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研發支出的核算方法

研發支出的核算方法

研發費用的核算方法1

R&D項目已經成為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鑒於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現行研發支出會計核算的不足,提出了改進項目研發支出會計核算的思路和措施。

關鍵詞:會計方法分析研發支出

壹、R&D支出會計信息需求

1.投資者

目前,R&D項目越來越受到壹些企業的重視,因為壹個成功的R&D項目可以為企業創造相對豐厚的效益。因此,R&D的項目也是投資者。

相關學者已經證實研發支出的會計信息具有價值相關性。

2.企業管理者

目前,企業已逐漸成為國家R&D投資的主要對象,特別是壹些高科技企業。

因此,企業用於項目研發的投資金額和研發支出強度都在逐步擴大。

R&D項目的成本是壹種非常稀有的資源。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他們越來越關註研發支出的效果和效率。

因此,讓企業的管理者掌握所有項目的整體研發支出和明細支出,從而合理安排研發支出的力度和成本,最終顯著提高項目的研發支出效率。

3.稅務機關

根據最新稅法,所有內資企業、外資企業、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只要財務制度健全,按查賬征收稅款,這些企業或部門開發的產品、專利、工藝或技術所需投資額可100%扣除,當年實際發生額的50%可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因此,相關稅務機關必須向企業或科研部門提供適當的研發支出範圍或非常準確的研發支出會計信息。

二,現行研究開發支出會計的缺陷

目前,最新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內部R&D項目在R&D過程中發生的所有支出,應當在當期收款後計入損益。費用發生時,應記錄為:?借:研發支出-費用支出;貸:原材料、應付職工工資等相關科目?;最後的記錄是什麽?借:管理費用,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研究階段的支出在壹定條件下確認為無形資產,即資本化。

支出發生時,記為。借: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貸:銀行存款、原材料等相關科目?;R&D項目達到預定目的並形成無形資產後,記錄為?借:無形資產-XXX,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這壹規定有兩個問題和缺點:

(1)分不清哪個是研究階段,哪個是開發階段;

(2)對會計核算範圍和披露沒有明確詳細的規定。

三、研發支出核算的改進思路和措施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出,對於項目研發支出的大刀闊斧的改革,采用的方法是同時進行資本化和費用化,但是費用化和資本化之間應該有壹個明確的界限。

下面從五個方面來闡述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1.R&D費用的費用化和資本化之間的界限應該是明確的。

《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七條有這樣壹個條款,任何科研部門或企業本身的研究項目支出,都必須嚴格區分研究階段的支出和開發階段的支出。

在項目的研究階段,其研發支出需要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需要在會計上進行核算,最終將費用化支出進行結轉。管理費?科目,在最新損益中列出費用。

R&D項目在開發階段發生的符合要求的所有費用均視為無形資產。

即這部分R&D費用在前期確認為費用賬戶,在當期確認為資產。

但與會計準則不同的是,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並不明確,而且根據稅收規定,無論是科研部門或企業在項目研究階段發生的費用,還是在項目設計階段發生的費用,都可以獲得優惠政策。對於惠澤,未成為無形資產的,根據法律法規,在扣除現實的基礎上,按項目研發費用扣除50%;變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的150%攤銷。

這兩種方式享受的優惠總額相同,但年度稅前減稅金額存在時間性差異。

目前很多企業出於稅務籌劃的考慮,將項目研究費用和項目開發費用都計入項目管理費用中的項目技術開發費用,並按費用的150%在當年壹次性扣除,而不是按照項目開發階段和項目研究階段適當區分。

從企業發生的研究階段費用和開發階段費用分析,開發階段費用所占比重較大,尤其是原材料試制過程中,用於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樣機、樣品和通用試驗手段的購置費,試制產品的檢驗費。

這裏的很多費用應該形成無形資產,按照規定應該按照無形資產形成成本的150%攤銷。

如果無形資產的攤銷期限是十年,每年只能攤銷15%。

因此,在稅收政策上應進壹步明確兩個階段的劃分原則,減少企業隨意操作的空間。

2.確定研發支出核算範圍。

筆者建議,根據成本核算的規則,研發支出應設置為?人工、材料和費用?會計的三個範疇。

?工作?主要包括R&D人員的工資福利;?材質?主要包括項目研發過程中消耗的燃料、材料、動力費用;?費用?包括新開發產品R&D相關的新技術法規制定費、設計費、技術資料翻譯費、圖書資料費;各種其他費用等。

