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方案
在xx村,部分村民在家做種植,但種植方式和設備簡單,管理技術落後,畝產量低,基本處於“靠天吃飯”的初級階段,農作物價格低廉降低了村民種植的積極性。於是,更多的村民傾向於外出打工,造成大量土地閑置,影響農業經濟發展;由於外出打工,農村留守兒童、空巢老人較多,壹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和諧。同時,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農民生產經營的相對獨立性、經營方式和社會生活的分散性,在壹定程度上削弱了村支部和村委會的凝聚力和戰鬥力;而且村集體經濟薄弱,削弱了農民對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感情,也削弱了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權威和影響力。
對此,作為xx區最窮最復雜的村,首先學習領會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農業科技創新不斷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幹意見》文件精神,審時度勢,抓住機遇,勵精圖治,齊心協力,迎難而上,探索生存之道。希望通過改變種植結構,希望有所進步。兩次增收?以工業帶動基礎設施建設,不斷縮小城鄉差距,進壹步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穩定。
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將不斷縮小城鄉差距,進壹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再次,大棚蔬菜的發展促進了生產方式的轉變和人們觀念的更新,打破了傳統的生產模式,實現了從壹季生產到多季生產的跨越,從壹季到四季增收。同時促進了農業生產方式由傳統粗放向精細集約的轉變,隨著市場意識和競爭意識的明顯增強,可以加快規模化經營的步伐,提升我村蔬菜的市場競爭力。
第四,把這個基地變成?Xx區大學生村官實踐基地?,吸引xx區和其他區縣?大學生村官?在這壹實踐中,大學生村官不斷磨練了素質,磨練了作風,增長了才幹,增強了為村民和黨的事業服務的能力和信心。
最後,創建這個基地作為?xx區無公害蔬菜種植示範基地?,推廣優秀的種植經驗。為前來學習考察的組織講解農產品種植的先進經驗,帶動更多的村莊走向繁榮。
三、溫室蔬菜的銷售前景
蔬菜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副食品,是維持人體健康所必需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壹些生理活性物質的主要來源。首先,隨著人口的逐年增加,人們對蔬菜的需求將繼續增長。第二,人均蔬菜消費量將繼續增長。進入新世紀,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無公害、有機食品的意識深入人心。生產綠色有機蔬菜,保護消費者健康
身體健康已經成為廣大菜農的常識。對安全、衛生、優質蔬菜產品的需求將大幅增加,蔬菜消費支出占城鄉居民日常消費支出的比重將顯著提高。所以區內外的市場不會萎縮,反而會有新的增長。
四。xx村的基本情況和建設優勢
(1)基本情況介紹。我村位於xx鎮中部,明月山腳下,水資源豐富。全村占地面積5854.7畝,其中耕地2285畝(其中耕地1157.5畝,土壤1127.5畝),荒山326.4畝,森林3243.3畝(1.5畝)。
全村有13個合作社,568戶,從業人員1551人。常年外來務工人員548人,約30%的土地無人耕種。村集體經濟收入較弱,年均收入3000元左右。
(2)創造優勢。
1.政策優勢:xx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xx村的發展,已將xx村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抓民生保增長促和諧?要把握的重要措施。
2.氣候優勢:氣候條件得天獨厚。xx村屬於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短秋長,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霜雪少。年平均降雨量1085.3 mm,歷年平均相對溫度79%,日照時數1243.8小時。年平均風速1.3m/s,平均霧日數69.3天,適宜種植各種蔬菜。
3.土地優勢:土地資源豐富,土壤肥沃,擬建項目區域現
有水田和旱田400多畝,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是種植各種蔬菜的最佳土壤。
4.環境優勢:生態環境優勢,xx村無工業加工區,無工業汙染源,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好,是生產無公害綠色蔬菜的最佳環境。
5.水利優勢:項目區水利資源豐富,可充分保證項目用水。
6.交通優勢:余吳路靠近擬建項目區,為建設大棚無公害蔬菜基地所需物資的運輸和基地建成後蔬菜的運輸提供了有利條件。
7.銷售優勢:銷售渠道廣,銷售面向機關、企業、學校食堂、鄉鎮農貿市場、盤溪市場等。實現?保障主城,滿足自給自足?然後呢。淡季不淡,旺季還不錯,還安全?蔬菜產業可持續發展目標。
