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映了三種季節、氣候現象和氣候變化,下面詳細介紹。
立春: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達到315時,為立春。立春曾經是中國古代的壹個重要節日。在中國古代,每個朝代都舉行儀式迎接春節,立春前後的民間活動包括"春嬰"、"春鞭"、"春卷"、"春打"、"春酒"、"春牛"。
雨水:每年2月19左右,太陽經度達到330度為雨水。雨中,出嫁的女兒們帶著禮物去看望父母。生孩子的女人要帶鍋碗瓢盆、肉椅等禮物,感謝父母的恩情。對於懷孕時間不長的女性,她們的母親會縫制壹條紅色的褲子讓她們穿到貼身的地方。據說這樣可以讓他們盡快懷孕生子。
蟄: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蟄。平地上壹聲春雷,就把所有冬眠的蛇、蟲、鼠、蟻都吵醒了。在驚蟄的日子,人們會在家裏的四個角落用熏香和艾草來驅趕蛇、蟲、老鼠和黴菌。還有祭祀白虎,打小人的習俗。最常見的習俗是吃生梨。據說在季節性時間吃它們可以治愈所有的疾病。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春分是太陽在黃經線上達到0°的時候。有在春分吃春菜的習俗。春分當天采集的春菜,壹般在家裏和魚片壹起熬制,稱為“春湯”。還有送“春牛”的習俗。春牛圖是把農歷新年的節氣印在紅紙上或黃紙上,也印上農夫的耕田圖案。
清明:每年陽歷4月5日太陽達到15時定義為清明。清明節、楚、禹、九三節也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祭祖的四大節日。清明節的習俗豐富而有趣。除了講究禁火、吃冷食、掃墓,還有徒步、蕩秋千、打蹴鞠、打馬球、插柳等壹系列習俗和體育活動。
谷雨: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度時,為谷雨。在谷雨的這壹天,年輕女性會去村裏走親戚或去野外散步,這意味著自然和身體健康的融合。
長夏: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陽經度達到45°時,為長夏。夏天人們喝冷飲消暑,江南水鄉有煮嫩蠶豆的習俗。有些地方還有夏天品嘗新鮮事物等習俗活動。
小滿:每年5月20日至22日,太陽到達黃經60度時稱為小滿。小滿是江南早稻追肥,中稻插秧的季節。如果田裏沒有灌滿水,會導致田埂開裂,無法插秧,影響農作物的收成。
穗種:是每年6月6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75度時的穗種。意味著大麥、小麥等帶芒作物的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迫切。人們經常在穗籽日舉行祭祀花神的儀式,將花神送回原處,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希望來年再相見。
夏季至日:每年6月21或22日,太陽到達黃經90度時,為夏季至日。至日人講究在夏季的這壹天吃面,但在浙江紹興,夏季的至日是祭祀祖先的節日,俗稱“制作夏季的至日”。除了常規的供品,還增加了壹盤蛋糕。廣州粵語區和廣西欽州、玉林等地區的人們喜歡在夏季的至日吃狗肉和荔枝。
微暑: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陽達到105時為微暑。酷暑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人們在勞作時,將荷葉、土茯苓、扁豆、薏苡仁、豬苓、澤瀉、木棉等材料煮成暑湯或粥,或甜或鹹,非常適合這個節氣。
大暑:每年7月22日至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時,為大暑。“夏船”活動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屆時,50多名漁民將輪流擡著“夏船”上街,鼓聲兩旁的街道上擠滿了祈福的人群。“夏船”最後被運到碼頭,進行壹系列的祈福儀式。
立秋:每年8月7日至9日期間(農歷七月初壹左右),太陽從北回歸線南返時,到達經度135,為立秋。農村有“秋收互助”的習俗。在初秋的這壹天,人們還會用掛秤稱體重,並與長夏的體重相比較,這在民間也很流行,俗稱鐵球饅頭。在初秋,我們吃各種各樣的肉,比如燉肉、烤肉和紅燒肉。
酷暑:每年8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150經度時為酷暑。夏季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迎秋有關。會有慶祝中原的民間活動──在古代,從七月初開始有打開鬼門關的儀式,直到月底鬼門關。
白露:每年9月7日至9日,太陽到達經度165度時為白露。以前“白露茶”很受歡迎,有壹種獨特的清甜清香。資興興寧、三都、遼江壹直有釀酒習俗。每年到了白露節,家家都會釀酒,接待客人時都會喝“土酒”。
