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企業的影響:
壹是出口企業。
封閉期間上海的貨運基本停擺,工廠的海外訂單無法及時交付,這不僅對上海本地企業有影響,更是大範圍地影響到從上海海關進出的所有企業。除了出口企業,還有壹類也不可忽視,那就是產品依賴進口零部件,也無法按時到貨。
二是電商企業。
壹直認為國內的電商有點過於泛濫,充斥著非理性的、違反經濟規律的特征。
解封後各小區禁止快遞、外賣進出,快遞人員來不及將物品分揀到貨架上,造成快件在路邊大量堆積。公司同事叫了壹份咖啡外賣,外賣員放在樓下貨架後居然還丟失了,調出物業的監控後,發現被壹個路過的人隨手拉走了。在快遞的傳遞和保管上,物業從來都是在回避責任。
三是餐飲企業。
餐飲就不多說了,受疫情的沖擊範圍廣、時間久,從2020年至今未有根本扭轉。有些餐飲品牌在這期間嘗試過逆勢擴張,結果自然是鎩羽而歸。疫情對餐飲行業的影響,不只是階段影響,而是傷了“元氣”。
大致有兩方面的壓力:
轉型壓力。很多行業的市場發生了變化,甚至是不可逆轉的變化,使得企業很難再以以往的方式繼續經營,要想生存必須要轉型,相當於重新再來壹次創業,難度之大可想而知。而經營者與創業之初相比已經有了很大變化,想要重新從零開始談何容易,很多人未必能重拾當年的激情。
內部壓力。相比經營者,員工的抗壓能力更弱,他們的負面情緒會影響到經營者。並不是所有員工都能站在企業的角度進行思考,並不是都能體諒經營者的難處,這種視角差異會被疫情放大,從而有可能嚴重影響經營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