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保定南市區內名人故事,文化古跡

保定南市區內名人故事,文化古跡

古蓮花池

古蓮花池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保定市區裕華西路南側。地處保定舊城中心,占地面積3.15公頃,池水面積0.79公頃,是中國北方現存最早的壹座實景園林。唐上元二年(675)在臨漪亭的基礎上建立。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投降蒙古的金將張柔,由滿城移駐順天軍(金代保州為順天軍節度使駐地),重新修築城垣,引水入城,疏浚河道,重修蓮池。從元至今700余年來,時為別墅,時為書院,時為賓館,時為行宮。1921年修復蓮池時,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書"古蓮花池"四字匾額,至今仍用該名。蓮池園林以池為主體,臨漪亭為中心,主要建築有水東樓、藏書閣、藻詠廳、君子長生館、響琴榭、高芬軒、寒綠軒及臨漪、濯錦、灑然、不如、六幢、觀瀾等亭,宛虹橋、曲橋和元建白石橋等,構成"湖中有景,景中含詩"的優美畫卷,使人領略到古典園林之美。蓮池東廊為碑林,有清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禦筆碑文7通,北廊壁上嵌有明、清書法家書寫或臨摹的碑碣88方。古蓮池兼南北園林之美,有"城市蓬萊"、"三湘七澤"、"小西湖"等美譽。1988年,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和秀麗的風光躋身於"全國十大名園"之列。?

鳴霜樓

鳴霜樓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保定市區裕華東路西段路北。因明宣德年間重修,又稱宣德樓。成化年間修葺時改名幹雲樓。俗稱鐘樓。坐北朝南,建在2米高的臺基上,周圍砌女兒墻。建築為重檐歇山布瓦頂,面闊3間,進深3間,底層為壹大間,東側置樓梯。六椽?和金檁下縱向置枋子兩根,為懸掛鐵鐘之用。鐘高2.55米,口徑2米,鐘上有銘文,為金大定二十壹年(1181)鑄。此樓出檐平緩,角檐起翹,角檐上置不同形態的走獸,檐下施宏大的鬥拱,屋檐挑出。明清都曾進行重修,是市區現存最古老的大式建築。?

直隸總督署

直隸總督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保定市區裕華西路99號。清代直隸總督處理公務的衙門。該署前身可上溯到元朝,世祖至元七年(1270)順天路(後改保定路)總管府治中周孟勘修建了宣化堂,作為衙署,明初為保定府衙,永樂年間改作大寧都司署。入清以後,幾經變化修建,於清雍正七年(1729),奉諭大興土木,改建為直隸總督署,直到1911年清朝滅亡,歷經8帝182年的歷史,始終為直隸省的軍政樞紐機關。駐此署的總督有74人99任次,著名的有李衛、方觀承、劉墉、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等人。歷史內涵豐富,有"壹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之譽。民國以來,則為直隸督軍、川粵湘贛經略使、直魯豫巡閱使、保定行營、河北省政府駐地。占地總面積3萬余平方米,建築分東、中、西三路,以兩條南北更道相隔,主體建築在中路,***五進院落,均為青磚起脊小式硬山建築,保留了雍、乾時期的風貌,是中國北方典型的清代衙署建築。中路主要建築有大門、儀門、大堂、公生明牌坊、二堂、官邸、上房,並配以左右耳房、廂房等,整體建築以甬道及各堂正中為中軸線,院落之間,穿堂而過,正廂房之間,廊廡相通,意境深邃,氣氛莊重。是中國目前惟壹保存完好的清代省衙。

留法勤工儉學紀念館

留法勤工儉學紀念館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為陳幼雲祠堂,1984年改今名。位於保定市金臺驛街西端原育德中學內。育德中學校舍建築,除陳幼雲紀念祠堂處修復的院落及附近4排平房外,均已無存。陳幼雲(1878~1909),保定蠡縣潘營村人,1903年入保定直隸學堂學習。同年秋天,自費赴日本弘文學院留學。1905年加入同盟會,1906年回國,在保定創辦了同盟會河北支部,並為主盟人。1907年聯合12名誌士創辦育德中學,並被公舉為監督(校長)。1909年積勞成疾,不久病逝。由郝仲青繼任校長。1917年,育德中學首創"高等工藝留法預備班",至1920年,***辦4期,畢業生213人,留法生93人。湖南籍學生最多,劉少奇、李富春、李維漢等都曾在此就讀。1918年,毛澤東和蔡和森曾來保定會見留法預備班學員,並合影留念。留法預備班主要課程有法文、機械學、制圖學和生產實習等。1984年保定地區文化局對陳幼雲祠堂進行維修並更名為"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

曹錕故居光園

曹錕故居光園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保定市區裕華西路中段路北。最早是明朝大寧都司右衛署故址。民國年間,曹錕任直隸督軍後,把原直隸按察使司獄署改建為賓館。曹錕慕明將戚繼光之名,於1917年將賓館更名"光園",作為私人別墅。占地面積1.4萬平方米,主建築有大小房屋21間,原西北角和東北角都是四合院平房,造型別致典雅,結構嚴謹,用料基本為方磚混凝土,融合了東西方的建築風格。主建築正門建於高臺基之上,門上部有拱形石雕花,下部兩側以石柱體支撐。建築的東、西兩端,是具有西方特點的尖頂圓柱體式房間,窗子為長木格百葉窗。建築外部房檐采用中國屋頂的檐子樣式,並上加壹排石沿兒,似雕花,又似女墻。西側房前廊有數根石柱,柱子都是上細下粗,融入了西方特色。遠看有立體感,宛如歐洲中古時的小城堡。1917年至1921年,曹錕先後邀請梅蘭芳、尚小雲等梨園名伶來保演出,住在此園內。1922年4月,曹錕作為直系軍閥首領,在光園策劃過直奉戰爭,大敗奉軍。1923年10月10日,曹錕就任北京政府總統,直系軍閥大本營移至北京。1926年至1933年間,張學良、閻錫山、蔣介石等先後來保,並在此下榻。1949年後,河北人民廣播電臺和省教育廳曾遷駐於此。現為市政府部門用房。?

