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建立養殖合作社的申請報告

建立養殖合作社的申請報告

建立養殖合作社的申請報告

第壹條:設立水產養殖合作社申請表

申請成立養魚合作社

張鳳華等農民申請成立養魚合作社

陳村村委會:

在村委會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我們深刻認識到,作為農民,要堅持“思想解放,改革創新”,不能落後。

市政府提出的“調整結構、優化質量、提高效益、突出特色”的號召,就是基於“壹村壹品”的發展思路!為進壹步踐行科學發展觀,響應市政府號召,促進我村水產養殖發展,現有幾位養殖戶正在申請成立農民水產養殖產業合作社!

幾個農民通過調研,決定充分利用我們村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水資源,通過對閑置的戈壁灘重新挖掘,成立農民種養業合作社。該項目包括三個階段:

在項目的第壹階段,我們將建立壹個魚塘來飼養四大魚類,鯉魚,帶魚,鰱魚和鯽魚。成魚年產量65438+10萬斤,產值40萬元!

二期建設可容納300頭豬的養豬場,年產值40萬元!

三期項目將建設年產值35萬元的肉鴨養殖場!

項目建成後,無環境汙染,廢物可循環利用(豬排出的排泄物可作為魚的食物,魚及其浮遊生物的排泄物可作為鴨子的最佳飼料),大大減少了資源浪費,降低了飼養成本。同時,隨著項目的進展,可以為周邊農民提供就業機會。

農民收入從而帶動我們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現在,經過慎重考慮和全面考察,已有8位農民申請註冊了農民種養業合作社,總投資220萬元。希望村委會能批準!

申請人:張風華2065438+2000年3月6日。

第二章:農民專業合作社項目申報

扶持對象:農民專業合作社

項目類別:養殖基地項目(畜牧業)

項目代碼:220182201

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國家財政補貼項目

吉林省20××年

長春榆樹市

目錄

壹、合作社的基本情況

(A)合作社的概況

榆樹市牧源養殖合作社成立於2006年2月,2006年2月在民政局登記註冊。合作社的註冊號位於玉樹市劉佳鎮光輝村。成立合作社是為了服務當地奶農,促進當地奶牛養殖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出資340萬元。2009年3月3日,合作社在工商局登記註冊,工商註冊號為220182NA0043X。合作社主要從事奶牛養殖、防疫、檢測、鮮奶收集和儲存,提供奶牛和鮮奶市場信息。合作社現占地5.5萬平方米的奶牛場,包括奶牛場房、倉庫、奶站、辦公室等16棟建築,共計9600平方米;有牧草種植基地93733平方米;合作社有57名社會工作者(農民)。圈裏有773頭牛。合作社有固定的辦公場所,* * *有5名董事會成員,下設防疫部、信息部、財務部。合作社還有壹個由3名監事組成的監事會。合作社每年定期召開社員代表大會,建立健全合作社章程和各項財務管理制度,按規定返還盈余。辦公條件能滿足經營需要。

法定代表人譚景誌,男,40歲,高中學歷。2001在玉樹率先開展奶牛養殖,2003年6月投資1.5萬元從澳大利亞引進優質荷斯坦奶牛78頭。幾年來,養殖了1200多頭純種荷斯坦奶牛,帶動了光輝村和鄰近幾個村的養殖戶。

近100名農民飼養奶牛。為加強奶牛和鮮奶統壹銷售和冷配的服務和協調,在眾多奶農的壹致要求下,他牽頭成立了榆樹市牧源養殖合作社,從奶牛譜系備案、飼料配方、冷配雜交、防疫處理、鮮奶檢測和購銷全過程為合作社服務,建立健全了合作社章程和財務、防疫處理、冷配雜交、鮮奶質量控制等壹系列規章制度。廣大社會工作者的壹致支持也使合作社成員的數量逐漸增加。合作社成員從2006年成立初期的34個增加到現在的57個。由於多年來的誠信經營和熱情服務,他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操作條件

1.主營業務發展

合作社的主要業務是奶牛養殖。目前庫存純種荷斯坦奶牛773頭,其中泌乳奶牛542頭,育成奶牛187頭,犢牛44頭。合作社有30個自動擠奶站,65,438+0個座位。該合作社是黑龍江省完達山乳業集團的奶源基地,其產品由該集團收購。2009年,它生產了數噸鮮奶,出售了小牛和奶牛頭,並淘汰了奶牛頭。當年實現銷售收入1萬元,利潤1萬元。2010 65438+10-9月生產鮮奶噸,銷售犢牛頭,實現銷售收入10000元。利潤壹萬元。

