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蚌埠市五河實驗小學簡介

蚌埠市五河實驗小學簡介

#小升初#簡介每到小學報名季,很多家長和同學都在思考什麽學校好,每個學校有什麽特色。為此,蚌埠市五河縣實驗小學的基本情況就不專門整理了,希望能給大家選擇小學提供壹個參考。

百度百科

五河實驗小學占地面積14588㎡,總建築面積14000㎡【1】。建校於1938,是壹所歷史悠久、革命傳統光榮、文化積澱豐厚的學校。學校設備先進,功能設施齊全,辦學規模大,師資力量強,教育教學質量壹流,是五河縣教育改革和教學研究的實驗基地。

學校歷史

學校從抗日烽火中走來,幾經易名。

1938 ——1939五月是壹所抗日小學。

65438+5月0939——65438+8月0945是謝赫小學。

65438+8月0945-1946 165438+10月是五合小學。

1946 165438+10月-1949 65438+10月是中正小學。

1949 65438+10月-1950 8月是勝利小學。

1950,為紀念革命烈士王雅珍,命名為雅鎮小學。

9月1960更名為五合實驗小學。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先生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1966,“文化*”改為五河縣工農兵小學。

1968年3月改為紅旗大隊工農兵小學,後改為五河縣城關鎮工農兵小學。

五河實驗小學9月起恢復,1978。

73年來,五河縣實驗小學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五個歷史時期:

1.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1938-1949);

二、建國初期、大躍進和調整鞏固時期(1950-1966);

三、“文化*”十年期(1966-1976);

四、撥亂反正、全面發展時期(1976-1978);

五、改革開放,推進素質教育時期(1978至今)。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拼搏、務實,實驗小學已經成為皖北的歷史。自成立以來,已輸送了數萬名優秀畢業生。

實驗小學現狀

實驗小學有兩棟教學樓,壹棟科技實驗樓,壹棟職工宿舍樓,2個標準計算機教室,5個標準音樂教室,100平方米的1舞蹈教室,5個多媒體教室(目前正在實施班班通項目),1圖書館(4233冊,* * * 400)。有壹棟400㎡的實驗教學樓,有兩個標準實驗室和壹個展廳。建立了兒童之家、紅領巾廣播站、網絡資源中心(電子備課、電子閱覽室)、家校溝通、互聯網站和校園監控系統,實行全方位監控。

目前,學校校園內有塑膠操場,面積3600平方米,包括兩個籃球場和兩個羽毛球場,四條環形跑道(168米),兒童操場(塑膠),樓下室內跑道(6條50米),南六樓多功能體育中心,面積1050平方米。

學校現有教師123人,其中高級中學教師1人,小學高級教師72人,省市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19人,市縣教學新星26人,市縣優秀教師24人,市縣優秀班主任36人,本科生38人,專科生80人。學校有48個班級;在校學生2978人。學校特色(三張)

學校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樹立“實事求是”的理念(校訓),以開拓創新的科學態度,遵循“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工作思路,以強化管理,重服務,抓落實,創和諧,努力提升學校內涵,豐富學校底蘊為工作目標。做到了“三講”(抓辦學特色、抓課堂教學、抓育人)、“三控”(實施目標管理、突出績效管理、強化教學管理)、“三化”(管理制度化、民主化、科學化)、“三講”(抓質量、抓課堂、樹教師信心),辦學成效顯著。2003年被命名為蚌埠市示範小學、蚌埠市文明標兵、蚌埠市普法先進單位。2007年成為安徽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2008年創建安徽省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示範學校。現在,學校正朝著省級特色學校的目標邁進,積極培育和發展學校特色。

實驗小學的辦學特色

德育是實驗小學多年來的特色。學校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開展以學生為本的德育教育,創建和諧校園,把追求積極向上和德性的養成作為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努力做到對學生終身負責,為學生的成功打下基礎。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我們探索出了自己的教育途徑:開展養成教育,豐富校園文化,開展特色實踐。具體做法是:以課堂為主體,以活動為載體,向社會延伸。

特色活動總結

1,學校堅持以德為先,切實開展德育工作,註重首先建設壹支高素質的德育隊伍。培養壹支道德高尚、業務過硬、經驗豐富的德育隊伍,是培育和發展德育特色的根本保證。班主任和少先隊輔導員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骨幹力量。長期以來,學校采取送學培訓等措施建設教師隊伍。每年舉辦壹次師德演講比賽,每次演講都要編成壹本書,供校內外交流。每年市縣優秀班主任都會舉辦班主任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會和研討會,有的論文還在省級報紙上發表。要求每位教師根據自身條件,從思想作風、理論水平、業務能力、資歷水平等方面進行規劃,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把師德修養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納入教師年度考核,納入教師發展規劃,用規範的制度約束人,用榜樣的力量引導人,用豐富的活動吸引人,用和諧的校風培養人,為教師提供互動平臺,通過結對、壓擔子、搭平臺、剝叉子、創品牌等方式實施“藍色工程”。每學年舉辦課堂教學大獎賽、教學基本功比賽、教學開放日、送教師下鄉等活動。使師德、師風、能力整體提升。

