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獲取公司變更登記申請表;
2.變更營業執照;
3.變更稅務登記證(稅務局辦理);
4.變更銀行信息(由基本賬戶開戶銀行辦理)。
行政單位變更法定代表人,壹般先由組織人事部門委派,單位工作人員持委派文件和組織法人代碼證到所在同級技術監督部門辦理法人證書變更。
壹是壹般納稅人資格
1,識別標準
(1)年應稅銷售額超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增值稅納稅人,應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壹般納稅人資格。
(二)年應稅銷售額未超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新開業納稅人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小規模納稅人資格。必須具備以下條件: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能夠按照國家統壹的會計制度設置會計賬簿,根據合法有效的憑證進行會計核算,提供準確的稅務信息。
2、不認可
下列納稅人不申請壹般納稅人資格:
(1)個體工商戶以外的個人
(2)選擇按小規模納稅人納稅的非企業單位。
(3)選擇按小規模納稅人納稅且不經常有應稅行為的企業。
(四)非企業單位
(五)銷售免稅商品的企業
二、壹般納稅人和法人的區別?
1.法人對應的是自然人。法律上的社會組織人格化是法律意義上的“人”,而不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它依法產生和消亡。在我國,法人的設立方式主要有兩種:壹是依據法律法規或行政審批設立。比如事業單位和法人,壹般是法律法規或者行政審批設立的。第二,是經過審批登記成立的。如工商企業、公司等。,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登記,成為企業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分支機構等。不具備法人資格。
2.壹般納稅人是指年增值稅銷售額超過財政部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企業和企業單位。它是針對增值稅納稅人的,對應的是小規模納稅人。審批單位是主管國家稅務機關。
3.壹般納稅人不壹定是法人,比如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現在有很多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企業是普通納稅人,但不是法人(判斷是否是法人,可以看他們的組織機構代碼證。如果是企業,但不是法人,則標註為“企業非法人”。);同樣,法人也不壹定是普通納稅人,例子很多,比如機構法人;企業法人;企業法人,但卻是小規模納稅人;非增值稅納稅人的企業法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016條* * *自然人決定或者變更姓名,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決定、變更、轉讓姓名的,應當依法向有關機關辦理登記手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民事主體變更姓名的,變更前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其具有法律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