2.前壹年合作社的分布情況

2008年合作社總資產1094.5萬元,其中固定資產886.3萬元,流動資產65438+94.6萬元,凈資產531.2萬元。負債總額563.3萬元,所有者權益531.2萬元;銷售額(營業收入)465,438+0.86萬元,凈利潤965,438+0.2萬元;凈資產收益率17%,投資回報率22%,資產負債率51%。合作社當年凈利潤提取公積金和公益金後的盈余60萬,分配返還給合作社成員。並返還壹萬元給會員。

(三)往年各種財政資金對合作社的支持情況。

二、項目背景

(壹)必要性分析

劉佳鎮光輝村的農民在本世紀初開始養牛,到2006年,該村的奶牛發展已初具規模。在奶農大戶劉佳牧原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譚景誌的帶領下,2006年3月全村共有34戶奶農,奶牛386頭,成為當時我市奶牛發展較快的村之壹。但由於這34個奶農分布在全村4個自然村的7個村民小組中,農戶的分散分布不利於集中機械化擠奶,很多農戶只能采用人工擠奶,不僅難以控制鮮奶的衛生,也不便於收集和儲存,制約了全村奶牛養殖的發展。於是,奶農譚景誌擴大奶牛養殖設施建設,集資建設了占地5.5萬平方米的奶牛養殖基地,新建牛舍6500平方米,使基地牛舍建築設施達到9600平方米,以此吸引全村奶農入股集中養殖,並吸引全村33戶奶農自家奶牛入股集中機械化擠奶,從而成立了榆樹市牧源養殖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後,所有成員將自己的奶牛集中到養殖基地,成員采取以奶牛為股份、自養或寄養、集中機械擠奶、分戶核算、統壹銷售的養殖方式,受到了廣大奶牛即合作社成員的歡迎。合作社的奶牛養殖規模逐年擴大,整個合作社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幾經比較篩選,合作社與附近地區牛奶收購價格最高、牛奶加工能力最強的雀巢黑龍江雙城公司簽訂了長期供奶合同。使合作社的牛奶銷售有了可靠的保證。合作社奶牛養殖發展迅速。看到合作社成員的奶牛養殖效益越來越好,光輝村等鄉鎮的奶農紛紛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從早期的34戶386頭發展到現在的57戶773頭。

經過多年的運營,牛棚、奶站等很多設施都有壹定程度的損壞,田間道路也出現了凹凸不平、破損的情況,部分機械設備急需維修或更新。因此,經合作社社員大會討論,決定對奶牛養殖基地進行修復改造,以更好地促進合作社的發展,增加社員收入。因此,將建設年產1000頭奶牛養殖基地的改造項目。

(二)優勢分析

1,技術優勢,本項目采用集中分戶飼養,統壹機械擠奶的方式進行養殖,壹方面可以讓會員有各自的養殖積極性,便於統壹防疫和疾病診療,可以減少養殖戶建設牛舍的過度投入。另外,統壹的機械擠奶可以解決人工擠奶的問題。

第三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申請報告

香格裏拉縣格贊鄉紮格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

項目可行性研究和分析

壹.項目概述

紮格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迪慶首批藏族農民專業合作項目之壹,主要養殖牦牛、土豬、藏香雞(香格裏拉特有的土雞品種)等。它以下山樂隊鄉畜牧業生產優勢為基礎,系統、科學地養殖散養和傳統畜牧業,堅持可持續發展,將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實現畜牧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同步提高。通過對現有規模基礎、水、電、交通等配套設施進行標準化改造和擴建,推廣應用防疫、糞汙處理等先進生態養殖技術,建設牦牛、土豬、藏雞規模化養殖基地。

項目名稱:香格裏拉縣下山樂隊鄉紮格養殖戶專業合作項目

建設單位:香格裏拉縣下山樂隊鄉紮格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

建設地點:香格裏拉縣下山樂隊鄉木魯村

建設周期:五年內完成建設任務。

建設規模:擴建各類禽舍200畝,各類輔助用房100畝;1糞便處理利用沼氣項目;配套建設水、電、路、防疫等附屬工程;購買母豬、小雞孵化生產機械設備等配套儀器設備。

項目建設目標:母牦牛500頭,公牛100頭,母豬500頭,公豬50頭,母雞1000只,公雞50只,總飼養量2200頭。

投資估算:項目總投資10萬元,其中:申請中央和地方財政支持300萬元,由香格裏拉縣下山樂隊鄉紮格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自籌700萬元。