以上費用實際發生時,記得嗎?借:研發支出-XXX項目-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間接費用: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R&D員工工資等。;同時,多個R&D項目的壹些相同的R&D支出可以通過特定的計量標準進行分配,例如,可以使用R&D人員當前的研究時間或不同R&D項目的工作時間進行合理分配。

3.研發支出信息的披露

鑒於研發支出信息披露的缺失和不規範,筆者建議在會計報表附註中單獨列示每個R&D項目的進度和費用總額。

第四,總結

R&D在企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其重要性也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因此對研發支出會計信息的需求也逐漸增加。

目前的處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

本文的成本核算思想在壹定程度上增加了會計的工作量,但增加了研發支出的會計信息含量,從而滿足了信息需求者的需求。

參考資料:

李越娥,劉磊。關於R&D支出資本化的思考[J].會計之友,2010(12)

[2]李微漪。新準則下企業研發支出的會計與稅務處理[J].會計之友,2009(18)

企業研發費用核算的改進2

總結了企業研發支出核算的重要性,探討了現有研發支出核算方法的不足,建議新的研發支出核算不區分研發階段,借鑒壞賬準備和成本核算的思路,根據R&D項目是否形成無形資產滿足不同層次的不同需求,進行預期資本化和資本化兩種會計處理。

研發支出;會計;資本化

壹,研發支出會計信息需求的多樣化

在世界經濟壹體化的環境下,經濟和貿易的快速發展加劇了企業間的競爭。企業不惜在R&D活動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研發支出占企業總支出的比重越來越大。

隨著企業投資者和企業管理者各種需求的出現,單純的研發支出核算思路已經不能滿足需要。

1,企業管理者

目前,企業已經成為全社會R&D活動的主體。

尤其是壹些高科技企業。

因此,企業在R&D投資的金額和力度正在逐步擴大。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他們越來越關註研發支出的效果和效率。

因此,讓企業管理者掌握R&D項目的總體投資和構成,可以合理安排R&D支出的投資額度和強度,最終實現R&D支出效率的最大化。

2.投資者

其實研發也是壹種投資行為,其目的是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新產品的開發和推廣,形成技術專利。

因此,R&D投資在很大程度上與其他投資行為無異,也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利潤。

因此,研發支出的會計信息具有很高的價值。

對於投資者來說,通過了解企業研發支出的總量、結構和投資方向,可以為其投資決策行為提供依據。

3.稅務機關

根據新個稅法的規定,所有內資企業、外資企業和其他機構,只要財務制度健全,查賬征收稅款,這些企業或部門開發的產品、專利、工藝或技術所需的投資額,除全額外,可按當年實際發生額的50%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因此,稅務機關作為國家執法機關,代表國家利益,需要企業提供合理的研發支出範圍和準確的研發支出會計信息。

二,現行研究開發支出會計的缺陷

我國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內部R&D項目的支出應區別於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支出;研究階段的支出,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借:研發支出?昂貴的支出;貸:原材料、累計折舊等科目?;期末?借:管理費用,貸:研發支出?昂貴的支出?。

開發階段的支出,只有滿足給定的條件,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發展階段的支出?借:研發支出?資本化費用、借款:原材料、銀行存款等科目?;研發項目達到預定目的並形成無形資產後?借:無形資產專利,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這種會計有以下缺點:

1.在日常核算中很難判斷和區分研發活動的範圍。

研發項目可能周期長,過程交錯重復,研發活動很可能同時交叉。更多地依賴會計人員的專業判斷,可能導致企業為了實現短期目標而主觀操縱利潤,有目的地劃分這兩個階段,從而使會計信息客觀公允。

