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亞洲最大的露天鐵礦在哪?

亞洲最大的露天鐵礦在哪?

據報道北朝鮮的茂山鐵礦總藏量為30億噸、可采藏量為13億噸,是亞洲最大的露天鐵礦。 下面是茂山鐵礦的近階段走向: 關於通化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鋼)與朝鮮茂山鐵礦的故事終於有了尾聲。通鋼集團將以70億元把茂山鐵礦攬入懷中,壹舉獲得50年的鐵礦開采權。而在其背後,壹條吉林省重工業突圍的路徑也日漸明吉企對外最大壹筆投資敲定 10月28日,有關人士向記者透 露,通鋼和朝鮮方面的茂山鐵礦開發已經有了實質性的突破,雙方的簽約也將在近期進行。 關於此事,通鋼集團董事長安鳳成給予了證實——簽約時間正在協商,屆時國家商務部將會派人出席,這將是吉林省企業對外最大壹筆投資。 事實上,通鋼與朝鮮方面的接觸始於2003年,那時候雙方的接觸還只是壹個簡單的咨詢過程。到了2004年下半年,吉林省方面開始正式與朝鮮方面進行接觸,當年的8月和11月,吉林省兩次組織經貿代表團赴朝鮮商談茂山鐵礦的事,商談的結果最終促成了通鋼集團對茂山鐵礦的開發。 據了解,這次開發將由三家企業***同進行,其中通鋼為主體企業,另外兩家分別為延邊天池公司和中鋼集團。 按照投資協議規劃,對茂山鐵礦的開發,通鋼集團總投資額將不低於70個億。其中的20億元主要用於從通化到朝鮮茂山地區的交通、電纜等前期的建設工作;另外50億元主要用於對茂山鐵礦開發的技術設備投入以及對茂山進行總體規劃等。 對於礦山的開發資金來源,安鳳成並沒有作過多的解釋,只是表示,通鋼目前已經與國家開發銀行達成了協議,由國家開發銀行分別提供軟貸款為8個億,硬貸款為16個億,作為前期的投入,其余資金會陸續投入。 成功解決原材料危機 與70億元的付出相比,這筆投資對通鋼來說是壹筆十分劃算的買賣。 2005年,鐵礦石的漲價讓國內依靠進口鐵礦的鋼鐵企業叫苦不叠,成本上升導致利潤大幅度下滑,通鋼也未能幸免。由於受政策和原料雙重因素影響,通鋼的盈利能力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沒有完成年初制訂的利潤目標。 在安鳳成看來,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鐵礦石原料的上漲。在4月1日國內鋼鐵企業協會與國外鐵礦石供應商的談判中,鋼鐵企業要獨自消化進口鐵礦石漲價71.5%所帶來的成本飛漲,此舉對通鋼來說要多支付數億元的成本;其二,鋼材價格自今年3月份以來壹直下降,而從9月下旬開始,特別是國慶節後,國內市場鋼材價格大幅下跌,企業利潤又受到了進壹步的擠壓。 目前,通鋼現在的年產量是252萬噸,每年要進口鐵礦石162萬噸。國家發改委已經批準2007年擴建到550萬噸,到時候的鐵礦石缺口就有400多萬噸,到2010年產能要達到1000萬噸,缺口就達到了800多萬噸。因此鐵礦石原料的問題是通鋼向千萬噸鋼鐵產量沖刺的壹道最難逾越的門檻,也成為通鋼繼續做大做強的壹個障礙。 此時,通鋼將目光落到了朝鮮的茂山鐵礦上。 通鋼在適當的時候出手了,壹舉拿下了50年的鐵礦開采權,並獲得了每年1000萬噸的原料供應量。 省商務廳的壹位處長介紹,對於通鋼來講,茂山鐵礦項目最大的優勢就是運輸方便。鐵礦石的離岸價格基本上都是壹樣的,貴就貴在運費上,以往我們進口的鐵礦石要先卸在大連港,現在通過茂山鐵礦走8.5公裏公路,就可以直接到通鋼的選礦廠,增強了通鋼對外競爭的優勢。 把投資“目光”轉向境外 通鋼此次成功“拿下”朝鮮茂山鐵礦50年的開采權,也為吉林省重工業的突圍探索出了壹條可資借鑒的路徑。 吉林省在進行對外大力拓展資源投資的背後,是對省內資源缺乏的擔憂。目前,吉林省直接開采的礦產資源缺乏,已成為省內重工業企業發展的瓶頸。 “鼓勵和保護在國外的礦產性資源勘探和開采類的投資,是今後國家政策傾斜的壹個方向。”10月31日,在記者采訪中,省政府的壹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吉林省十分支持省內資源消耗大戶在海外進行壹次性資源投資。“國家也將於近期開始提供補貼貸款和稅收優惠來鼓勵中國礦產公司進行海外投資。” 記者在采訪中得知,除朝鮮茂山鐵礦以外,吉林省還正在與朝鮮方面就惠山青年銅礦、滿鋪鋅鉛礦、會寧金礦等合作進行接觸。其合作的主要方式是吉林省向朝鮮方面提供電力、機械設備等硬件設施,朝鮮方面向中方開放該礦的采礦權。

  • 上一篇:信息技術對物流的重要性
  • 下一篇: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監督管理辦法第五章監督管理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