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如何識別、評估和控制煤礦安全風險?

如何識別、評估和控制煤礦安全風險?

1國內外安全管理體系研究現狀現代安全管理的發展過程可以分為經驗管理、制度管理和預控管理三個階段。預控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最後階段,也是最高階段。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風險管理的技術,采取技術和管理的綜合措施來管理潛在的危害以控制事故,從而達到“壹切事故都可以避免”和“壹切風險都可以控制”的風險管理目標。目前國際上有很多成熟的風險預控安全管理方法,如從南非國家職業安全協會(NOSA)的安全管理體系發展而來的管理方法,南非安瑞康國際風險管理咨詢有限公司(IRCA)的風險管理方法,從美國全面管理體系發展而來的安全管理方法以及國際通行的職業健康安全(OSHMS)管理體系。這些風險預控管理方法都采用基於風險的預控管理方法,各有利弊。我國煤礦長期以來也積累了壹些管理經驗和好的做法,如安全質量標準化、安全系統評價、安全管理五要素等。近年來,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與國際接軌,我國許多煤礦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安全管理方法,極大地促進了煤礦企業安全管理的整體水平。但是,要從根本上改善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現狀,實現煤礦生產本質安全化,就必須結合我國國情,分析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現狀,運用現代安全管理方法,充分吸收國內外各種管理體系的優點,整合創新出壹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2煤礦本質安全管理的內容、特點和意義2.1煤礦本質安全管理的意義長期以來,煤礦被認為是高危行業,事故是必然的,但事故是偶然的。這種觀念不僅存在於煤礦行業以外的人的頭腦中,也存在於壹些煤礦從業人員的頭腦中,這對煤礦的安全生產極為不利。通過建立和推廣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對改善煤礦傳統觀念,提高煤礦員工的安全追求具有重要意義。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是基於對煤炭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的深入分析和科學判斷,是科學發展觀在安全生產和煤礦安全領域的具體應用,也是煤炭行業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它既積極又實用。建立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是工業化進程中把握安全生產規律、推進安全生產“五要素”落實的重要壹步。本質安全管理的核心內容是本質安全人員、本質安全機械設備、本質安全環境和配套實施保障措施,是落實安全生產“五要素”的體現。推廣本質安全管理體系是為了促進安全生產“五要素”的具體落實。建立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是保證煤炭企業持續強大競爭力的必要措施。煤炭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實現本質安全。從經濟上講,安全狀況直接決定了煤礦企業的生死。煤礦企業無論經營規模還是經濟效益,都經不起事故的折磨。只有減少甚至杜絕事故,才能創造寬松的安全環境,才能更好地保證企業的健康穩定。2.2煤礦本質安全管理的內容和特點2.2.1煤礦本質安全管理的內容以危險源辨識管理和事故分析為基礎,註重人、機、環境系統的協調,從本質安全人員、本質安全環境和安全管理四個方面消除影響煤礦安全生產的各種因素。整個實施過程以安全信息和管理系統為基礎。它與傳統安全管理的根本區別在於:它不是依靠經驗和個人的主觀判斷,而是通過綜合分析評價,根據礦山各種事故的發生規律進行主動管理,即變被動的事故分析和事故處理為主動的事故預測和安全評價;防患於未然。煤礦本質安全管理是主動的先進管理,其本質是本質安全。煤礦本質安全管理是壹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主要由以下要素組成:煤礦安全生產風險分析體系,是本質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本質安全人員、本質安全機械設備、本質安全環境和配套實施保障措施是本質安全管理的核心內容;具有故障診斷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統是本質安全管理系統的支撐平臺。2.2.2煤礦本質安全管理的基本特征從全局出發,實現人、機、環境、系統的協調統壹,實施系統化安全管理;以風險管理為主導,對系統進行預安全分析和評估,是壹種具有前瞻性的主動管理,是全體員工的積極參與和自覺實施,是系統的自我檢測和改進。3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建設中應註意的幾點3.1加強煤礦本質安全理論研究。“本質安全”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是壹種全新的煤礦安全管理理念,屬於安全管理的高層次文化範疇。目前,我國對煤礦本質安全理論的研究相對較少,煤礦本質安全管理的內涵尚不明確,煤礦本質安全管理的標準尚未形成。因此,需要進壹步加強我國煤礦本質安全理論的研究,積極借鑒國外礦山的先進管理經驗和其他行業的成熟管理體系,如南非的NOSA和石化行業的健康安全環保(HSE)體系,結合我國煤炭行業多年積累的壹些好的方法,研究適合我國煤礦實施的本質安全管理體系,並建立相應的考核標準和內容。3.2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實施的本質基礎本質安全不僅僅是指使用本質安全的設備,更重要的是將系統中人、機、環境的安全提升到本質安全的高度,保證人、機、工作環境的質量最佳匹配,同時培養科學的安全文化,進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強調人的安全文化素質是本質安全的基礎,在實施本質安全的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本質安全是壹種新的安全文化理念,是對原有安全文化理念的升華。只有科學技術發展到壹定高度,才能實現系統的本質安全,只有經濟技術發展到壹定規模和高度,才有條件和必要實現系統的本質安全。目前我國各類煤礦水平參差不齊,既有像兗礦、神華集團這樣的現代化礦業集團公司,也有開采技術相對原始落後的鄉鎮地方煤礦。因此,本質安全管理體系的實施需要循序漸進。壹是以技術和管理綜合水平高的現代化礦山為試點,進行初步探索。實施本質安全管理體系的礦井,在安全理念、安全機制、安全責任、科技水平等方面應達到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安全理念是企業創造本質安全的先導,是安全工作的指導思想。先進、科學的管理理念會起到正確的輿論引導作用,激發和激勵員工積極向上;消極過時的管理理念會誤導或挫傷員工的積極性。本質安全管理體系的實施對企業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須樹立新的安全理念。安全機制是創造本質安全的保證。為了實現安全生產,搞好現場安全管理,必須建立壹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落實安全責任是創造本質安全的關鍵。在制定了科學的管理法,形成了完善的機制之後,更重要的是管理和機制的落實。要真正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管理和機制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必須把重點放在責任核心的落實上來,嚴格落實,確保安全。本質安全管理體系要求煤礦各級管理者牢固樹立“管理到位”的思想,努力構建以“嚴格執行”為核心的行為保障體系。科技進步是創造本質安全的基礎。通過科學技術的發展,實現煤礦設備和工作環境的人員防護本質安全化。3.3實施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的外部保障條件實施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還需要以下外部條件:壹是建立配套的煤礦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體系,明確和完善國家和地方政府安全監管監察職責和權限,嚴格落實責任,加大問責力度,對煤礦實施有效監督管理,促進煤礦企業實現本質安全管理。二是要研究適應煤礦本質安全管理的監管監察方式方法,創新安全監察手段,提高監察執法權威性,實現煤礦安全監察由事後治理向事前預防轉變。第三,完善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修訂不符合實現煤礦本質安全生產要求的法律法規,為煤礦如何實現本質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據,使煤礦安全監管監察機構有法可依,提升現有技術標準的法律地位,強化技術標準的權威性。第四,制定本質安全管理的相關政策,完善相應的支持和保障體系,通過政策治本和加強管理,實現煤礦企業的本質安全管理。
  • 上一篇:北京:中高風險地區國有房屋減免6個月租金
  • 下一篇:如何寫簡短的招聘信息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