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事故引發的思考(壹)
6月11日7時26分,江蘇蘇州某燃氣公司辦公樓食堂發生爆炸,導致壹棟約400平方米的辦公樓倒塌。
截至12中午12點記者發稿時,事故已造成11人死亡,9人受傷。
記者調查了解到,盡管現場救援及時、消息發布透明、善後處理得當,但仍難掩致命爆炸背後的種種安全隱患:本應在安全生產上“嚴防死守”的煤氣公司,居然在自家食堂發生煤氣泄漏爆炸,安全之憂耐人尋味。
端午節前突然爆炸
6月11日早上7點半左右,壹聲巨大的爆炸聲打亂了人們迎接端午節的腳步。記者趕到現場采訪發現,事發地點位於蘇州市虎丘區蘇州燃氣集團液化氣配送分公司橫山儲罐場生活區綜合辦公樓內。這是壹棟四百平米左右的三層樓房。壹樓是食堂,二樓是辦公室,三樓是辦公室、更衣室、會議室。
記者在現場看到,綜合辦公樓已經坍塌成壹片廢墟,到處是破碎的混凝土塊,到處散落著文件和辦公用品。現場彌漫著刺鼻的煤氣味,周邊部分建築玻璃被爆炸沖擊波擊中,大部分玻璃破碎。儲罐場的院子裏壹片狼藉,樹葉被大塊大塊地撞落在地,隔壁車庫的卷簾門被撞擊得嚴重變形。距離爆炸點約200米的遠發金屋商城被爆炸擊中,屋頂瓦片和多扇玻璃窗被震碎。瓷磚砸碎了商場的地磚、馬桶、浴缸等產品。
據蘇州市公安局相關人士透露,辦公樓倒塌,造成樓內20人被埋。據介紹,衡山儲罐區分為兩大區域,西區為儲罐區,東區南側分別為加氣站和檢測站,東區主體區域為綜合辦公樓。“幸運的是,爆炸發生在生活區,沒有影響到堆放煤氣罐的生產區,沒有影響居民供氣,沒有引發連環爆炸。而且因為恰逢端午假期,來上班的員工不多,也沒有造成更大範圍的傷害。”現場壹名救援人員說。
Rush rescue仍然以11死亡,9人受傷告終。
爆炸事故發生後,江蘇省和蘇州市有關部門立即投入救援。江蘇省委書記羅誌軍作出批示,要求全力搶救傷員,迅速查明事故原因。江蘇省省長李、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蔣宏坤趕赴現場指揮救援。
據宿州市消防支隊副支隊長張為民介紹,消防部門於當天7時30分左右接警,7時45分左右趕到現場,對燃氣管道進行封堵,對空氣進行稀釋。經調查分析,確定倒塌樓房東側為被埋人員集中區域,使用生命探測儀自東向西搜救被困人員。很快第壹批6名被埋者被擡出廢墟。經過10小時的奮戰,最後壹名被埋者於下午5點35分左右被找到,並迅速送往醫院。
爆炸事故反思3教學反思事故現場及周邊單位的工作人員和附近居民也自發協助救援。附近居民陸師傅距離事發地只有壹兩百米。他已經幫助擡出了四名傷員。“當妳看到有人被殺或受傷時,妳不能關心任何事情。救人要緊。”盧氏傅說。
據統計,本次救援* * *組織消防車19輛,消防官兵和公安民警520余人,調集挖掘機2臺、吊車2臺,出動“120”救護車8輛,確定蘇大二附院、蘇州市中醫院為救援醫院,組織醫護人員200余人搶救傷員。12早上八點半,記者再次來到蘇大二附院。兩名在現場的燃氣集團工作人員表示,“保證醫院用最好的藥,最好的醫生救治傷者。”
遺憾的是,被埋的20人中,11因傷勢過重,經搶救無效死亡,其余9人仍在救治中。其中4人入住ICU病房,現已脫離生命危險。
燃氣公司管不好燃氣:安全生產要警鐘長鳴。
救援仍在繼續,事故帶來的教訓值得深刻反思。
據蘇州安監局副局長葛偉介紹,儲罐區食堂有燃氣管道。經初步調查,確定事故是由這條燃氣管道泄漏引起的。
蘇州居民陳鵬說,煤氣公司本應是安全弦最緊的部門,但卻發生了煤氣泄漏,讓人特別沒有安全感。“如果氣體泄漏區域有明火;如果事故影響到儲存在生產區的氣罐;如果發生二次爆炸,引發更大的火災,後果將不堪設想……”
