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發改委公布暗訪自查結果。總的看,絕大多數省區能夠認真執行國家有關部署要求,及時轉發國家有關減量化生產文件,精心組織實施減量化生產措施,重新確定和公告了煤礦生產能力;加強部門間的協同監管,將減量化生產措施落實情況列入重點內容。
不過,發改委在暗訪中也發現壹些問題,例如,個別煤礦對減量化生產存在顧慮,擔心自己減量別人不減,自覺減產、停產放假的主動性不強;有的企業則認為法定節假日就是國家規定的放假當天,特別是壹些產量大、效益好的主力礦井“五壹”期間僅安排停產1天。有的企業認為停產僅指停止采煤,井下仍安排了超過50%的人員從事其他輔助工作。
部分省區市備案制度不夠完善,地方備案部門和監督機制尚不明確。有的煤礦備案不及時,彈性工作日方案不具體、可操作性不強,監督考核難度大。有的煤礦基礎管理工作薄弱,數據信息有待完善。
對於規則執行不到位的煤礦,發改委也進行了通報:山西焦煤集團沙曲煤礦、陜西彬縣煤炭公司下溝煤礦、陜西中達集團火石咀煤礦、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大佛寺煤礦、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朱家河煤礦、淮南礦業集團新莊孜煤礦等煤礦沒有停產放假或疑似生產。山東、四川兩省煤炭管理部門自查發現,山東省棗莊市級索、曹莊、北徐樓煤礦,泰安市華玫礦業,萊蕪市辛莊煤礦,四川省華鎣市林豐煤炭有限責任公司、大竹縣紅旗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城西煤礦、威遠縣沙灣煤業公司未停產放假且未按規定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