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企業壹般指員工2000人以下,或銷售額3億元以下,或總資產4億元以下的企業。其中,建築業從業人員不足3000人,或者銷售額不足3億元,或者總資產不足4億元。零售業從業人員不足500人或銷售額不足1.5億元。批發業中小企業從業人員不足200人或銷售額不足3億元。交通運輸行業從業人員不足3000人或銷售額不足3億元。郵政行業中小企業從業人員少於1000人或銷售額少於3億元。住宿餐飲業從業人員少於800人或銷售額少於1.5億元。
二、中型企業的特點
1,業務和規模發展了,但人員素質和內部管理沒跟上,導致管理混亂;
2.家族管理與人才戰略的矛盾;
3.財務管理、財務人員素質、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市場拓展都是困擾中型企業做大做強的瓶頸。可以說,不解決這些問題,中型企業就無法完成質的飛躍,而可能因為壹個突出的問題而“重頭再來”;
4.創業期中高層管理者意識的突破是企業發展的桎梏。
三、中型企業的財務管理如何?
1.沒有獨立的審計部門和審計人員:大部分中型企業資金實力健全——有完備的財務總監、財務經理、總會計師、會計和出納會計,但很少有企業設置了獨立的審計部門和審計人員。
2.沒有財務經理——有些企業因為資金或缺乏合適的人選,沒有財務經理。
3、授權經營但沒有客觀的業績評價依據和依據——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情況下,投資者往往會設定評價指標對其進行授權、評價和激勵,以達到責權利相結合,這是授權經營的核心部分,但往往因為缺乏客觀的評價依據和依據,兩個公司都不滿意,產生內耗,甚至分崩離析。
4、內控不健全,導致管理混亂——企業大了,人多了,就應該通過內控制度規範內部管理,小企業管人的方式管不了,導致壹管就死,壹管就亂。
以上是為您整理的最新法律知識。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在現行的統計體系中,職工人數是用年末職工人數代替的。可見,多了解壹些法律知識,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