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對現代企業財務管理與風險控制的幾點思考?

對現代企業財務管理與風險控制的幾點思考?

在我國企業邁著堅定的步伐,向著建立現代企業模式挺進時,自身卻面臨著壹個嚴重的挑戰,那就是企業財務管理嚴重滯後,我國大多數企業仍然以會計核算代替財務管理,有些企業決策者甚至對財務的基本概念諸如時間價值、風險價值、資金成本、財務杠桿等都不了解,與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要求不相符合。事實上,財務管理與控制是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環節,只有充分認識其對於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意義,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建立起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形成以法人治理結構為依托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與控制網絡,搞好資金流、物資流、信息流的控制和管理,防範和減少財務風險,才能真正使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壹、樹立現代財務管理意識,構建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財務管理體系

1、理順財務組織結構。企業對各項經濟活動控制得好壞,關鍵取決於其組織是否有效。企業組織結構既是發展變化的,又是相對穩定的,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經營規模、內部條件和財務戰略,決定其適宜的組織體制,從而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充分利用企業資源,減少內部摩擦和降低組織成本,實現經濟效益和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要結合自身的法人治理結構、生產經營特點和區域分布狀況,確定統壹集中控制還是適度分散管理,建立立體化的組織結構還是扁平化的組織結構,按管理控制成本與效率相適應的原則確定合理的組織結構,進行科學的職務分工、嚴格的職位設置和嚴密的授權管理,建立明確的責任制度,做到“集權有道、分權有序、授權有章、用權有度”①,確保內部財務管理與控制的有效運行。

2、強化全面預算的硬約束機制。好的企業預算制度,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的體現;通過全面預算管理機制產生的管理效益,是檢驗現代企業管理科學化、規範化的重要標誌之壹。預算管理不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而是企業綜合的、全面的管理。從國際慣例看,預算指標在現代企業中被視為強有力的硬約束指標。西方先進企業衡量分析各項財務指標的完成程度時,不是與“去年同期”相比,而是與“預算指標”相比增加或減少了多少幅度,因為預算指標經過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測算、論證、匯集,是企業制定的戰略目標,是實施管理和控制、考評和獎懲的科學的依據。鑒於全面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執行的強制約束性以及與之配套的獎懲激勵機制,其實施後,可以大大提升企業的管理層次,增強競爭優勢,促進企業的發展和效益的提高②。

3、增強財務風險的防範意識。經營中的風險無處不在,大批企業的衰退都是緣於財務風險的控制不當。因此,要建立壹套完整的財務風險控制機制,通過對資金籌措、重大投資、營運資金、債務清償、資產損失和稅收支出等關鍵環節的控制制度,加強風險預警和識別,及時評估、預防、控制和分散財務風險,在實現經營目標的同時力求化解財務風險或實現損失最小化。

4、建立健全評價和獎懲機制。企業應在全面經濟核算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評價考核指標體系,並在科學合理的效績評價的基礎上,建立全面的獎懲機制。對企業董事長、經理層人員,可通過實行經營風險抵押金制度、年薪制或股票期權制度等建立獎懲機制;對企業中級管理人員,可通過調整薪金和職務的方式建立獎懲機制;對普通員工,可通過建立薪金獎勵和全員持股制度完善獎懲機制。為保證企業的內部財務管理與控制制度的貫徹實施,要設立專門機構或指定專門人員具體負責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建立動態監控機制,將業績考核評價情況及時反饋給獎懲決策的執行部門,作為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依據。

5、實現內部財務控制和管理信息化。隨著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賦予了傳統的內部控制制度以新的內涵。國際上,跨國大公司的財務管理都是高度集中的,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尤其是網絡技術,母公司可以隨時掌握、監控遍布全球的子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現金流動,這種管理、控制能力實際上也應當是公司大型化、集團化和跨國經營的壹個基本前提。我們的大公司和企業集團應當緊緊跟上信息時代的步伐,借鑒跨國公司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先進經驗,使內部財務管理與控制全面實現信息化,尤其應該註重和培養高級管理人員的信息觀念,深入理解企業信息化建設和管理改革、內部控制創新之間的關系,廣泛引進國內、國際先進的管理軟件系統和會計信息電算化系統,大力推動計算機、網絡等信 息技術在內部財務管理與控制中的充分應用。

