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關於信息檢索的作業

關於信息檢索的作業

壹、請給出下列文獻的《中圖法》分類號:

1、方言 :H17

2、初等代數 :O122

3、《紅樓夢》研究與評論 :I207.411

4 、PowerPoint基礎 :TP391.41

5、 網絡安全: TP393.08

6 、跆拳道 :G886.9二、編寫檢索邏輯式

1、《工業工程與管理》雜誌2008年發表有關工程材料試驗(TB302)的論文K=工程材料試驗*J=工業工程與管理*Y=2008或者C=TB302* J=工業工程與管理*Y=2008

2、查詢2008年以後除陳力外的作者發表的有關“政府人才服務機構”的論文 K=政府人才服務機構*(A=!陳力)*Y=2008或者 : K=政府人才服務機構-(A=陳力)*Y=2008

3、北京大學李明發表的關於《紅樓夢》研究與評論(I207.411)的論文 S=北京大學*T=《紅樓夢》研究與評論*A=李明

4、文思敏發表的圖書館學(G250)及圖書館管理(G251)類的論文。 A=文思敏*(C=G250+G251)

5、若AF代表機構,AU代表作者,已知王強是以前是東北師大的老師,現在在我校工作,要檢索他除幼兒教育外的全部文章AU=王強*( AF=東北師範大學+妳們學校名稱)-(K=幼兒教育)

6、找除軟件和硬件以外的、計算機方面的文章。K=計算機-(K=軟件+硬件)

7、黃玉姣、屠美如發表的有關微生物燃料電池方面的論文A=(黃玉嬌+屠美如)*(M=微生物燃料+燃料電池)說明:A=作者,C=分類號,J=期刊,K=關鍵詞,M=題目名或者關鍵詞,S=機構,Y=年代。在不同的檢索系統中檢索式可能不相同。並且在以上邏輯檢索式中,某些字段可能要加上英文輸入法狀態下的引號才有效。三、檢索中國大百科全書全書在線

1、用“組合檢索查詢”檢索“絲綢之路”的詳細註釋(復制條目標題和釋文第壹段) 打開 http://202.112.118.40:918/web/index.htm,點擊組合檢索。在 中文名稱 欄輸入:絲綢之路,在右邊的下拉框選擇“相等”,英文名稱和正文缺省。點擊檢索。***檢索到四條相同的記錄。復制第壹條:sichou zhi lu

絲綢之路(卷名:紡織)

Silk Road

橫貫亞洲大陸的古代貿易通道。在公元前 2世紀到公元 9世紀以絲綢為主的中外貿易往來非常頻繁。通過這條通道的貿易往來,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和沿途各地的經濟繁榮,特別是對於中國蠶桑絲綢技術的西傳起了巨大作用。19世紀末,德國地理學家裏希特霍芬首先使用了“絲綢之路”這壹名稱。後來在這條通道上陸續出土了中國漢、唐各朝的大量絲織品和其他文物(見中國絲綢史、中國紡織文物)。公元前 2世紀,漢武帝派遣張騫等攜帶絲綢和其他貴重物品出使西域各地,開辟了中國通向中亞,進而抵達地中海的道路。宋代以後,中國對外貿易大多改走海路,“絲綢之路”逐漸失去往昔的重要性。

“絲綢之路”路線並不完全固定,也非壹條。其中以自喀什西南行的路線,通往印度、西亞乃至歐洲,最為重要。喀什古稱疏勒,按當地語意即為“絲綢集市”。

兩漢時期,中西亞和歐洲尚未掌握育蠶取絲的技術,經絲綢之路不僅大量販運中國的絲織品,同時也大量西運蠶絲作為絲織原料。公元2~3世紀,蠶桑技術傳到今新疆和田地區。在屋於來克遺址留存繪有蠶種傳入故事的畫板。民豐遺址存有當時的桑樹(已枯死)。據藏文《於闐史》記載,中原地區的蠶桑技術曾傳布到今克什米爾壹帶。公元 4世紀,中國的蠶桑技術通過“絲綢之路”傳至印度。公元 6世紀,波斯派遣使者沿“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學習絲綢技術。後來,中國的蠶桑技術又傳布到拜占廷和阿拉伯等地,羅馬和拜占廷多以服用中國絲綢為貴。沿“絲綢之路”出土的漢、唐絲織物品類繁多,織造精美。絲綢的組織和紋樣對世界各國的絲織生產有重大的影響。 高漢玉 忻鼎新

2、檢索與妳同姓的壹位歷史名人(復制條目標題和釋文第壹段) 本人姓李,打開 http://202.112.118.40:918/web/index.htm,同樣點擊組合檢索。在 中文名稱 欄輸入:李%,右邊的下拉框選擇:包含。檢索結果:李東垣(1180~1251) 李時珍(約1518~1593) 李春芬(1912~  ) 李吉甫(758~814) 李特爾,C. 李希霍芬,F.von 李旭旦(1911~1985) 李兆洛(1769~1841) 李春昱(1904~1988) 李捷(1894~1977) 李璞(1911~1968) 李四光(1889~1971) 李鶚鼎(1918~  ) 李銳(1917~  ) 李天和 李晨風(1909~1985) 李鬥鏞(1932~  ) 李翰祥(1926~  ) 李俊(1922~  ) 李麗華(1924~  ) Li Lihuɑ

李麗華(1924~  )(卷名:電影)

中國電影女演員。河北省人,1924年7月17日生於上海。父母都是京劇名演員。16歲入上海藝華影業有限公司當演員,因處女作《三笑》壹舉成名。1940~1942年,在藝華主演《千裏送京娘》等17部影片。抗日戰爭勝利後,在上海主演影片《假鳳虛凰》、《艷陽天》,在香港主演影片《三女性》等。1948~1959年在香港主演了近50部影片,如《說謊世界》、 《誤佳期》、 《拜金的人》、《雪裏紅》等。1958年,參加美國影片《飛虎嬌娃》的演出。50年代,她創辦了麗華、金龍兩個影片公司,***攝制6部影片。60年代,大部時間在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拍片,主演的影片有《武則天》、《壹毛錢》、《觀世音》以及獲第12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的《萬古流芳》。1969年在臺灣主演了影片《揚子江風雲》,獲第7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她在臺灣***主演過4部作品。1940~1978年,***演影片120部,1978年公演的《新紅樓夢》是她客串演出的最後壹部影片。退休後移居美國。 余慕雲 ok,最後壹天妳按照這種方法來做就是啦。

  • 上一篇:公務員考試申請表及答案的格式
  • 下一篇:廣西工商執照年檢網址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