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巍山縣黨委、政府立足縣情,牢牢把握發展這個第壹要務,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解放思想、創業興業、趕超學習、加快發展”的總體要求和“全省旅遊強縣、全國旅遊景區、全國生態示範區”的戰略定位,緊緊圍繞向全國百強縣沖刺的目標,創造性地實施“富民興湖、工業強縣”戰略,加快調整經濟結構,深化改革開放,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全縣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顯著成績。
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2006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51億元,比上年增長17.2%,財政總收入達到1.4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達到601億元,分別增長14.75%和28.38%。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3億元,增長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56億元,增長18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1.2元,分別增長1.4%和1.2%。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66.7億元和20.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6%和65.438+05.4%。微山縣在第六次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排名117,比上年前進了40位。
經濟結構日益優化,產業水平顯著提高。2006年三次產業結構比例調整為12.8:49.1:38.1。新農村建設開局良好,五大農業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漁業和畜牧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提高到75%,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進壹步增強。壹批產品獲準使用國家和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標誌,“微山湖”等品牌被評為山東省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全縣工業企業164家,高新技術企業19家,支柱產業和重點骨幹企業支撐作用更加明顯。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民營經濟戶數達3.7萬戶,造船入選“山東省十大產業集群”,玉湖產品加工、水陸交通被評為全省“十大產業集群”。隨著旅遊、商貿、物流和新興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微山湖被列入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和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
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縣城總體規劃、概念性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編制完成,城市詳細規劃覆蓋率達到75%,縣城建成區面積增長到12.3平方公裏。建成了威遠、水道河等壹批精品工程,實施了金源路、早草線拓寬改造、城區及主要交通道路綠化亮化、城區小街巷亮化等工程。城區主要街道人行道硬化率達到95%以上,綠化面積超過4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33%。開展了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市容市貌明顯改觀。縣汙水處理廠建成投產,熱力供熱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加大交通、水利、航運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投產,將徹底解決制約發展的電力瓶頸。“壹池三改”生態家園工程成效顯著,基本實現了油路通公交村村通的目標,自來水村普及率達到69%。圍繞生態縣建設,註重環境保護和節能降耗,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大水汙染防治力度。微山湖人工濕地面積擴大到1萬畝,濕地保護修復面積5萬畝。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和諧微山”建設深入推進。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和城鄉文明水平。“科教興縣”戰略深入實施。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達到51.9%。教育“兩基”成果得到鞏固,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被評為全省規範教育收費示範縣。大力加強農村衛生工作,成功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堅持依法治國,穩步推進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廠務公開,進壹步加強基層民主建設。全面實現村民“三月三”平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