二、改進財務管理的分析方法,運用現代的分析技術,建立數學模型,對過去財務的狀況及其未來的變化趨勢作出科學的分析和評價,為實現有效的風險控制提供依據。

1、短期預測和決策方法。主要運用了變動成本法、邊際貢獻法、本量利分析等等方法。這些方法科學地解決了許多短期經營決策問題,比如:保本和保利問題,虧損產品應繼續生產還是停產,半成品是直接出售還是深加工,特殊價格的訂貨是否接受,零部件是自制還是外購等等。

2、長期預測和決策方法。在充分考慮貨幣時間價值、風險價值、現金流量等因素的基礎上,主要運用凈現值法、凈現值率法、現值指數法、內含報酬率法、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等方法.這些方法科學地解決了許多長期投資決策問題,比如:固定資產投資、工業項目投資、更新改造投資、有價證券投資等所有投資方案的評價和抉擇。

3、籌資分析法,主要運用了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法、邊際資本成本法、每股利潤無差別點法等方法。這些方法都有利於在不同的可行性籌資方案中選擇最佳方案,從而優化資本結構和降低資本成本,提高企業價值。

4、風險分析方法。主要運用杠桿原理,通過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和復合杠桿系數的計算,分別分析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和企業風險,為企業加強風險的預警和防範,強化風險管理提供了保證。

5、財務分析方法。壹方面,運用主要財務指標分析體系,針對企業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獲利能力、成長能力進行分析,另壹方面,運用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和沃爾評分法進行企業綜合財務分析。這就使整個企業財務狀況及其變化趨勢置於企業管理層的嚴密監控之下,以便及時糾正偏差,為財務目標的實現提供保證。

6、重組與並購分析方法。主要運用資產價值基礎法、市盈率模型、拉巴波特模型、風險分析等方法,進行重組與並購的可行性分析,以避免盲目擴張或重組失敗③。

三、企業財富積累的過程從根本上講,是壹個戰略決策與風險控制的過程。防範與化解企業財務風險,成為企業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也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工作重點。?

1、建立企業財務風險識辨系統

要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防範,首先必須準確、及時地識辨企業的財務風險。壹般來講 ,企業財務風險的識辨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第壹,運用“阿爾曼”模型建立預警系統。這種方法是由美國愛德華。阿爾曼在20世紀 60年代提出來的基於多元判別模型的財務預警系統。他利用逐步多元鑒別分析逐步提取五種最具***同預測能力的財務比率,建立起了壹個類似回歸方程的Z計分法模型,綜合評價企業 財務風險的可能性。第二,利用單個財務風險指標趨勢的惡化來進行預測和監控。通常,按照財務比率指標的性質及綜合反映企業財務狀況能力的大小,預警企業財務風險的比率主要有:其壹,現金債務總額比。它等於經營現金凈流量除以負債總額。這個比率越高,企業承擔債務的能力越 強。其二,流動比率。它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比。壹般認為流動比率應該在2以上,但最 低不低於1.影響流動比率的主要因素有營業周期、流動資產中的應收賬款數額和存貨的周轉速度。其三,資產凈利率。它等於凈利潤除以資產總額。它是把企業壹定期間的凈利與企業的資產相比較,表明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指標越高,表明資產的利用效率越好,說明企業在增加收入和節約資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則相反。同時,資產凈利率又是壹個綜合指標。企業的資產是由投資人投入或舉債形成的,凈利的多少與企業資產的多少、資產的結構和經營管理水平有密切的關系。影響資產凈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產品的價格、單位成本的高低、產品的產量和銷售的數量和資金占用量的大小等。其四,資產負債率。它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之比。它主要用來衡量企業利用負債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並反映企業對債權人投入資本的保障程度。通常該比率應以低為好,但當企業經營前景較為樂觀時,可適當提高資產負債率,以獲取負債經營帶來的收益;若企業前景不佳,則應減小資產負債率,從而降低財務風險。其五,資產安全率。它是資產變現率與資產負債率之差,其中,資產變現率是預計資產變現金額與資產賬面價值之比。它主要用來衡量企業總資產變現償還債務後剩余系數的大小。系數越大,資產越安全,財務風險越小;否則反之。企業可以應用比較、比率分析法來考察其自身歷年以來財務比率指標的變化趨勢,並借鑒行業指標的平均值與先進企業的指標值來判斷本身財務狀況的好壞,從而有效地規避風險、控制風險、延緩危機甚至杜絕危機。第三,編制現金流量預算。企業現金流量預算的編制,是財務管理工作中特別重要的壹環。由於企業理財的對象是現金及其流動,就短期而言,企業能否維持下去,並不完全取決於是否盈利,而取決於是否有足夠現金用於各種支出。準確的現金流量預算,可以為企業提供預警信號,使經營者能夠及早采取措施。為準確編制現金流量預算,企業應將各具體目標加以匯總,並將預期未來收益、現金流量、財務狀況及投資計劃等以數量化形式加以表達,建立企業全面預算,預測未來現金收支的狀況可以周、月、季、半年及壹年為期,建立滾動式現金流量預算。當然,壹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應該具有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以及稽核制度,否則即使最先進的預警系統也得不到正常的運轉。由於各企業的組織形式、企業規模等存在差異,企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來

