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
作為年產654.38+00萬噸鋼的大型鋼鐵企業,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合計近7000萬噸(含內部轉運)。目前,工廠有許多物流參與單位。據統計,專門從事物流、參與物流過程的單位或部門有近十家,各自為政,各自為政,資源無法享受。缺點很多。壹是無法進行科學合理的運輸配載,車輛運行高,運輸效率低。二是造成廠內交通擁堵、道路堵塞,不利於廠內物流運輸管理的統壹調度,影響正常生產秩序;三是由於參與單位眾多,導致整個物流的銜接協調功能割裂,導致無效物流作業增加,物流速度降低,成本增加,嚴重影響物流企業的效率和競爭力;四是物流系統活力不足,體制機制不夠靈活,突發事件多,系統研究和規範運作能力不足。第五,公司雖然開發應用了ERP信息管理系統,但由於內部物流管理架構存在問題,業務流程不夠優化,物流效益難以體現,項目難以發揮效用。
五項對策
實現工廠生產物流的專業化統壹管理。以服務總公司生產經營為目的,打破大宗原燃料、生產環節逆向運輸、鋼渣等廢棄物外運等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橫向分散、條塊分割、重復建設、內耗巨大的現狀,實行專業化統壹管理。
重組物流業。物流的關鍵在於管理,物流的成敗在於制度。總公司物流運輸涉及單位多,帶來很多弊端。建議總公司實現現有物流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優勢重組,該整合的整合,該剝離的剝離,進行深層次的體制改革,打破舊的利益格局,引進資金,投資主體多元化,吸收和引進先進的物流管理和技術,采用壹體化的物流管理體系,激活管理體系。不僅降低了物流成本、物流資產和總庫存,而且使以工業采購物流、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為主的物流產業成為總公司的產業延伸,實行系統化、信息化、集成化管理,最終成為壹體化物流。
必須確立總公司物流系統不僅僅是壹個服務支撐系統,還是壹個潛力無限的朝陽產業,產業化經營是企業的第三利潤源。通過專業化的物流運作,釋放大比例的物資庫存,優化運輸路線,減少內部轉運,提高車輛復駛率,降低運營成本,提高資金利用率和周轉率,成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又壹途徑。
在重組過程中優化資源配置,構建集監管、運營、系統優化於壹體的多元物流運營部。在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統支持下,相對整合產前、產中、產後的物流管理職能,對企業內部供應鏈的物流整合實施具體的規劃、設計、組織、控制和管理,從根本上改變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傳統物流運作模式,促進企業物流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縮短整體供應鏈中的物流沈澱,加快物流周轉,降低不必要的庫存風險,提高物流管理組織化程度。
建立和完善物流成本責任和績效指標考核體系。物流成本是物流管理和合理化的基礎。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成本的競爭。當生產設備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壓縮產品在制造過程中的成本空間越來越小。降低運輸、倉儲、裝卸、倉儲管理費用的材料成本、采購成本和運營成本,是企業永恒的課題。鋼鐵企業應建立相應的物流成本核算機構,選擇正確的核算方法,了解物流成本結構。制定物流活動計劃進行調控,正確計算和反映物流成本,評價物流部門對企業效益的貢獻,為高級管理幹部提供物流信息,更好地管理物流。在物流管理方面,今後應積極開展績效評估和物流盈虧分析,真正從過去如何掌握物流成本轉向如何應用物流成本,註重物流成本效益。
鋼鐵行業是我國的基礎產業之壹,技術和資金最為雄厚,企業信息化基礎比較高。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鋼鐵物流可以用最少的運力、最少的距離、最少的環節、最少的成本、最少的時間完成運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