2.發揮德育課程的主導作用。為充分發揮德育課程的引領作用,我們加強了道德與生活、道德與社會、班會與健康教育等德育課程建設。

首先將課程改革的理念註入德育課程,將傳統的德育課程觀理解為簡單的傳遞這些內容的過程,表現為灌輸式德育。新課程改革帶來了新的德育課程觀。德育課程不是灌輸道德價值觀的過程,而是師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斷創造內容,融入現實生活世界。

其次,加強德育課教學管理,每學期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進行壹次評估,逐步使德育課教師專職化,提高德育課在學校課程中的地位。

再次,不斷拓展主題班會內容,創新體驗方式,根據不同年級設計班會、少年模擬審判、熱點話題辯論、心理健康咨詢等。它徹底改變了傳統德育課程單壹的時空環境,使其豐富多彩。

學校還註重加強各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充分挖掘各學科課程中的德育資源,充分發揮不同學科在德育中的獨特功能,要求教師滲透道德情感,創設道德情境,強化審美體驗,與德育主題課程相呼應。同時,每學期還開展“養成教育月”和“留守兒童”活動,開展“12345”項目。

學校還積極推進學生評價改革,建立了學生“成長記錄袋”,從學生的知識技能、學習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對學生各項能力的發展進行評價,有效改變了設置試卷的單壹評價方式。多元化的過程評價體系為學生的個性發展開辟了更廣闊的空間,有利於學生豐富道德情感的形成。

學校還將傳統文化融入校本課程。中國的古詩詞是中國文化中的瑰寶,博大精深。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沃土,讓孩子植根於濃厚的校園文化。我們學校是五河縣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示範學校。校本教材《校園卷》編寫了學生守則、孝經等。低年級還要求學生背誦《論語》、《弟子規》和《三字經》,讓經典名著走進課堂,開展“誦讀千古美文,滋潤幼小心靈”的經典誦讀活動,每學期舉辦經典誦讀比賽,讓孩子們獲得。

3.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從1997年開始,學校對校園設施、綠化、室內設備、布局進行了整體規劃。投資800多萬元新建兩棟教學樓(懷生樓和集賢樓),***11800平方米。校園裏已經鋪上了水泥地面,種上了兩排廣玉蘭和壹排棕櫚樹,集賢樓每層的花壇也進行了綠化。樓下花園已種花綠化,投資50萬元,建成了校園塑膠跑道操場。

學校有壹個藏書4萬冊的圖書館,壹個電子圖書館,100多種報刊,班級和辦公室都有書櫃,圖書館正常向師生開放。每學期師生還舉辦讀書活動交流會、青年教師讀書辯論賽,開展讀書征文活動。學校還在網站上開設了校園快車、家校橋、德育管理、教師之家、實踐論壇等欄目,為師生提供交流平臺。

學校還用大型壁畫、地圖、文化墻和陽光體育卡通裝飾了校園。教室走廊掛著學生的作品,校園畫廊開放。每個入口都有經典語錄和溫馨提示,讓每壹面墻都會說話,讓校園基礎設施凸顯教育功能。

學校還通過校訓、校徽、校風、校旗、校樹、校歌、教師誓詞、學生誓詞等形式體現學校的物質文化,並通過多種形式強化,給人壹種情感的熏陶和啟迪。

多年來,根據學校和學生的特點,圍繞德育目標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每年都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科技節、健康節、讀書節。開展科技友誼放飛氣球活動,春季校園開展風箏制作、放風箏比賽,廣播健美操、圈子健美操、跆拳道比賽、紅五月歌唱比賽、“六壹”廣場文藝演出。它還開展閱讀和演講比賽、主題課、團隊會議和師生活動。

4.德育活動豐富多彩。學校也非常重視青少年的科技實踐活動。多年來,學校以“三小”活動(即小科技生產、小發明、小論文)為重點,讓學生動手動腦參與各種科技活動。學校有科技興趣小組和航模小組,定期開展航模活動和校際交流活動,每年暑假都在全國和省級航模比賽中獲得壹等獎。還組織了合唱隊、小鼓隊、腰鼓隊、舞蹈隊、乒乓球隊、籃球隊、跆拳道隊,豐富了校園文化。各班實施校園綠化工程——班級小植樹活動。讓學生學到實踐能力,分享勞動成果,每學期開展“綠色課堂”評比活動。