當然,就這次事故而言,這些“如果”都是不可能的,但意識到做好安全防範的重要性還是很迫切的。相關專家認為,燃氣公司的防範工作有待加強。壹是要經常檢查閥門裝置,防止閥門松動,這是泄漏事故的根本原因;二是加強值班人員的力量,保證應急處理的需要;三是嚴格考核安全工作責任制,實行獎懲分明的獎懲制度。四是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領導機制和應急預案,確保事件得到及時有效處置。
這壹事件也給江蘇全省敲響了沈重的警鐘。江蘇省省長李表示,將在全省範圍內迅速開展壹次全面、深入、細致、徹底的安全生產大檢查,把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壹線、落實到基層、落實到每個崗位、落實到每個幹部職工,堅決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再次發生。
爆炸事故反思之二
就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10天後,青島發生了壹起中石化輸油管線漏油引發的爆燃事件。至10月24日113時,已死亡52人,失蹤11人。我們在青島把這個事件叫做“11.22”。
青島“11.22”事件是近年來國內罕見的重大傷亡事件,也是央企重大安全事故中非常嚴重的壹起。雖然最終原因仍有待國務院調查組公布,但從公開媒體報道的事故中,我們可以拼湊出事件的大致情況:
165438+10月22日淩晨3時許,青島市黃島區中石化輸油管道破裂,造成原油泄漏;泄漏的油混入市政管網,部分油氣隨之揮發;早上10: 30左右,管道公司和黃島油庫清理油汙過程中發生爆燃,多處管道和市政管網發生爆炸。從現場照片來看,青島“11.22”事件造成的損失不亞於壹次大規模恐怖襲擊,管道爆炸給沿線居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管道漏油除了造成多人死傷,還流入了海洋,造成汙染。
對於此次事件,相信剛剛公布改革宏圖的中央不會輕易放過責任人。但溢油後的爆燃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事件暴露出的壹系列問題值得深刻反思和總結。
第壹,為什麽沒有向公眾公開信息超過七個小時,並采取疏散措施?從2日淩晨3點輸油管道破裂泄漏,到10: 30左右爆燃,在此期間,中石化和當地政府沒有任何通知或行動撤離或提醒群眾。據報道,當地民眾反映,早上8點多就聞到明顯的油味,但“沒有人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麽事,也不知道還這麽嚴重。”青島市政府副秘書長郭繼山沒有正面回應這個問題,只說爆燃後才知道漏油的真相。青島海事部門工作人員表示,中石化沒有在第壹時間向海事部門報告溢油事故。在輸油管道發生溢油事故近4個小時後,海事部門才接到青島港管理局和利東化工廠的溢油報告。
第二,輸油管道為什麽離居民區和主幹道這麽近?根據2021發布實施的《石油管道工程設計規範》,原油管道與城市居民區或獨立擁擠房屋的距離不應小於15m,管道中心與工廠的距離不應小於10m,管道中心與公路用地範圍邊界的距離不應小於5m。但從現場照片來看,部分爆炸管道穿過居民區,距離居民樓只有2、3米。壹些爆炸管道與主街道高度重合。此前中石化曾反映情況,稱當地輸油管道與市政管網發生嚴重沖突。這種高危布局是怎麽形成的?為什麽沒有遵守相關的國家安全法規?
