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企業可以匿名舉報偷稅漏稅嗎?

企業可以匿名舉報偷稅漏稅嗎?

企業可以匿名舉報逃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舉報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接到舉報的機關和負責調查處理的機關應當為舉報人保密。稅務機關應當按照規定對舉報人給予獎勵。

稅務局發現逃稅主要有三種手段:

首先是舉報。比如消費者舉報的時候不開發票,還有離職的財務報告(比例很大),競爭對手的舉報等等。大家都知道,不用多說。這主要是針對中小企業的。

二是檢查上下遊企業時發現問題。比如企業發現虛開發票,接受虛開抵扣肯定有問題,無非是主觀故意和不知情的區別。不知道的話,可能會故意坐牢;還有,查關聯公司的時候,很有可能整個集團都有偷稅漏稅的計劃,所以是壹站式。

第三種是稅務局目前最常用的,系統比對。我們國稅局有風險識別系統,會根據各種報表的信息(增值稅、所得稅、會計報表等)自動分析疑點。)的企業。比如,壹個工業企業常年耗費大量水電卻壹直虧損,這是壹種不正常的現象(因為虧損的工廠通常要減產甚至停工),這會提醒我們稅務局要查壹查;另外,以後發票系統完全完善後,每壹張專用發票都要經過系統,查起來會方便很多。比如企業買了很多不用於生產經營的東西,比如煙酒,系統會懷疑是企業增值稅和所得稅多扣了進項還是多扣了費用。這個系統非常復雜,涉及到上百個風險點的設計。在國際稅收領域,有更多的風險提示。系統可以查出關聯交易定價,轉讓率的變化,商標價格,是否符合同期數據的資質,是否利用避稅天堂開空殼公司避稅。

值得壹提的是,系統比對主要約束大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因為大企業的結付匯和同期數據都是借助事務所發布的,所以數據相對更真實,系統分析有意義。肯定有人會問,如果原始數據不真實,稅務局的系統會查不出來嗎?壹般情況下,壹個企業很難做到全面造假。比如某企業聲稱,壹年虧損幾億,不交稅就倒閉。因此,從公用事業可以推斷,它們每年都在擴大再生產。這是壹個矛盾點。但是,確實有壹些企業能夠巧妙地找出賬面數據的大把柄。這時候就要考驗稅務局工作人員的技能了。

關於偷稅漏稅的查處,早期的方法是入駐企業,然後像事務所壹樣逐筆查賬。比如進出倉庫必須有“入庫/出庫單”,單據不全就有加稅的風險。那時候沒有現在這麽多企業,涉稅風險也比現在簡單。其中大多數是隱瞞收入、虛增費用、假發票等。妳總能在這些方向找到它們。那時候企業少,每個管理員只關心幾十戶。他非常熟悉自己企業的問題,相對容易管理。

  • 上一篇:煙臺南山學院排名
  • 下一篇:銀行給農民工開工資保證金,企業需要交保證金。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