學校少先隊大隊承載了大量的德育工作,也是德育活動的重要陣地。少先隊活動豐富多彩,紅領巾廣播站、校園執勤、少年之家新穎別致。在捐款活動中,近年來少先隊員捐款近10萬元。學校鮮少大隊獲全國優秀雛鷹大隊稱號,聶素芬獲全國優秀輔導員稱號。雛鷹活動在全省享有很高的聲譽,在全省少先隊工作會議上做了經驗介紹。我校師生合唱團連續多年參加縣歌唱比賽,獲得壹等獎。2009年,我校代表我縣參加“好習慣,和我壹起成長”主題班會,獲得蚌埠市壹等獎。2010歐老師給全縣班主任(輔導員)開主題為“做壹個快樂的讀書人”的班會。我們學校每年還被選送參加安徽省“六壹”文藝匯演。

辦好家長學校是我們的重要舉措,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庭有很大的教育潛力。2000年,我們學校開辦了家長學校,成立了家長委員會。有組織有計劃的工作,定期上課,講課,家長座談會,家長征文比賽,開發了家庭教育的潛力,有效地配合了學校教育。家長學校2008年被評為安徽省家教,真正讓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家校溝通很容易做到。

學校於2008年向校外教育基地授牌。在縣消防大隊建立了安全教育基地,在縣氣象局建立了科學教育基地,在沱湖自然保護區建立了綠色環保教育基地,在九合集建立了道德教育基地。充分利用校外資源教育師生,定期邀請縣委領導授課。校外德育資源為師生開展德育體驗活動提供了有利條件,也拓展了德育工作的空間。2008年,我校被評為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範學校。

積極開展校本德育研究。2008年,學校編寫了《王雅珍烈士傳》(傳統教育卷)、《從小養成良好習慣》(校園卷)、《古今人物頌五河》(閱讀鑒賞卷)、《五河民歌精選》(農村風情卷)、《我愛航模》(科技教育卷)、《向我學習》等系列校本教材。每學期舉辦校本課程研討會,還開展“高年級小學生問題心理與行為及其輔導研究”、“新課程背景下平安學校工作內容、方法與途徑研究”等德育研究課題,極大地提高了全體學生的道德修養。

特色發展成就

積澱培育70年,春華秋實70年。目前,全校師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有48名教師受到省、市、縣表彰,4名為省級先進教師,2名獲省、市勞動模範。40多名教師在省級報刊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學生發表作品260多部。兩家報刊為我們學校做了專版。在我們學校,我的學生發表了5集《文選》和42期《教師隨筆》。完成國家、省、市、實驗項目21項,獲得小型科技成果省級二等獎,連續三年獲得全國語文知識競賽組織獎。我作為縣級代表隊參加了蚌埠市第十壹屆田徑運動會,拿了三個獎,參加了蚌埠市第十二屆運動會,乒乓球隊拿了第三名,男單拿了兩個第五名,央視三次播放我們的民歌合唱,在我們學校錄制。2010元旦,陳欣參加了央視教育頻道舉辦的全國歌手大賽。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兒童閱讀和講故事比賽中,華文宇獲得金獎。

學校連續多次被評為蚌埠市文明單位、蚌埠市文明標兵、五河縣德育工作先進單位、五河縣校務公開先進單位、五河縣先進黨支部。鮮少大隊被評為全國優秀雛鷹大隊、蚌埠市校園文化示範單位、蚌埠市安全文明校園、安徽省電化教育達標壹類學校、蚌埠市普法先進單位。2000年至2009年,鮮少大隊在五河縣素質教育評比中獲得第壹名,被評為五河縣素質教育和教學質量檢測先進單位,還被評為2009年“蚌埠市誠信文化進校園”先進點。2010,我校還被命名為蚌埠市德育示範校、蚌埠市依法治校示範校。

學校發展願景

多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我們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特別是德育已經成為我們學校的壹大特色。全體師生遵紀守法,努力工作,認真學習。教師職業道德水平高,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學校聲譽高,贏得了社會的好評。我們決心以此為契機,繼續堅持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努力壓縮招生規模,縮小班級規模,積極爭取上級協調擴大學生活動場地,改善學校環境,繼續加強硬件建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教學質量。不斷豐富內涵,提升品位,早日建立安徽省特色學校,躋身全國行列。

學校地址

地址:五河縣城關鎮中興路中段122號

郵政編碼:233300

  • 上一篇:全國性的快遞公司都有哪些名字?
  • 下一篇:勞動監察大隊受理範圍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