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五、競爭的基本單位是品牌2018-09-13。

五、競爭的基本單位是品牌2018-09-13。

基於這壹結論,本文重新定義了什麽是戰略,並對企業戰略和品牌戰略進行了劃分。企業戰略等於品牌戰略之和,品牌戰略等於定位乘以匹配,就是提醒妳不要問“哪個更重要”這個不恰當的問題

1,競爭的基本單位是品牌。

2.什麽是品牌?

3、企業戰略與品牌戰略的區別

1,競爭的基本單位是品牌。

通過第四講,我們知道競爭的最終戰場是潛在客戶的心智。但是在潛在客戶的心目中,什麽在和什麽競爭呢?這個問題的正確回答給企業戰略理論帶來了突破。也能更好地指導實踐。

談及商業世界的競爭,大多數人認為是企業之間的競爭,有人說是商業模式的競爭,有人說是人才、資源、資本的競爭。

其實我們應該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因為競爭的最終戰場是潛在客戶的心智,其他戰場的行動最終會影響心智戰場。顯然,客戶只關心品牌,不關心品牌屬於哪個企業,當然也不關心企業擁有的資源、人才、商業模式。(的確,普通消費者怎麽會在意這些東西,不管妳用的是什麽人才,什麽樣的商業模式,關鍵是妳的“這些東西”在消費者心目中是什麽樣子的?簡單來說,妳的品牌在消費者心中代表了什麽?我憑什麽選擇妳)

在很多例子中,妳會在意茶是否被啜飲嗎?妳在乎冒菜是海底撈的嗎?妳在乎酸菜魚99分錢嗎?妳關心扶南電池是CDH投資的嗎?妳關心百果園的商業模式嗎?妳在意阿裏巴巴的雲服務是戰略選擇嗎?.....

當兩個消費者談到壹個產品時,壹方也會問另壹方“哪個公司做的”或者是什麽品牌?答案不言而喻。因為客戶不需要知道這個品牌屬於哪個公司。客戶只需要記住品牌,幫助他降低購買決策的成本。

所以競爭的基本單位是品牌,而不是企業。

2.什麽是戰略?

麥肯錫:戰略是圍繞壹個目標采取協調壹致的行動。實際上,麥肯錫的目標框架是財務框架(如李教壽所說,從會計和財務的角度進入戰略領域),典型描述是“五年55438+00億,2000年10 500強”,而行動框架是將目標分解為不同的戰略業務單元,將業務分為三個層次,優化組織和運營體系。在麥肯錫的戰略理論中,沒有客戶心智戰場或品牌的概念。(這也是“好策略,壞策略”,把目標當成策略,簡而言之,把好意當成策略。)但麥肯錫能成為全球性的咨詢架構,必然是因為掌握了全球眾多企業的最佳實踐數據而更勝壹籌,所以它的強項是利用標桿管理來改善運營。對於組織運營差的企業,麥肯錫效果明顯。但極點法存在壹個戰略陷阱,即同質競爭:即我要向妳學習,做得和妳壹樣好甚至更好,這會讓壹些管理很好的大企業陷入同質競爭的困境。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批評了麥肯錫的戰略方法,稱運營效率不等於戰略。

以及邁克爾·波特的戰略定義——用協調的行動創造獨特的定位。將目標更改為定位。看起來波特是壹個定位學派,但就像麥肯錫的戰略定義在邏輯上永遠不會錯壹樣,波特教授的戰略定義也不會錯。而且從麥肯錫的目標到波特的定位,目標的抽象性降低,可操作性提高。

但也需要折磨。波特在什麽框架下表達自己的立場?深入了解後會發現,波特的定位其實指的是實體戰場上的差異化,並不涉及客戶的心智戰場,也沒有意識到競爭的基本單位是品牌。波特把企業而不是品牌作為競爭的基本單位,得出了壹個奇怪的結論:增長的欲望對戰略的負面影響最大。

戰略分為企業戰略和品牌戰略。品牌戰略是企業戰略的基本單元,企業戰略=品牌戰略之和。企業戰略是發現新的品類和定位機會,用品牌戰略捕捉合適的機會;如果只捕捉到壹個機會,那就是單壹品牌企業戰略;如果捕捉到多個機會,通常應該是多品牌戰略。(好吃點,樂虎,赫之正,科比克薯片等。由達利企業引進)品牌戰略=定位×伴隨名稱。

但什麽是定位——也就是壹個存在於顧客頭腦中,能與品牌相關聯的概念。定位首先是壹個概念,它存在於客戶的頭腦中,同時它具有關聯性,主要與妳的品牌相關。什麽叫名副其實?就是帶動品牌占領某個定位的所有經營活動,也就是讓品牌和定位產生雙向關聯。提到品牌就能想到定位,提到定位就能想到品牌。只有在定位理論的語境下,企業的經營活動才叫做匹配。

3.企業戰略與品牌戰略的誤區。

由於對企業戰略與品牌戰略的正確關系缺乏認識,許多企業在實踐中陷入誤區。通常,企業成長和品牌成長之間的關系。

正確區分企業戰略和品牌戰略,也可以幫助我們在品牌出現危機的時候,決定是救企業還是救品牌。如果品牌危機是因為品類的衰落,那麽正確的決定是拯救企業而不是品牌。

  • 上一篇:檔案的最早年代有變更的標準。
  • 下一篇:電子商務的框架是什麽?電子商務的大致框架包括什麽?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