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動物進入到屠宰場之後,就需要進行屠宰檢疫,相關工作人員就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流程,對已經宰殺的動物進行檢疫,最大程度上防止病害動物進入到市場當中,有效保護公***衛生安全。基於此,就需要加強規模化生豬屠宰場檢疫工作的研究分析,從而保障檢疫工作能夠具有良好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進壹步推動我國動物檢疫工作的順利開展,促進我國畜牧業更加穩定持續的進步與發展。
1、加強生豬屠宰檢疫管理必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食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豬肉是我國常見的肉制品,但是近年生豬質量問題越來越多,成為人們關註的重點問題。養殖過程中使用化學藥物、激素飼料等,導致壹些藥物殘留在豬肉中,或者壹些病死豬混入健康的屠宰豬中,給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威脅。因此,采取相應措施,開展生豬屠宰檢疫和安全監管是促進我國畜牧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壹方面,生豬屠宰檢疫可以提高我國肉制品質量,減少肉制品質量安全問題。另壹方面,加強生豬屠宰檢疫管理,可以讓更多的養殖戶了解國家對養殖業質量安全工作的重視度,遇到疫病時及時上報、及時處理,進而減少有問題的豬肉制品數量,提高肉制品質量安全。目前,我國的生豬屠宰檢疫力度不夠,信息化監管體系不夠健全,導致生豬屠宰檢疫過程流於形式,沒有真正發揮監管作用。構建嚴格的監管體系,是保障生豬安全的必要途徑,可以從源頭上減少生豬質量安全問題,不合格生豬淘汰掉,不進入屠宰環節,減少後續安全問題。
2、屠宰檢疫工作存在的問題
2.1檢疫工作缺乏標準規範化流程
隨著我國養殖業的迅速發展,豬肉產品的市場消耗量和流通速率也在不斷提升,這壹現實情況與落後的檢驗檢疫手段是不匹配的。檢驗檢疫工作亟需規範化與標準化的工作流程。
2.2屠宰檢疫督查機制不完善
在許多的基層生豬屠宰場中,缺乏完善的檢疫工作標準體系,在實施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監督,不能科學高效的解決屠宰檢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現行的檢疫標準中壹般是由當地的畜牧部門與商貿部門聯合開展檢疫工作,但是在生豬屠宰檢疫前則是由當地畜牧衛生部門進行檢疫工作,豬肉制品進入市場流通時,則需要工商與商貿部門進行監管。各個部門的交叉管理造成管理混亂,出現問題時相互推卸責任,沒有有效發揮相關部門的職能。
2.3檢疫工作人才缺乏
由於傳統教育思想的限制,獸醫這壹行業在社會中受到的關註度壹直偏低,這壹現實狀況限制了該行業的人才流動與技術發展。壹方面,動物檢疫專業在高等院校的教育不受重視,學習該專業的學生數量難以滿足社會需求。另壹方面,現階段從事動物檢疫壹線工作人員的素質良莠不齊,許多從業人員對相關的國家標準和技術規範並不熟悉,限制了動物檢驗檢疫工作的開展,這壹現象在偏遠地區表現尤為突出。
3、做好屠宰檢疫工作的措施
3.1完善屠宰檢疫的流程
為了能夠充分保障屠宰檢疫的質量與安全,進壹步提高動物產品的衛生安全,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標準開展屠宰檢疫工作。第壹,註重加強屠宰前的檢疫工作,提高對屠宰檢疫的重視程度,在當各種證明文件同實際生豬情況相符合、每壹頭生豬的耳標齊全、各種檢疫證明齊全才能夠準許生豬進入到屠宰場。第二,相關的工作人員還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流程標準,對其進行相應的屠宰檢疫,並且對屠宰檢疫的結果進行詳細的記錄,如果發現其中出現病死豬或者病害的內臟情況,那麽就需要對其做好相應的處理。另外,相關檢疫人員在完成檢疫之後,還需要嚴格按照流程規定開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有效防止檢疫出現不合格的問題。
3.2健全屠宰場內檢疫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嚴格的入場管理制度,對於進入屠宰場的人員、器具、車輛等,都要進行嚴格的檢疫控制,形成完善的屠宰場準入制度,防止人員、車輛以及器具等將病原病菌帶入屠宰場中。其次,要建立與生豬屠宰檢疫相對應的行政管理制度,實現檢疫信息化管理。現有的屠宰檢疫制度還不夠完善,尤其是隨著養殖場的規模不斷擴大,檢疫難度也逐漸增大,需要結合信息化時代的特點,對信息化技術加以應用,實現檢疫檢驗過程信息化發展。首先生豬屠宰檢疫工作的流程、方法以及各個部門和單位的職能進行明確,再將具體的工作職責落實到每個人身上,增加檢疫人員的責任意識,確保屠宰檢疫任務落實,提高生豬屠宰檢疫工作效率。同時,可以應用大數據技術、計算機技術,實現溯源檢疫管理,讓每頭生豬的來源、屠宰場信息、屠宰流程等數字化,提高檢疫管理效率,壹旦發現有問題生豬,可以隨時溯源追查,防止問題肉制品流入市場。最後,規範證件辦理工作,對於檢疫合格的豬肉,需要粘貼相應標簽,在貼標簽時必須要保證公平、公正,不能徇私枉法,不合格的豬肉堅決不能貼標簽,同時要做好檔案記錄與整理,對檢疫工作進行記錄。
3.3重視人才的引入與培養工作
檢疫以及相關工作的壹線從業人員對我國肉類食品加工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壹方面,要積極引進人才,將熱愛工作並具備壹定工作能力的青年人員吸納進來。另壹方面,要做好在崗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定期培訓活動有效提高從業人員的檢驗檢疫綜合工作能力,為規範化的檢驗檢疫制度建設與技術推廣奠定良好的人員基礎。
3.4嚴格做好屠宰後檢疫
生豬屠宰後的檢疫也十分重要,因為經過宰後檢疫的豬肉將直接進入市場,所以必須要對宰後的豬肉進行嚴格檢疫與控制。宰後檢疫是入場屠宰前檢疫的補充,是屠宰生豬衛生檢疫工作中最重要的壹環,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檢驗檢疫,主要包括對宰後生豬的各個部分檢疫,首先要檢查屠宰生豬的外觀,進行寄生蟲檢查,看生豬的三腺是否被摘除,保障進入市場的肉制品質量達標。其次要檢查其內臟和頭部、蹄部,看屠宰後的各個組織部分是否有變色、形狀是否規則、硬度有無異常等。最後要進行實驗室檢驗,對於基本檢查過程中發現的疑似病豬或者異常生豬制品,還需要帶回專門的實驗室檢查,主要是旋毛蟲檢查,如果發現沒有感染旋毛蟲,才可以放行,確保屠宰生豬質量安全。做好宰後檢疫後必須要嚴格記錄,對於完全符合入場豬肉標準的肉制品給予開具出場證明,對於有問題的豬肉進行登記,匯報給相關部門處理。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加強生豬屠宰檢疫工作也越來越重要,這是提高生豬屠宰檢疫水平的重要措施,目前生豬屠宰檢疫管理水平不高,而且檢疫制度不完善。因此,要積極加強對生豬屠宰檢疫工作的重視,結合動物檢疫法律法規,對規模化屠宰場的檢疫工作進行強化,並且要組建專業的檢疫隊伍,提高生豬屠宰檢疫水平,給人們提供安全的肉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