2、建立有效的風險處理機制,增強抗險能力。為了有效防範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企業必須從長遠利益著眼,建立和健全企業財務風險防禦機制。第壹,可以通過某種手段(比如參加社會保險)將部分或全部財務風險轉移給他人承擔的方法,建立健全企業風險轉移機制。第二,可以通過企業之間聯營、多種經營及對外投資多元化等方式及時分散和化解企業財務風險,建立健全企業風險分散機制。第三,可以在選擇理財方案時,綜合評價各種方案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在保證財務管理目標實 現的前提下,建立健全風險回避機制。第四,可以建立健全企業的風險基金和積累分配機制,及時足額的增補企業的自有資金,壯大企業的經濟實力,提高企業抗擊財務風險的能力④。

3、加強與企業經營管理相適應的財務風險制度文化建設

企業財務風險的高效管理,得益於企業上下壹心的全員參與和制度支撐。只有在文化層面上加強企業員工的財務風險意識,打破傳統的風險自我無關和自我分割管理的思想,建立起全面整體的風險觀,在工作中處處時時評估和發現風險,自發的協調和實現團隊化風險控制,把風險管理的觀念和行動落實到每個人的身上。同時,管理層應致力於調查和規劃本企業的風險制度文化建設,制度控制和文化引導雙管齊下,努力提升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要使財務管理人員明白,財務風險存在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任何環節的工作失誤都可能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必須將風險防範貫穿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企業領導人員應加 強科學決策、集體決策,擯棄經驗決策、“拍腦門”決策等主觀決策習好,降低財務決策風險⑤。

4、完善風險管理機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復雜性和多樣性要求企業必須建立和完善相應的組織機構對風險實施及時有效的管理,只有把企業的財務風險實現組織化運作,才能實現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得 到足夠的重視和真正的規模運行。企業可以單獨設立壹個財務風險管理處並配備相應的人員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分析、監控,以便及時發現及化解風險,建立健全風險控制機制。另外,治理結構和內控制度弱化本身就是高風險的表現,因此,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實現科學決策、科學管理,形成完整的決策機制、激勵機制和制約機制。其次要建立監督控制機制,特別要加強授權批準、會計監督、預算管理和內部審計。再次是財務和會計應該分設,單位分管領導分開,分別設置管理中心,各行其責。最後要充分發揮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的作用,搞好內部控制的評審和風險估計。

5、理順企業內部財務關系,做到責、權、利相統壹

為防範財務風險,企業還須理順內部的各種財務關系。各部門要明確其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地位、作用、職責及被賦予的相應權力,做到權責分明,各負其責。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企業應兼顧各方利益,以調動各部門參與企業財務管理的積極性,從而真正做到責、權、利相統壹。?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source=bdzd

  • 上一篇:如何對ERP進行選型
  • 下一篇:科創板是如何體現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理念的?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