8.技術優勢:技術實力有保障。區農辦、鎮農辦有蔬菜種植專業技術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理論水平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具備承擔技術指導和組織實施項目的能力。
動詞 (verb的縮寫)組織、領導和分工
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xx村成立了無公害蔬菜基地申報工作小組,具體職責及分工如下:
村支部書記XXX為組長,全面負責申報;
村委會主任XXX是常務副鄉長,負責具體申報工作;村支部副書記XXX任副組長,負責爭取建設資金;村會計XXX是組員,負責項目所需土地的流轉;支農工人XXX為組員,負責項目的技術支持;?大學生村官?XXX是組員,負責起草實施方案,學習種植技術,給村民科學指導。
六、施工原則和生產方式
(1)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原則。
1.堅持市場引導、群眾自願的原則。尊重市場規律,綜合考慮區位和資源優勢,突出發展特色品種,廣泛宣傳動員,充分調動群眾發展蔬菜生產的積極性。
2.堅持統壹規劃、板塊推進的原則。優化區域布局,加快土地集中流轉步伐,大力發展蔬菜專業村和建設高標準專業菜地,實現規模化發展、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發展,盡快形成保護地蔬菜產業。
3.堅持項目承載、帶動發展的原則。以項目建設為載體,整合各類資源,集中財政金融資金,以產業發展帶動基礎設施建設。
4.堅持依靠科技,以優取勝的原則。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新成果,積極推進標準化生產,培育無公害蔬菜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
(2)生產方式。由於壹家壹戶的生產,缺乏市場規則
缺乏預見性,難以保證市場供應,難以規避市場風險。所以領養?4+1?運作模式使水產養殖向訂單生產、產業化、現代化、規模化發展,從而降低風險。
?4+1?運營模式是什麽?壹個村組織帶動,壹個技術員引導,壹個合作社依托,壹個種植戶服務結對壹個農戶?操作模式。實現以點帶面的示範效應,保證蔬菜產量,提高菜農收入水平,真正實現?給農民看,帶領他們做,幫他們賣,收入逐年增加?。
七。建設目標及效益分析(壹)建設目標。
1.總體戰略目標。按照xx村發展養殖業的思路,兼顧區域、地理、氣候條件和農民科技素質,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和效益為核心,以示範為載體,加快標準化無公害蔬菜基地的培育和建設,滿足城鄉居民的蔬菜需求,保障人民健康,促進蔬菜產業發展。
為此,xx村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的總體戰略目標可以概括為:1?建築?第二?創立?,三個?服務?四個?增加收入?五個?形式?六個?創造?六個目標。即:
壹個?建築?:建設2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兩個?創立?:創立?Xx專業?品牌;
三個?服務?滿足重慶主城區及周邊城鎮居民對蔬菜產品的需求;
四個?增加收入?
:增加農民收入;
五個?形式?
通過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成為支柱。
行業;
六個?創造?
:創建為
xx
區‘大學生村官’實踐基地?
、
xx
區無公害蔬菜種植示範基地?
2.
建設目標和任務。
根據統壹規劃、
突出重點,
分步實施,
采取集中成片、先易後難、整體推進的方法,逐步落地。
平整、硬化溝、渠、路,農田設施配套排灌,能排能灌,
暢通道路,完善農田聯網,增強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項目建設規模
200
畝,建設蔬菜大棚
名流
壹、分。
三
年度會議記錄
步驟實施完成後,溫室的各個區域
0.2
每畝
四
無公害蔬菜
基地配有管網、道路和水。具體方案如下:
2012
實施於
40
畝,在哪個大棚裏
20
畝,種在空地上
20
穆;
2013
實施於
60
畝,在哪個大棚裏
30
畝,種在空地上
30
穆;
2014
實施於
100
畝,在哪個大棚裏
50
畝,種在空地上
50
穆;
(B)效益分析
1.
經濟和效率分析
(
1
)溫室蔬菜的好處:
主要采用反季節周年栽培模式,
早春,茄子、番茄、辣椒、豆類、瓜類等。是主要農作物,在溫室中生育期提前。夏季以反季節大白菜、芹菜、蔥、韭菜、土豆、生姜、生菜等葉菜、莖菜為主;秋冬季節,蘿蔔、胡蘿蔔、大頭菜、芥菜(青菜)、白菜(蓮藕白)、生菜通道、鋼架蔬菜大棚、噴灌系統、照明等。
(3)基地建設措施
1.廣泛宣傳和推出。進壹步加大無公害蔬菜種植的宣傳力度,通過專題會議、橫幅、標語等形式讓群眾知曉,宣講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提高土地生產效率的意義,宣講鎮政府支持城郊大棚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的政策,宣講xx村支部兩委提供服務的措施,不斷營造無公害蔬菜生產的濃厚氛圍,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整個土地流轉。在基地建設中,要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堅持合法、有償、自願的原則,積極引導農民合理互換、流轉土地,確保無公害蔬菜基地集中連片建設,使基地建設向區域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3.組織技術培訓。村支部兩委邀請區鎮農辦技術人員到農戶家中講課,外出走訪培訓農戶,使參與大棚建設的農戶培訓率達到100%,取得實效。學習的主要內容是農業技術推廣的理論與方法、農業信息服務與管理統計技能、品種布局、高效栽培、病蟲害防治、田間投入品的安全使用、排灌管理、蔬菜采收、擬重點推廣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特別是2012對大棚農戶的技術培訓與指導,幫助其引進和調整。