運營費用:項目建成後正常運營費用預計為400萬元。效益分析:牦牛、土豬、藏雞年產值3000萬元,年凈利潤800萬元。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壹)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有助於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

隨著農業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糧食市場放開的實施,規模化水產養殖發展迅速,規模化、集約化養殖已成為我國水產養殖生產的主要形式和發展方向。因此,本項目的建設不僅可以促進該地區水產養殖業的發展,促進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還可以促進飼料加工業、食品加工業、種植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這對農業產業經濟結構的調整具有重要意義。

2.提高畜產品質量,促進我省畜牧業發展十分必要。

牦牛、土豬、土雞生產在我省畜牧業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隨著畜產品消費市場對安全和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對畜產品質量特色和優勢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現有的生產管理體制、生產設施、獸醫防疫管理和環境保護都不能滿足要求。本項目建成實施後,可提高商品養殖品種質量,增加無公害肉類產量,輻射和帶動藏區乃至全省規模化養殖向特色優質畜產品發展,提高牛肉、豬肉、雞肉的自給和外調能力,增加肉制品出口貿易額,促進外向型畜牧業發展。

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是當前和今後相當長壹段時期我國農村和農業工作的重點。畜牧業對擺脫貧困、穩定農村經濟發揮了積極作用。因此,發展畜牧業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而養殖業是我省畜牧業的主導產業,特色優勢畜產品建設對增加農民收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這是改善文化環境,形成生態文化的需要。

實施規模化養殖場糞尿綜合治理和生態養殖工程,增加調節池和氧化塘面積,利用沼氣工程提高汙水處理能力。廢水處理後達標排放,壹部分作為沖洗水綜合利用;通過有機肥加工技術促進畜禽糞便的綜合利用;通過噴霧系統規範消毒,防止疾病傳染。改善文化環境,形成生態文化。

(二)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1,項目實施基礎條件良好。

香格裏拉縣下山樂隊鄉木魯村荒地面積廣,植被茂盛,環境幽靜,水源豐富,水質良好。運輸方便,為商品養殖肉的出口和銷售提供了有效的運輸保障。

2.充足的飼料來源

該地區牧草茂盛,適宜放牧,草種質量高,為飼養提供了可靠的條件。

3.豐富的勞動力

對於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來說,他們都有豐富的養殖經驗,只要引進先進的飼養方式,進行簡單的培訓,就能適應。

三、市場供求分析和預測

近年來,疑難禽病層出不窮,給養殖戶(養殖場)帶來了災難。這些都與養殖理念、養殖規模、科學防疫、商業信息有關。在目前大好的市場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這個合作社建立養殖場是可行的。

通過本項目的實施,每年可生產65,438+00,000只優質瘦肉,是目前養殖業生產性能和肌肉品質相結合的最佳品系,能夠滿足國內消費市場對質量安全的要求。依托“香格裏拉”的品牌效應、良好的聲譽和口碑、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市場銷售前景廣闊。

四、項目承擔單位的基本情況

(1)項目承擔單位簡介

香格裏拉縣下山樂隊鄉紮格農民專業合作社於2008年7月6日正式成立。合作社的最高權力機構是香格裏拉縣下山樂隊鄉紮格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大會。合作社設有董事會和監事會,董事會成員、董事長和監事會均已選舉產生。嘎瑪·麒麟主席是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

合作股東首次出資時間為:20×××年7月14日。

(2)人員狀況

2008年7月7日,會員大會選舉嘎瑪其林、農布、楊雙其林為董事,嘎瑪其林為董事長。選舉嘎瑪其林、弄布為監事,嘎瑪其林為監事。

合作社章程第二章第二條規定:“從事與合作社相同或者相關行業,承認並遵守合作社章程,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農民、組織和其他人員,自願提交並加入合作社申請表,經理事會審議通過後,可以成為合作社成員。從事相關行業的非農民身份證應嚴格控制,其數量不得超過會員總數的10%。”

(三)固定資產和現有建築設施及配套儀器設備的狀況

除了基礎車間,沒有配套的儀器。

(4)專業技術水平

傳統文化技術

  • 上一篇:工作隊的法律地位
  • 下一篇:如何改壹個指甲的名字不是昵稱?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