基本概況

南市區總面積43平方千米。總人口27萬人(2004年)。區人民政府駐地郵編:071000。代碼:130604。區號:0312。拼音:Nanshi Qu。

歷史沿革

1997年,南市區轄5個街道、3個鄉:聯盟路街道、紅星路街道、裕華路街道、永華路街道、南關街道、南大園鄉、焦莊鄉、楊莊鄉。

1998年12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同意調整保定市部分縣區的行政區劃。其中:(1)將清苑縣五堯鄉所轄的小汲店村劃歸新市區富昌鄉;大汲店、後高莊2個村劃歸新市區江城鄉;西小莊、烏馬莊、東五堯、西五堯、北五堯、管莊、小祝澤、四平莊、北唐莊、豐臺10個村劃歸南市區,南市區設立五堯鄉,鄉人民政府名稱、駐地不變;(2)將清苑縣清苑鎮所轄的青堡、畢莊、趙莊、新安鋪、褚莊、連莊壹村、連莊二村、連莊三村、朱莊、阮莊10個村劃歸南市區焦莊鄉,北溝頭、南溝頭、南辛莊、北辛莊、安5個村劃歸南市區五堯鄉;(3)撤銷清苑縣大陽鄉,將所轄的大陽西、大陽東、中陽、中陽、下閘4個村劃歸南市區楊莊鄉;(4)將省榮軍醫院、河北農大農場、先鋒機械廠3個單位所轄的地域從清苑縣境內劃至南市區境內,各自隸屬關系不變。(5)將楊莊鄉所轄的小營坊、劉莊、東關3個村劃歸北市區東關街道辦事處;西康莊劃歸北市區東金莊鄉。楊莊鄉繼續管轄剩余的7個村。南市區***增加25個村、3個單位,4.02萬人,57.33平方千米。至此,南市區轄5街道4鄉,***58個村、78個居委會,22.9萬人,99.3平方千米。

2000年,南市區轄5個街道、4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24148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聯盟街道 41491 紅星街道 16514 裕華街道 14585 永華街道 27405 南關街道 41862 楊莊鄉 10545 南大園鄉 33455 焦莊鄉 28484 五堯鄉 27147

2002年底,南市區面積72.25平方千米,人口23.92萬。轄5個街道、4個鄉,33個社區居委會、61個村委會。區政府駐煙廠路副27號。

紅星路街道 辦事處駐紅星路41號。面積4.86平方千米,人口1.13萬。轄5個社區居委會:紅星、四中、紅旗、大慈閣、清真寺。

裕華路街道 辦事處駐穿行樓南街頭17號。面積5.85平方千米,人口3.18萬。轄5個社區居委會:裕華園、力高、環南、蓮池、二中。

聯盟路街道 辦事處駐三豐東路9號。面積3.94平方千米,人口4.01萬。轄6個社區居委會:六壹、紅陽、劉守廟、關東街、金玉蘭、家園社區。

永華路街道 辦事處駐中心街。面積4.8平方千米,人口4.01萬。轄8個社區居委會:永華中路、體育場、靈雨寺、西路、南路、鐵路、唐家胡同、淮軍公所。

南關街道 辦事處駐三豐中路170號。面積10.1平方千米,人口3.68萬。轄9個社區居委會:鑫泰、史莊、晨光、農大、榮校、先鋒、建國路、支農路、南關大街。

南大園鄉 鄉政府駐馬家疃村。面積17.2平方千米,人口2.07萬。轄17個村委會:馬家疃、南大園、劉家疃、東馬池、西馬池、中馬池、八裏莊、東小莊、止舫頭、金莊、嶽莊、史莊、窯上、黃莊、東五裏鋪、南劉各莊、北劉各莊。

焦莊鄉 鄉政府駐焦莊村。面積24.3平方千米,人口2.58萬。轄18個村委會:焦莊、朱莊、魯莊、趙莊、聶莊、青堡、阮莊、褚莊、樊莊、畢莊、連壹、連二、連三、南王莊、新安鋪、東韓蔣、西韓蔣、鑄錢莊。

楊莊鄉 鄉政府駐紅星路。面積12.7平方千米,人口1.27萬。轄11個村委會:楊莊、下閘、中陽、東康各莊、大陽東街、大陽西街、東高莊、西高莊、劉守廟、王宋莊、王範莊。

五堯鄉 鄉政府駐烏馬莊村。面積12.8平方千米,人口1.99萬。轄15個村委會:烏馬莊、北溝頭、南溝頭、東五堯、西五堯、北五堯、北辛莊、南辛莊、西小莊、西平莊、小祝澤。

  • 上一篇:交警屬於交通局還是公安局?
  • 下一篇:扶貧工作年度總結三論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