算機安全的威脅主要是非法訪問、脆弱的口令、惡意代碼(病毒)等,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確保信息系統中硬件、軟件及應用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在這個時期,密碼學也得到了很快發展,最有影響的兩個大事件是:壹件是Diffiee和Hellman於1976年發表的論文《密碼編碼學新方向》,該文導致了密碼學上的壹場革命,他們首次證明了在發送者和接收者之間無密鑰傳輸的保密通信是可能的,從而開創了公鑰密碼學的新紀元;另壹件是美國於1977年制定的數據加密標準 DES。這兩個事件標誌著現代密碼學的誕生,是信息安全中的壹個重大事件。1985年美國國防部的可信計算機系統安全評價標準(TCSEC)的公布意味著信息安全問題的研究和應用跨入了壹個新的高度。
由於軍方的參與和推動,計算機安全在密碼算法及其應用、信息系統安全模型及評價兩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主要開發的密碼算法有1977年美國國家標準局采納的分組加密算法 DES(數據加密標準);雙密鑰的公開密鑰體制 RSA,該體制由 Rivest、Shamir、Adleman根據1976年Diffie與 Hellman在《密碼編碼學新方向》開創性論文中提出的思想創造的;1985年N.Koblitz和V.Miller提出了橢圓曲線離散對數密碼體制(ECC),該體制的優點是可以利用更小規模的軟件、硬件實現有限域上同類體制的相同的安全性。
從美國的TCSEC開始,包括英、法、德、荷等四國發布了信息技術的安全評估準則,加拿大在1993年也發布了可信計算機產品評價準則,美國1993年也制定了聯邦標準,最後由六國七方,在20世紀90年代中,提出了壹個信息技術安全性評估通用準則(Common Criteria)。經過近10年的發展,該準則到現在已經基本成熟。
7.1.3.3 信息保障發展階段
信息保障(Information Assurance,IA)是“通過保障信息的可用性、完整性、驗證、保密以及非拒認來保護信息和信息系統的措施,包括通過保護、檢測、響應等功能恢復信息系統。”
資料來源:美國國防部2002年10月24日發表的《信息保障》國防部令。
20世紀90年代以來,計算機網絡迅速發展,對安全的需求不斷地向社會各個領域擴展。此時的安全威脅主要表現在網絡環境中黑客入侵、病毒破壞、計算機犯罪、情報竊取等。人們需要保護信息在存儲、處理、傳輸、利用過程中不被非法訪問或修改,確保合法用戶得到服務和拒絕非授權用戶服務。但是人們很快就發現,單靠計算機安全或是通信安全無法在存儲、處理與系統轉換階段保障信息安全。信息系統安全就此應運而生,並賦予信息保障更廣泛的含義。針對這壹需求,人們開發了信息保障(IA)技術,用於在復雜或分布式通信網絡中保障信息傳遞、處理和存儲安全,使得接收的信息與原來發送的壹致。這壹階段,由於對信息系統攻擊日趨頻繁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信息的安全不再局限於信息的保護,人們需要對整個信息和信息系統的保護和防禦,包括保護、檢測、反應和恢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