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加強宣傳重引導
走訪兩新組織過程中,我們要加強宣傳發展黨員工作同加強非公企業黨組織建設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而黨務幹部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非公企業發展黨員工作能否有效開展。因此,我們建議非公企業,要兼顧企業發展和幹部成長,把政治素質好、組織能力強、懂經營企業、文化水平較高、作為入黨積極分子進行重點培養,使之成為企業發展的骨幹力量,從而推動企業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也推動非公企業經濟發展。
二、力求創新有突破
通過實際工作,摸索加強兩新組織發展黨員工作的新思路,我認為主要依靠"四多"(多調查、多溝通、多宣傳、多服務)來加強兩新組織中發展黨員。多和企業法人就黨員在兩新組織中的地位、作用、責任進行了初步探討和研究,要讓兩新組織法人代表及黨員充分認識新時期黨的主要任務、工作思路,我們要多走下去與新經濟組織多溝通、多宣傳,讓他們了解到在兩新組織發展黨員不是在企業內拉幫結派、另立山頭,而是發揮黨組織在企業中的先鋒模範作用和戰鬥堡壘作用,使黨員成為企業生產經營的骨幹力量,為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要讓非公企業法人充分認識到,兩新組織是我們社會主義經濟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他們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必要補充。同時,在工作中我們要變"坐等上門"為"主動上門",及時了解和跟蹤掌握非公企業黨員的思想動態,幫助員工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積極開展"幫扶工程",可開展社區黨員與非公企業積極分子結對子,通過"面對面"、"壹對壹"幫扶,溝通思想,逐步引導。同時,註意在生產和經營壹線發現和培養人才,積極物色壹些思想品德好、文化程度高、業務精、能力強的優秀員工作為黨的發展苗子。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談心的方式,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情況,加強對他們的教育培養,向他們宣傳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知識,端正他們對黨的認識,引導他們申請入黨,逐步向黨組織靠攏。
三、規範教育強管理
針對非公企業入黨申請人、入黨積極分子身份復雜、分布面廣等特點,按照"實際、實在、實用"原則,圍繞提高素質、發展經濟、發揮作用的目標,開展教育活動,切實提高教育的實效性。壹是在教育形式上,註重集中培訓與個人自學相結合。經常到非公企業對入黨申請人、入黨積極分子進行集中培訓,開展企業講座和上黨課。征訂《黨的生活》等黨報黨刊,方便他們學習。二是在教育內容上,註重政治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雙管齊下"。在抓好政治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突出抓好市場營銷知識、法律法規知識等的學習培訓,並註意把入黨申請人、入黨積極分子選派到生產壹線進行壓擔鍛煉。三是在教育時間上,註重長期教育與短期培訓相結合。在堅持對思想教育常抓不懈的基礎上,根據非公企業特點,充分利用生產淡季和晚上時間,適當安排培訓,做到學習、生產兩不誤。
四、強化考察重實效
多數"兩新"組織都有人員難以集中、員工流動性大、外來務工人員多等特點,與之相對應,"兩新"組織的黨員發展工作也存在著培養教育難以組織、考察渠道不太順暢、考察工作難以進行等困難,對此,我們應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推動入黨積極分子考察培養工作:全力加強培養鍛煉。針對有些企業還沒建立黨組織的實際,社區黨委與企業聯手,重點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鍛煉:社區重點搞好對入黨積極分子的理論武裝和意識培養,通過黨建指導員進行黨課輔導,組織開展好以十七大報告、新《黨章》、科學發展觀等為主要內容的理論學習,並安排入黨積極分子參加社區文化活動、誌願者活動,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提高他們的政治理論水平和先鋒模範意識;企業則重點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素質培訓和實踐鍛煉,用優秀的企業文化激勵他們,用企業的長遠發展凝聚他們,結合員工的現實工作崗位,明確要求,督促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模範作用,為企業的發展不斷做出新貢獻。三是穩步推進考察工作。針對"兩新"組織員工多數為外地人員,每個人的工作經歷、生活背景不同,這給入黨積極分子考察工作增加了難度,為穩步推進入黨積極分子考察工作,社區黨組織可通過查閱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匯報,聽取企業工會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情況介紹,與原駐地、原單位建立電話聯系,以函調形式了解情況等四種渠道深化對入黨積極分子的考察,使對入黨積極分子的考察達到全面、深入、細致的效果,解決考察工作面臨的系列難題。總之,在"兩新"組織發展黨員是壹件新事物,雖然我們有些社區已進行了壹些有益的探索,並取得了壹定的經驗,但此項工作由於開展時間較短,相關的想法仍需經過實踐的檢驗。所以,在今後的"兩新"組織黨建工作中,我們還應不斷探索、完善培養考察措施,盡快建立起"兩新"組織發展黨員的有效機制,為新時期新階段的黨員發展工作闖出壹條較為成熟可行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