2.R&D階段的劃分不能體現謹慎性原則。

研發支出的核算分為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

雖然會計核算有壹定程度的簡化,但不能體現謹慎性原則。

比如研發支出構成不夠細化,難以避免人為操縱利潤的主觀行為,導致所得稅漏報或少繳。

三、研發支出會計改進思路和具體會計處理

基於以上分析,本文認為不應再區分研發階段,應參照成本核算的思路重新確定研發支出核算的明細科目和核算範圍,並以是否最終形成R&D項目的無形資產為判斷條件。無形資產形成前,應按預期進行資本化,並按壹定方式計提研發支出壞賬準備;對於無形資產,應當作為全部資本化處理,資本化金額作為無形資產入賬,定期攤銷和減值。

1,重新劃分研發支出會計科目

根據壞賬準備理論,在預計資本化階段設置R&D壞賬準備賬戶,同時模擬成本核算理論,按照R&D項目設置研發支出多級明細賬戶。

具體如下:壹級科目為研發支出,反映R&D活動的總投入;二級科目是壹些具體的R&D項目,反映了R&D項目的詳細構成;三級科目類似於成本核算的明細科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折舊和其他費用,反映各項目支出的業務內容和經濟類型。

這種設置可以具體反映研發支出的總體投入、詳細構成、結構和類型,滿足不同水平研發支出的信息需求。

確定研發支出核算範圍:參照成本核算方法,將研發支出分為?材料、人工和費用?這三部分對應的是R&D會計科目的設置。

這裏嗎?材質?指在R&D活動中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工作?指直接從事R&D活動的在職人員的工資、薪金、獎金、津貼和補貼;?費用?指設備折舊費和其他費用(包括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範制定費、與R&D活動直接相關的技術書籍和資料、資料翻譯費;現場測試費;研發成果的論證、評審、驗收費用)。

2.研發費用核算方法的具體改進。

(1)當R&D項目未能達到預定目的時,即在無形資產形成之前,設置?R&D壞賬準備?題目,跟哪個有關?壞賬準備?賬戶性質都差不多吧?研發支出?津貼賬戶。

在每個期末,企業通過技術分析確定項目的成功概率,並計提R&D壞賬準備。

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R&D壞賬準備=本期累計投資總額?(1-預計成功率)。

研發費用的日常收集:

借:研發支出?XX項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折舊/其他費用

貸款:原材料、應付員工工資、銀行存款等。

同時,R&D壞賬準備的計提公式為:

借:管理費?R&D壞賬準備

貸款:壞賬準備的研發?XX項目

項目結束時,無形資產尚未形成。

借:管理費?研發費用

貸款:研發支出?XX項目?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折舊/其他費用

同時,轉回壞賬準備

借:壞賬準備的研發?XX項目

貸款:管理費?R&D壞賬準備

(2)當R&D項目結束並形成全部或部分無形資產時,對於每個R&D項目,參照成本核算中的產成品和在產品的成本分配方法,采用R&D人員的研究工時比,在完工和未完工項目之間分配各個項目的預計資本化金額,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和折舊。未完工的R&D項目,賬務處理參照上述(1)。

借:無形資產?XX項目

貸款:研發支出?XX項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折舊/其他費用

同時,轉回資本化階段的壞賬準備:

借:壞賬準備的研發?XX項目

貸款:管理費?R&D壞賬準備

第四,總結

R&D在企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研發支出占企業總支出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對研發支出會計信息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然而,目前對研發支出的會計處理已經不能滿足這些需求。

本文提出的采用壞賬準備和成本核算的思路在壹定程度上增加了會計的工作量,但研發支出會計信息的質量和效率得到了提高,也方便了會計人員進行日常的專業判斷,在壹定程度上降低了人為操縱利潤的可能性,更大程度上可以滿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參考

[1]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財政部制定。企業會計準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29。

[2]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學[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438+039-140。

[3]財政部會計司編寫組。企業會計準則釋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6438+002-103。

[4]何夢媛。會計處理的國際比較[J].商業現代化,2006(467)80-81。

[5]王瑞龍。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趨同的證據[J].會計之友,2009(2)106。

[6]侯曉紅,馬麗。中國R&D會計處理的構想[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8)19-21。

[7]張萍萍,R&D支出的核算與方法分析[J].外商在華投資2012(2)122。

  • 上一篇:虛假招聘可以12315投訴嗎
  • 下一篇:壹個傳統的原材料供應系統和壹個海爾的電子商務平臺系統功能和流程上有哪些不同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