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信息化浪潮的代表技術不包括互聯網。
第壹次信息化浪潮:
1980年前後,個人計算機(PC)開始普及,使得計算機走入企業和千家萬戶,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也使人類迎來了第壹次信息化浪潮,Intel、IBM、蘋果、微軟、聯想等企業是這個時期的標誌。
第二次信息化浪潮:
在1995年前後,人類開始全面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的普及把世界變成“地球村”,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徜徉於信息的海洋,由此,人類迎來了第二次信息化浪潮,這個時期也締造了雅虎、谷歌、阿裏巴巴、百度等互聯網巨頭。
第三次信息化浪潮:
時隔15年,在2010年前後,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的快速發展,拉開了第三次信息化浪潮的大幕,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也必將湧現出壹批新的市場標桿企業。
信息科技需要解決信息存儲、信息傳輸和信息處理3個核心問題,人類社會在信息科技領域的不斷進步,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提供了技術支撐。
從“互聯網+”到“物聯網×”:
互聯網是信息***享系統,核心不是網絡,網絡是它的手段;物聯網則是面向實體物理世界的,實現實體物理世界的主動、有組織的管理,是超越智能化的團隊、社會屬性的架構,讓實體世界的管理產生重大變革。物聯網核心也不是網絡,網絡是它的手段,也不是信息***享系統,信息***享是它的手段,物聯網是面向實體世界的感知互動系統。
物聯網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但不是互聯網的延伸。“互聯網+”加的是傳統各行各業,解決的是傳統行業流通領域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物聯網則是面向實體世界,是對傳統行業的核心、模式的深刻變革,是虛實交融的實體經濟,因此,我們稱之為“物聯網×”。物聯網將推動“互聯網+”時代到“物聯網×”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