4.高標準農田建設與農業機械化投入。集中力量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產農田,加快農業機械化運用,充分發揮農機集成技術的重要作用,節本增效,推進規模經營,不斷拓展農機作業領域,提高農機服務水平。
5.實施綠色種植。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農藥和除草劑,利用有益的天敵或機械除草方法;不要用可溶性化肥,要用有機肥或長效肥料;利用腐殖質保持土壤肥力;輪作或間作種植;不使用化學合成植物生長調節劑;不要使用抗生素。
6.培育農業?種植示範戶?。圍繞無公害蔬菜產業,在xx村選擇5個有壹定文化、種植水平高、樂於助人的農戶作為種植示範戶進行培育。以種植示範戶為帶動,輻射50戶左右農戶,帶動蔬菜產業發展。對種植示範戶采取集中培訓、入戶指導、實地考察、觀摩交流等方式,引導其應用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提高其學習接受、自我發展和輻射帶動能力,使種植示範戶成為農技推廣體系的重要成員、農業調查員、技術推廣員和政策宣傳員,成為農民看得見、摸得著、留得住的人?本地專家?。
7.建立專業蔬菜合作社。組織有壹定生產水平和營銷能力的人牽頭成立蔬菜專業合作社,借鑒國外經驗實行統壹生產資料、統壹組織生產、統壹技術標準、統壹質量檢驗、統壹購銷?五統壹?的管理模式。以專業合作社為龍頭,實現無公害蔬菜基地布局區域化、基礎設施標準化、良種推廣化、生產流程標準化、生產經營組織化、產品銷售品牌化。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改善品質,提高蔬菜產品整體供應保障能力和質量安全水平,提高市場競爭力,促進我村蔬菜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8.全方位構建銷售網絡。蔬菜產品主要以生鮮銷售和訂單生產為主。我們村主要有三種銷售形式:壹種是機關、企業、學校的食堂;二是與新世紀、永輝、重百、沃爾瑪等超市建立?農超對接?;三是直接投資市、區的農貿市場;四是直銷到重慶攀西市場。從而實現?保障主城,滿足自給自足?然後呢。淡季不弱,旺季還不錯,品種齊全,還安全?蔬菜產業可持續發展目標。
9.發展優質蔬菜。大力發展設施栽培和特色、優良蔬菜品種,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逐步擴大生產規模,以優質、快速、早熟、規模化生產占領市場。
10.創造?xx區無公害蔬菜種植示範基地?。圍繞優勢農產品和特色產業發展需求,依托現有科技推廣單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通過科技示範基地的建設,促進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的引進、試驗、示範和技術培訓,使之成為新品種、新技術的示範基地,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農業技術人員、種養大戶、農民的科技培訓基地,全區農業信息的收集和傳播基地。
九。實施步驟
本工程於2012年2月開工,2014年2月竣工。* * *分為六個階段。
(1)計劃提交階段(2012年2月初-2065 438+02年3月底)。將方案報鎮農辦和區新農辦審批,同時做好大棚蔬菜的宣傳。
(2)土地租賃階段(2012年4月上旬-2011年4月中旬)。村支部和村委會租用村民的土地,並與之簽訂土地租賃合同。
(3)組織實施階段(2012年4月中旬-2065 438+02年4月底)。排水溝施工、溫室施工、水池施工等。;同時,對工作人員進行了大棚蔬菜種植培訓。
(4)具體實施階段(2012年5月上旬-2065 438+02年5月下旬)。根據種植需要,進行前期工作、播種和養護。
(5)成立蔬菜專業合作社(2065 438+02—2065 438+03年5月)。引導農民自願成立蔬菜專業合作社,推進大棚蔬菜和露地蔬菜發展,負責訂單生產和蔬菜銷售。
(六)建立“xx區無公害蔬菜種植示範基地”(2065 438+03-2065 438+04)。通過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的引進、試驗、示範和技術培訓,建立xx區無公害蔬菜種植示範基地?。
十、項目投資預算
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初期投資項目及預算表
指數
項目
數量單位單價(元)復價
(萬元)備註
壹、土地出讓成本20畝900 1.8二、土地出讓成本。育苗大棚20畝10000 20三。種子、化肥、農藥、地膜20畝800 1.6四。基礎設施建設1。良好的
4 5000 2、4工棚及管理用房4000 1.6 3、5公裏排灌渠道5000 2.5 4、5公裏噴灌設施及管道10000 5、5 500 0.25 6洗菜池、200照明燈具100 0.25五、配套器具。
1、蔬菜無公害檢測儀1臺15 15 2、土壤養分快速檢測儀1臺10 10六、蔬菜無公害檢測儀。培訓經費0.5 VII。勞動工資。
10人10000 10合計7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