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加強學校財務管理,進壹步推進學校財務管理的規範化、精細化,我局於5月19日至5月25日,組織開展了5月1日至4月全縣中小學財務管理綜合檢查,檢查采取“普遍檢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查閱賬目與調查了解相結合、分組交流與整體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為了總結經驗,改進不足,進壹步提高教育財務管理水平,現將檢查情況通知如下。
壹.主要成就
遵守法律法規的意識普遍提高。
各單位能認真執行局的有關財務制度和有關法律法規。所有建設項目在立項批準後才能開工,根據審批意見可以做統壹招標。限額內的主管項目局可以批準項目,學校可以在主管局的監督下進行投標。各學校能嚴格執行政府采購法,上報采購計劃,安排采購資金。集中采購由縣采購中心組織,授權分散采購也在采購中心的批準和監督下進行。堅持收支兩條線,所有收入納入年初統壹預算,杜絕小金庫和財政收入的發生。
(二)會計基礎工作比以前更加紮實。
會計報表綜合反映單位的財務運行情況,是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掌握單位財務狀況的直接信息。學校所有賬目提交會計審核支付中心後,會計人員可以根據會計制度的規定,對賬單進行合理的分類匯總,避免了維修費記入辦公費、招待費記入其他費用、獎金福利記入其他費用的隨意現象,確保會計報表提供的信息更加真實準確。20xx年,大部分學校報銷手續完備,經辦、內部審核、負責人簽報、結算中心審核等流程逐步規範,合同、協議、批文等業務資料較為齊全。大多數會計人員忠於職守,做好本職工作,準確報賬,及時裝訂憑證和其他會計資料,履行會計法賦予的職責,加強財務監督,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二、主要問題
(壹)少數學校債務風險增加。
除了少數學校沒有負債外,大部分學校都有壹定程度的負債。通過救債,義務教育階段大部分學校的債務得到控制,但學校之間存在不平衡。少數學校不僅不償還債務,還在日常經營中產生新的債務,而且債務越來越高,直接影響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B)資產管理需要改進。
少數學校固定資產賬目不完整、不真實,多數學校未配備專兼職資產管理人員,配備專兼職資產管理人員的學校未能完全按照我局下發的《教育系統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精神進行登記、定期核對並與結算中心賬務處理相銜接。
(三)內部控制制度需要進壹步規範。
有些學校雖然制定了內控制度,但有些環節流於形式。如報銷票據“三簽”手續不全,差旅費用發票貼假,招待費、印刷費發票金額與合同及附件不符,大額發票無附件,采購物品及輔助書籍無收發手續,公款未按規定收取,會計檔案管理有待完善等。
三、整改意見
針對本次財務檢查中各單位存在的問題,希望各單位認真總結,切實整改個別化、個性化存在的問題,進壹步提高財務規範化管理水平。
(壹)加強預算管理
各學校要嚴格執行年初預算的支出標準和項目,不得擅自提高支出標準和擴大支出範圍。項目經費專款專用,不得與日常經費混用。項目建設確有債務的,應嚴格履行審批程序。
(二)控制債務規模
當年必須做到日常收支平衡,嚴格控制招待費、交通費等消費性支出。公共資金要專款專用,嚴禁有經營性支出用於借款支出和新債。負債較大的學校要多方籌措資金,壓縮“三公”經費和利息支出,積極穩妥消化債務,同時細致做好債權人工作,確保教育教學工作不受影響。
(3)要加強對聯系人的清理。
每年至少檢查壹次當前單位的余額。如有不符,查明原因,及時調整。對帳齡較長的不可收回的債權應予以核銷,未清償的債務應按規定結轉。代管資金應當上繳和償還,不得挪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