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為什麽這些行業會逆勢增長?半年報揭示經濟新變化

為什麽這些行業會逆勢增長?半年報揭示經濟新變化

近日,密集發布的a股半年報告壹段落。被視為新經濟和科技企業“聚集地”的創業板、科技創新板上半年“跑贏”滬深主板,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集成電路、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行業增速遠超傳統優勢行業。

那麽,在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負增長的背景下,為什麽新經濟和高新技術行業實現了逆勢增長?

新經濟和高科技產業逆勢增長

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整體業績較壹季度有所改善,但盈利能力仍未得到有效恢復。同時,科技創新板和創業板表現亮眼,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實現42.29%和65,438+03.97%的快速增長。

在科技創新板上市公司中,生物醫藥和集成電路行業表現尤為突出。上交所數據顯示,科技創新板生物醫藥行業上半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34.61%和2757.65%。集成電路行業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增長22.44%和97.11%。新壹代信息技術產業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4.96%和39.05%。即使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新材料、節能環保等行業,整體業績也有小幅增長。

創業板上市公司中,生物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業績大幅增長。深交所數據顯示,上半年,創業板生物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凈利潤分別增長42.88%和18.34%,遠超其他行業。雖然受疫情影響,新材料行業和數字創意行業上半年凈利潤出現下滑,但得益於消費需求的回暖,二季度分別同比增長93.05438+0%和64.20%。

可見,具有新經濟和高科技特征的產業,其特點是韌性強,潛力足。在國內外疫情和復雜經濟環境的挑戰下,憑借獨特的競爭優勢,率先實現了需求的快速恢復和凈利潤的快速增長。

從科技創新板公司來看,存貨周轉率甚至比去年有所提高,說明存貨消化得比較好。這也反映出科創板的產品符合市場需求,具有市場潛力和競爭力,與部分傳統行業需求疲軟、復蘇緩慢的現狀形成鮮明對比。

R&D投資繼續增加,疫情催生了新的需求。

總的來說,新經濟和高科技產業表現突出的原因是R&D投資的持續增加和疫情產生的新需求。

從科技創新板和創業板來看,壹個顯著的特點是企業的R&D投資大幅增加。增加在R&D的投資,反過來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帶來更高的收入,成為支撐相關行業企業業績快速增長的原因。

上半年,創業板公司研發費用合計近350億元,同比增長7.01%。科技創新板公司在R&D投資6543.8+02.9億元;R&D投資與營業收入的平均比率為65,438+08.53%,比去年提高了6個百分點。

從具體公司來看,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研發支出高達654.38+0.298億元,邁瑞醫療、蘭斯科技、欣旺達、深證新、匯川科技研發支出也達到5億元以上。

這些繼續加大在R&D投資的企業大多也取得了良好的業績回報。以“上半年超額完成經營目標”的蘭斯科技為例。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543.8+055.68億元,同比增長37.0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12億元,同比增長1322.42%。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環境,我國部分高端制造企業有較強的補位能力。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海外多個國家出現呼吸機短缺,全球呼吸機需求激增。“我們從初二開始就壹直在加班加點,源源不斷地為抗擊疫情提供呼吸機、監護儀等產品。”深圳邁瑞生物醫藥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希庭說。

在生物醫藥領域,隨著國內疫苗產能投資和高標準實驗室投資需求的增加,生物醫藥的業務板塊明顯增加。受益於疫情防控和醫療需求增加,檢測試劑公司盛翔生物、石碩生物、東方生物利潤增速較高,均超過9倍。

國內替代過程加速資本市場改革並有助於

高技術制造業部分上市公司凈利潤快速增長的壹個重要因素是國內替代,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就屬於這壹類。中國證券金融研究所公司金融部副研究員孫毅表示:“上半年,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受益於稅收、資本等多維度的國內替代政策,凈利潤同比增長80%。”

在新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快速增長的背後,資本市場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去年以來,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全面提速。科技創新板、創業板相繼試點註冊制,不斷完善其他基礎性制度改革,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以再融資新規為例,2020年2月,證監會優化完善再融資新規,6月,創業板再融資機制進壹步優化。上半年,深市上市公司資本運作熱情明顯上升。* * * 375家公司披露再融資預案,總金額超4800億元,其中創業板210家,總金額近2300億元。

“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的發展壯大,需要資本市場提供持續的催化劑和養分。”國泰君安董事長何清說。

近年來,在我國創新驅動戰略的推動下,宏觀政策、產業政策和地方政策為新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在政策和市場的推動下,專家預測,新經濟和高科技產業有望在下半年繼續快速增長,為中國創新驅動的內涵式增長增添動力。

  • 上一篇:漳州人才網的企業文化
  • 下一篇:政法幹警政審需要哪些材料?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