高風險布局不僅僅是中石化的問題,也與近年來當地人口快速增加、無序發展有關。據報道,中國石化管道儲運分公司於2021年9月和2021年9月發布了《中國石化公司東黃(大院)線、東臨縣線隱患整治工程環境信息公告》,稱“原管道所在的郊區現已成為建築眾多、人口密集的繁華都市,部分管道已陸續被占用,導致無法搶通、維護管道,即使其中部分,這意味著兩年前發生事故的輸油管道充滿隱患,但兩年之內,風險問題並未得到改善。
第三,為什麽近年來央企頻頻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簡要回顧近年來我國重大安全生產事件,大型央企“不良記錄”比比皆是。據不完全統計,從2021到2021,中石油、中石化至少發生了6起重大事故,中石油大連公司居然連續發生了4起!顯然,在安全生產領域,重大安全生產事件不分任何企業所有制,國企表現極差,不比私企好。作為資金雄厚、壟斷經營的國企,按理說應該更願意投入安全生產,但為什麽不能從事故頻發中吸取教訓,改善管理?這不是簡單的管理失誤,而是國企制度。
第四,國企在安全事故上還能享受特殊標準嗎?青島“11.22”爆炸事件發生後,如何處理事件引起了人們的關註,也考驗了很多東西,比如三中全會布局的改革如何進行,未來國企改革如何進行。不得不提的是,在重大傷亡事故的處理上,國企和私企壹直都是雙重標準。凡是有人員傷亡的私企,總會在第壹時間被控制住——不管企業大小,情況嚴重的都會被判刑。國企總能享受到“超國民待遇”,哪怕責任驚人,那也是黨內處分的事,大不了被撤職。為此,網絡上有輿論呼籲:國企可以壟斷商業,但不能壟斷司法。
“11.22”爆炸案調查結束後,政策部門應該更深入地思考國企如何改革。過去安邦智庫團隊提出用同樣的資金改造國企,是現實約束下國企改革的解決方案。ANBOUND計劃的目的之壹是通過資金控制資本,使政府與直接參與市場的國企拉開距離,從政治上有效切割矛盾。只要能控制共同基金,就能在保持充足經濟資源的同時,減少壹些在市場層面擁有特殊權力的國有企業,從而增加壹些競爭相對公平、運作透明的市場主體。政府為了更大的社會滿意度和市場滿意度,犧牲國企利益集團的利益是值得的。
最終分析結論:
中石化“11.22”的大爆炸,在三中全會後敲響了壹記重錘。在反思問題和教訓的同時,更應該思考未來國企改革如何進行。
爆炸事故反思之三
今年3月,江西萍鄉上栗縣“3 11”爆炸事故,造成33人死亡,12人受傷。朱镕基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指示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但近期萍鄉市“6.3”事故又造成6人死亡,“8.4”事故造成27人死亡,1人失蹤,26人受傷。
黨和國家多次提出安全生產,江西省也采取了很多預防措施。萍鄉上栗縣為何仍頻發安全事故?
凡事皆有“因”。原因在哪裏?
萍鄉市、上栗縣“八·四”事故最普遍的解釋是:凡事皆有“因”。
上栗縣縣長王:“8.4”事故與“3.11”事故有本質區別,這次爆炸是有原因的。上栗的老板黃樂祥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內蒙古做煙花生意。他壹路運好藥,相當於拉了壹個煙花流動作坊。如果按照規定不允許運出去,如果中途有人買藥,如果不在縣城停放...只要有壹個“如果”,事故就不會發生在上栗縣。
上栗縣縣委書記黃國俊:“8.4”事故再次暴露了人們的安全意識仍然不強。“3 11”事故發生後,我們壹再強調安全生產,但人們的認識仍有很大差距。店主把藥停在縣城的時候,有人提出不能放。但是沒人舉報!如果接到舉報,執法人員會在幾分鐘內趕到現場,壹切就好辦了。
萍鄉市委書記劉南芳:“3·11”事故發生後,我們高度關註全市煙花爆竹生產安全工作,但相關工作仍未能跟上。“八·四”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缺乏遠見。全國各地都在下大力氣整頓煙花爆竹生產經營秩序。我們沒有想到,萍鄉市從事煙花生產經營的業主和員工,會把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帶回來。這說明我們對易燃易爆等危險品的安全監管還是有漏洞的。
據了解,上栗縣近年來發生了數十起鞭炮煙花爆炸事件,死傷數百人,但真正波及到外部的並不多。有的幹部甚至說“3.11”如果中央不直接幹預,就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關人士指出,事故造成這麽多人傷亡,但這裏的個別幹部反復強調三天三夜沒睡覺,強調實際工作有多難,對傷亡人員沒有任何愧疚和道歉。這至少說明個別幹部還不是真的關心群眾的生命財產,還想客觀地找原因,推卸責任!
江西省委書記舒惠國指出,萍鄉市上栗縣“8·4”重大事故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暴露出壹些地方安全工作存在漏洞和薄弱環節,也說明工作落實不夠,作風有待進壹步改進。
壹份三天的文件,為什麽沒有包含爆炸事故?
上栗縣人多地少,比較窮。大力發展煙花爆竹已成為該縣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這種狀況決定了上栗縣安全生產的任務更加艱巨,各級幹部的責任更加重大。
“3.11”事故發生後,上栗縣縣委、縣政府等部門下發安全生產文件46份,* * *召開安全生產會議16次。全縣開展了三次時間長、參與人數多的安全大檢查。五個月來,上栗縣每三天發文加強安全工作,每10天召開壹次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從形式上看,上栗縣對安全生產不重視,工作不緊不慢,但為什麽沒有取得滿意的效果?