秋分:每年9月22日或23日,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直射地球赤道。秋分節氣已經真正進入秋季,中國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晚上的月亮是為了祭拜月神。中秋祭月儀式是壹種古老的儀式,表達了人們祈求月神保佑人間的美好願望。
寒露: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陽達到195時為寒露。寒露時節,人們有初九賞菊爬山的習俗。
初霜:每年10月23日或24日10,太陽達到210度時,為初霜。在壹些地方,人們在第壹個霜凍季節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既能禦寒保暖,又能補益筋骨。這是很好的初霜食品。
立冬:每年165438+10月7-8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225度時開始立冬。在民間有祭祖、飲宴、預測年關等習俗,用最好的時令產品祭祖。還有冬天遊泳的好習俗。在中國北方,北京和天津的人們喜歡在初冬吃餃子,而在中國南方,人們在初冬喜歡吃壹些雞肉、鴨肉和魚。
小雪:每年165438+10月22日或23日,太陽到達黃經240度時,為小雪節氣。民間有“冬蠟藏風,存之禦寒”的習俗。小雪過後是加工熏肉的好時候。小雪節後,壹些農民開始制作香腸和臘肉,並在春節期間享受食物。南方壹些地方也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
大雪:每年65438+的2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時為大雪。節氣壹到,家家戶戶都忙著腌制臘肉。固化後,掛在朝陽的屋檐下晾幹,迎接新年。
冬季至日:每年陽歷(65438+2月,21至23),當太陽到達黃經270度時,冬季至日是祭天祭祖的日子。在中國北方,人們習慣在這壹天吃餃子,在中國南方吃餃子和南瓜。內蒙古流傳著壹句諺語:“冬天的至日不吃肉,凍掉腳趾”,可見冬天的至日壹定要吃肉。
小寒:每年65438+10月5-6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285度時,為小寒。壹般要煮飯,配短黃菜和臘肉片,香腸片或者鹹鴨丁,再剁點姜粒和糯米壹起煮,很香很好吃。按照廣州的傳統,韓笑早上吃糯米飯。
大寒:每年太陽到達黃經300度時,65438+10月20日或21日進入大寒節氣。這壹天,人們用五谷雜糧、花生、栗子、紅棗、蓮子熬壹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是人們過年不可缺少的主食。從大寒到立春期間,有許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日。比如豐盛的食物、祭祀用的爐子和年夜飯。
二十四節氣不僅是歷代政府頒布的時間準則,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預測寒、暖、雪、雨天的指南針。二十四節氣準確反映季節變化,用於指導農業活動,影響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二十四節氣科學地揭示了天文氣象變化的規律。
二十四節氣將天文、農業、物候、民俗完美結合,衍生出大量與之相關的季節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漫長的農耕社會中,二十四節氣對農業活動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壹些重要的節氣如立春、冬季至日和清明也有有趣的民俗,如“咬春”和“徒步旅行”。
二十四節氣對我們的生活和文化仍然有實用價值。比如從現在非常流行的中醫養生法來看,秋天從立秋節氣開始,接近大暑,濕熱;秋季在初霜結束,接近初冬,氣候幹燥寒冷。
初秋和深秋雖然在同壹個季節,但氣候完全相反,醫生遇到的季節性疾病和中醫需要預防的疾病完全不同。所以,單純的遵循四季是不夠的,還要遵循節氣。
有專家認為,雖然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二十四節氣對農事的指導作用逐漸減弱。
但它在當代中國人的生活中仍然具有多種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鮮明地體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凸顯了中國人對宇宙和自然認知的獨特性和實踐活動的豐富性。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二十四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