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從財政政策分析如何實現到2020年成為小康社會(西方經濟學可能的考試題目)

從財政政策分析如何實現到2020年成為小康社會(西方經濟學可能的考試題目)

壹、加快經濟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首要任務 汕頭的奔康之路,必須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壹要務,推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1、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動力。 改革開放是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堅持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才能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加快汕頭的發展註入新的活力。要積極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現代企業機制,擴大企業規模,促進經濟發展。要改革流通體制,立足汕頭,面向國內外,建設壹批現代化的大商業和集貿市場,使汕頭成為輻射潮汕乃至閩西、贛南的貿易中心。要進壹步改革勞動就業制度,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新形勢,加大開放力度,不斷提高利用外資的規模、質量和水平。要調整外貿出口結構,力爭出口保持較快增長速度。 2、要把發展工業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重點。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直接指向是經濟現代化,而經濟現代化的實質就是工業現代化。沒有工業的現代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只能是壹句空話。發展工業,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優勢產業,促進傳統優勢產業的升級換代,提高核心競爭力;用信息化帶動高新產業的發展,力爭三、五年內,汕頭有壹大批高新技術產業迅速崛起。壹方面要引導企業強強聯合,同行業聯合,形成“航空母艦”,提高競爭力;另壹方面要采取股份合作制形式,把各種生產要素優化組合起來,實行低成本擴張,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實施名牌戰略,用名牌帶動企業發展,推動整個經濟上新臺階。總之,要走出壹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3、要把第三產業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當今世界各國對第三產業在社會經濟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視,第三產業在壹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結構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已經成為衡量其經濟發達的重要標誌之壹。近幾年來,我市第三產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與先進地區相比,仍顯較為落後,客觀上有繼續發展的空間。壹是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二是要大力發展旅遊業。三是要穩固發展房地產業。

4、要把民營經濟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汕頭要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壹是要為非公有制企業創造壹個寬松的政策環境,公平稅費負擔,暢通融資渠道;二是要加強服務和引導,為非公有制企業提供信息服務,引導非公有制企業圍繞優勢產業辦企業,提高企業競爭力;三是積極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公有制企業的結構調整,鼓勵非公有制企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非公有制企業上規模、上臺階。 二、可持續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 “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四大目標之壹。因此,壹定要把可持續發展作為壹項國策抓緊抓好。首先,要千方百計控制人口增長。其次,要想盡辦法保護好環境。發展經濟,千萬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再次,要保護土地,節約資源。 三、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是要在黨的領導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壹是要推進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設。二是要進壹步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三是要大力發展科技教育事業。 四、“三農”問題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難點 汕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難點在農村。壹是要落實雙層經營基本制度。以家庭承包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我國農村經濟的壹項基本制度,任何時候都不能改變。土地問題是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核心,要不折不扣地落實黨在農村的政策,維護農民權益,才能保護土地,調動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二是要增加對農業的投入。三是要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四是要切實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理清農村經濟發展思路,制訂扶持農村發展的優惠措施,特別是要在用地、用水、用電上給予優惠,千方百計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五、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 汕頭既有沿海、山區、平原,又有城市、農村、海島,由於條件不同,經濟發展差別極大。因此,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根據汕頭的實際情況,可把全市劃分為三種經濟類型。總要求是:“特區領先,東西兩翼(潮陽、澄海)齊飛,海島(南澳)、山區崛起”。特區領先,就是汕頭特區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發揮“龍頭”,起領頭雁作用,帶動全市經濟發展。潮陽要大力發展音像制品、化妝品、文具用品等新興工業,改造紡織服裝、食品塑料、五金機械等傳統工業,逐步形成制造業基地。澄海要根據新區域調整後的新特點及傳統優勢,大力發展玩具行業,樹立玩具行業的“澄海品牌”,形成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玩具制造基地。南澳島和山區,要充分發展自己的優勢,努力改善投資環境,發展旅遊業和現代農業以及沒有汙染的加工工業。市要以足夠的政策力度改善海島、山區的交通條件,提升海島、山區的區域優勢,使他們迅速跨越自我發展的“門檻”,找準戰略突破口,逐步縮小與全市的距離,為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貢獻

  • 上一篇:餐館工作對社會的價值
  • 下一篇:燈塔課堂第十課反饋選文五篇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