王說,“3·11”事故發生後,全縣關停並轉了壹大批作坊。上栗縣制作煙花爆竹已有千年歷史。普通人種地賺不到錢,就找煙花爆竹賺錢。我們進行了壹次大檢查,壹次警告,兩次罰款,第三次強制拆除。但是,老百姓不理解,甚至圍攻我們。其實大部分錢都是業主賺的。當事故發生時,政府要做壹個“孝子”!
8月8日被正式宣布為萍鄉市代市長的王普生說,萍鄉市把清理整頓煙花爆竹作為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市縣層層檢查,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大檢查和清理整頓,不漏壹廠壹戶。全市共檢查煙花爆竹企業2871家,下發整改通知書2167份。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被問及萍鄉市有多少煙花爆竹企業,檢查比例是多少,如何監管時,萍鄉市和上栗縣的七八位領導無壹人能說出來。
“8·4”事故發生後,江西省省長舒生友進行了深刻反思。他指出,在安全檢查工作中,存在著嚴重的走過場和搞形式主義的現象。從全國各地的舉報材料來看,都是說怎麽深入,進行了壹次地毯式的檢查等等。既然如此,為什麽還是有很多死胡同?這說明工作是走過場,敷衍了事。這是官僚主義嚴重的表現。以其令人瞠目結舌,讓人暴露無遺,壹層欺騙,壹層恐嚇,釀成大禍。
事實上,黨中央、國務院、中央各部門和江西省都出臺了壹系列關於安全生產的文件。萍鄉市和上栗縣也轉發了這些文件,但是執行起來差距很大。從縣政府現有的法律法規和管理措施來看,上栗縣的幾起事故,只要真正落實,完全可以避免。但由於檢查走馬觀花,往往說在嘴裏,寫在紙上,停留在會議上,以會議應對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安全生產檢查在落實這壹關鍵環節上形成了“斷層”和“真空”。
“3 11”的責任人處理了,為什麽沒有起到警示作用?
對爆炸事故的反思3對爆炸事故的反思3目前,我國重大事故的責任認定壹般由地方決定。據了解,在“3 11”事故中,上栗縣有28名黨政幹部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萍鄉市、上栗縣少數領導幹部並沒有真正從“3.11”爆炸事故中清醒過來。有幹部曾說,如果不是新聞媒體的曝光和中央、省市各級領導對爆炸事故的特別重視,“3 11”事故充其量是業主自己“私了”,政府沒必要這麽重視。對於主管部門領導失職的責任,有關部門要麽記過,要麽撤銷行政職務但保留黨內職務,有的甚至調職提拔。即便如此,壹些幹部仍然認為待遇過高挫傷了幹部的積極性,影響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萍鄉市委書記劉南方表示,在處理“3.11”事故中,不存在責任過重的問題。本質上,這種處理是比較輕的。妳在這個位置上,妳要承擔這個責任。以前對安全的理解沒有達到這個高度,現在更進了壹步。
這裏的人們註意到,6月份官方公布了“3 11”事故的處理情況。記者4月份詢問萍鄉市紀委壹位領導時,該領導支支吾吾,拒絕正面回答。事實上,此時已有近30名幹部受到處分。
國家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處理幹部不是目的,而是壹種警示手段。但是,各級幹部必須在自己的崗位上承擔自己的責任,沒有任何理由推卸責任。如果被處理的幹部口頭上不滿意,就會產生抵觸情緒,影響警示的效果。有跡象表明,萍鄉市和上栗縣的壹些領導幹部處理事故的決心不夠,仍然存在僥幸心理。甚至有人認為,沒有功勞還有苦勞,不看現在,還要看過去。
遺憾的是,萍鄉市部分幹部對安全生產存在畏難情緒。有人說工資壹個月才幾百塊,這個官不用幹了,甚至提出調到別處。有人說,萍鄉是煙花爆竹的傳統產地。在這裏當官就像是腰帶上帶著火藥桶,坐在火山口上,隨時都會出事。這不是個人主觀意誌可以轉移的,請理解。
對此,江西省省長舒生友壹針見血地指出,事故發生時,沒有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依法依紀處理責任人,特別是對各級領導從寬處理,強調客觀原因,護短求情,怕得罪人。這表面上看起來是關心幹部,實際上是傷害幹部,是對人民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的不負責任!
關於爆炸事故教學的思考:
★爆炸事故引發的思考
★教師教學反思的體會
★帶反思的大班安全教案。
★九年級化學教師個人教學反思範文
★初三化學教學反思範文。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範文
★音樂教師的教學反思
★思維品質教學反思範文全集
★對初中物理熱機教學的思考
★對初中思想政治教師教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