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地處祖國邊陲,歷代都是軍事要塞。唐屬青州,虞舜屬潁州,戰國時是燕國的東部邊疆。西漢時,在Xi安設平縣和科恩·武茨縣。唐元年,張總經理建立安東的,在建立宣州、開州、、淶源,下轄木坡蘇府路(今鎮安區九連城鎮)。元代沿襲金制建立婆婆府,明代隸屬遼東都督署。
1618年,後金采取定邊政策,在瓚河、鳳凰城門口修築柳條邊境線,禁止在邊境線外耕種、捕魚、狩獵、伐木、開礦,使丹東成為壹片貧瘠之地,嚴重破壞了經濟文化的發展。1689以後,清政府實行了擴邊政策,才逐漸發展起來。隨著山東、河北等地漢族人數的增多。受困於內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利用“禁區”的豐富資源“歸化流民”,允許將耕地提升為署。到1874,規定“東部地區全部關閉”,1875,設置促進部門納稅。1876年,清政府設安東縣、岫巖府、鳳凰廳。次年,設立寬甸縣,以鳳凰堂為首都,轄岫巖、安東、寬甸三縣。至此,邊境地區自然發展的歷史已經結束。丹東進入了壹個新的發展時期,為丹東城市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
安東縣長辦公室設在沙河。第壹個轄區是64卡,後來改成了49卡。政府建立後,漢人大量入關種植、伐木、經商,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經濟發展。隨著鴨綠江水運的發展,逐漸成為東北東部木材、糧食、山貨和柞蠶的集散地。到65438+2009年底,20世紀初,形成了三大產業,即石油開采、木材加工和絲綢業。出現了以柞蠶、糧油、山貨、藥材為主的20多個行業,出現了糧食市場、蔬菜市場、魚市場、蠶繭市場、柴草市場等多個專業市場。到1927年,城市人口從建市時的不足2000人發展到65438+萬人以上,流動人口大量存在。
1907,安東縣隸屬於奉天。1914,東方路管轄。1929,隸屬遼寧省,壹級縣。
1931年,九壹八事變第二天,日軍入侵安東、豐城。65438+65438年2月5日,日偽改遼寧省為奉天,安東縣為奉天治下的甲類縣。1934 10年,偽滿洲國將東北四省劃分為14省,其中新增的安東省轄安東、鳳城、賽馬、寬甸等12縣,並設在安東縣,因此安東成為安東省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1937 65438+2月,偽滿洲國設立安東市。安東市與安東縣分開,與安東縣同屬於安東省。市區分為金堂、元寶、中興、鎮安、浪頭、大和、旭日7個區。
“九壹八事變”後,具有反帝愛國傳統的安東人民異口同聲,人人響應,各方揭竿而起。、李在鳳城縣,張海川在寬甸縣,李振元、陳友年在安東縣...,高舉武裝抗日旗幟,抗日救亡鬥爭之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勢。1934後,楊靖宇率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壹軍獨立師(後改名為東北抗日聯軍)挺進寬峰北部山區,開辟抗日遊擊根據地。抗聯和誌願軍的頻繁進攻,沈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為抗日救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1945抗戰勝利後,鐘* * *率領的軍隊進入安東城。165438+10月初,接受日偽統治,成立安東省、安東市、安東縣、鳳城縣、馬賽縣、寬甸縣政府。安東市區分為中環、鎮江、中興、元寶、金堂、鎮安、浪頭七個區。1946年3月、1947年6月、165438+10月,安東縣九連城風景名勝區、五龍北區先後劃歸安東市。1946年6月,遼南省第二專署(兼安東市壹支隊)成立,隸屬遼南省,轄安東、孤山兩縣。165438+10月,改為安東省。次年3月,撤銷第二派出機構,安東市、安東縣、孤山縣直屬於安東省管轄。1949年5月,遼東省成立,安東市隸屬遼東省。安東是安東省和遼東省的省會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新中國成立後,安東人民站在支援抗美援朝鬥爭的最前線,被譽為英雄人物。安東,被稱為英雄之城。安東在中國* * *生產黨的領導下,通過“壹化三變”走上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安東人民以極大的政治熱情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的高潮中,極大地發展了國民經濟和各項事業。
1954年9月,遼東、遼西兩省合並,組成遼寧省,安東市隸屬遼寧省。1956年4月,元寶、鎮安並入元寶區,振興、中環並入振興區。7月,九連城風景名勝區、五龍背並入五龍背區,浪頭、湯池並入浪頭區。1957年7月,撤銷浪頭、五龍背兩區,設立郊區。1958 65438+2月,安東、鳳城、岫巖、寬甸四縣劃歸安東市,實行市管縣體制。1965 1、經國務院批準,安東更名為丹東。安東縣改名為東溝縣。2月,振興區更名為振興區。
從1966年5月到1976年6月,丹東經歷了10年的“文革”動亂。這期間,元寶區更名為宏偉區。丹東下轄振興、宏偉、郊區三個區和東溝、鳳城、岫巖、寬甸、莊河、桓仁六個縣。1968至65438+2月,莊河縣、桓仁縣分別劃歸大連市、本溪市。
1978以後,全市人民在十壹屆三中全會路線方針政策的指引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開創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代,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壹個又壹個輝煌成就,使丹東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縣區行政機構也發生了變化。第壹,恢復元寶區的稱號。1980 10,郊區更名為振安區。1985後,岫巖、鳳城、寬甸三縣相繼改為滿族自治縣。1992年2月,岫巖滿族自治縣劃歸鞍山市。1993年6月和1994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東溝縣設立東港市,鳳城滿族自治縣相繼撤銷。至此,丹東下轄振興區、元寶區、振安區、東港市、鳳城市、寬甸滿族自治縣。設立國家級丹東邊境經濟合作區。
江城丹東氣候宜人,環境優雅,風景秀麗;鴨綠江碧波蕩漾;中朝友誼橋雄偉挺拔;錦江山、鴨綠江、國門、濱江公園四季都很美;鳳凰山雄偉美麗;青山溝很美;五龍背,東塘溫泉;大孤山古建築群堅固高聳,大鹿島因甲午戰爭而聞名。萬裏長城東端的起點虎山長城,就在山上;雄偉的抗美援朝紀念館和五龍背榮軍療養院是愛國主義和傳統教育的好基地。幹凈整潔的城市街道到處是銀杏花和杜鵑花,長江沿岸的經濟合作區是觀光的好地方。
丹東交通順暢,通訊方便,物產豐富,輕工業發達,經濟基礎雄厚。水源充足,水質優良,溫泉眾多,宜寒宜暖,森林覆蓋率54%。
丹東作為東北地區東部的出海通道和遼東半島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在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丹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把丹東建設成為東北東部現代化沿海港口城市”的未來發展定位,全市人民對“建設東北東部區域性物流中心,形成加工制造、特色農業、電力能源三大基地”熱情高漲。
發展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農產品加工、紡織服裝、化工醫藥、造紙及紙制品、電力和以旅遊、物流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等八大重點產業,把丹東建設成為工業強市、商貿重鎮、旅遊名城、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