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哪些領域會有成長?那些行業會需要國際實習生?
解析:
杭州人是自豪的,也是迷茫的。每次經過南山路,經過長橋,經過雷鋒塔,我們是陶醉的,滿足的,自豪的。每次想到杭州城市的未來,我們是迷茫的,我們杭州有太多可能的發展方向,我們要帶領杭州往哪裏去,如何去超越,如何不被超越,我們不得不跳出壹個杭州人的框框去思考杭州的未來。
杭州不缺乏居住的題材,居住離不開環境,杭州的山水是自然界賦予杭州住宅的最大恩賜,杭州的別墅不乏山水別墅的典範,見慣了山水的杭州人對於居住環境,要挑剔的多,也要超前的多。
杭州也不缺乏商業的題材,交易記錄屢屢在銀泰被刷新,武林商圈創造了壹個又壹個商業奇跡,杭州人的消費觀從來沒有落伍過,杭州人的消費能力也從來未被低估,各種新型的商業業態會不斷呈現。
那麽,杭州的商務題材呢?杭州的商務環境、商務空間在哪裏呢?杭州至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中央商務區,杭州沒有符合現代辦公概念的純租賃型的寫字樓群。杭州從壹個制造業中心向第三產業轉型的過程中,商務的發育相對落後,杭州城市空間的突破口,可能就在商務空間上面,杭州經濟的未來可能就在商務的振興。
杭州主流商務的特性
任何壹個城市都有壹個主流的商務特性,如上海是“總部”商務,寧波是“港口型”商務,義烏是“流通型”商務。那麽,杭州主流商務的特性是什麽?
是貿易型的商務嗎?杭州缺乏以集裝箱為標誌的港口貿易,沒有寧波、大連等港口城市的轉口貿易的地理優勢,壹定程度上面,缺乏國際化商務的顯性條件。
是制造型的商務嗎?杭州的能源、土地、勞動力等成本與日俱增,杭州的制造業成本隨之日漸高企,杭州的產業調整沒有給制造業留下太大的空間,所以制造業派生出來的商務也不是杭州的主流商務特征。
是流通型的商務嗎?杭州的消費類產品在區域內沒有優勢,近不如義烏,遠不如青島,從小商品到大家電,都不是杭州的長項。
是科技型商務(研發型)。it產業是杭州的驕傲,杭州能夠在長三角和全國範圍內成為經濟強省,it產業起著首要的作用。科技商務是知識經濟特征下的以高科技為龍頭的知識密集、信息密集、管理密集、資金密集的商務形式。
科技商務需要怎樣的城市空間
科技商務對城市空間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5個方面:離心化、臨港型、產業集群化、創意空間、休閑空間。
離心化:離心化是指不依賴於傳統商業中心,去都市化發展。傳統商業中心會在多方面制約科技商務的發展,如在交通上,傳統商業中心由於商場集中而出現大量的人流、車流,加上四周道路大多未經過科學規劃,容易出現堵車現象導致商務交通時間成本增大;由於早期寫字樓宇車庫開發甚少,因此停車也是個很大的問題,這對於依賴車輪的商務活動來說也非常不利;環境上,傳統商業中心大多較為嘈雜,對辦公幹擾太多。
臨港型:知識經濟沒有地域、沒有國界,信息流主要依靠網絡四處傳播,工作、會議等都可以通過網絡來進行。只要敲動鍵盤,就可以招來四海商務客。所以,阿裏巴巴的生意經就是沒有做不成的生意,因為有了網絡,各國人都會來因妳而來。而人員的往來則主要依靠最便捷的空港,依賴交通樞紐區,城市交通網絡越發達,人員往來越頻繁,商務活動就越容易展開。
產業集群化:科技商務是知識密集、信息密集、管理密集、資金密集的商務形式,因此城市需形成集群化的產業氛圍,形成資源的互動***享、重要研究成果的交流、有序的良性競爭環境等等,最終達到產業核聚變效應,如美國的矽谷、上海的張江。
創意空間:知識經濟下的科技服務行業需要創意,從業人員更需要創意,人是感性的,沒有空間的變化起伏、人也會缺乏創意。如果像工廠裏的勞工,壹天到晚呆在同壹個環境下,就會缺乏靈感,因此,科技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更希望工作、會務、飲食、休閑娛樂等各方面可以在不同的環境裏展開。這就要求環境是經常變化的而不是固定的。
休閑空間:科技服務行業從業人員因主要進行腦力勞動,因此相較於體力勞動者,心理需求會更高。知識經濟造就的壹大批中產階層,對於財富已逐漸擺脫了無休止的追逐觀念,他們更想還生活以本來面目,他們害怕在為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他而去。因此,他們對休閑空間的渴求會更多。特別是在杭州這麽壹個休閑氣息濃郁的人文環境裏面,在他們工作生活的範圍裏面,休閑空間是萬萬不可少的。
濱江——科技商務的當然之選
放眼杭州各大區域,哪壹個區域擁有這樣的城市空間氣質呢?西部的閑林、老余杭景觀雖美,缺缺乏產業支撐,商務氛圍無法形成;北部的臨平和南部的蕭山產業雖然發達,但都不是知識密集型產業;東部的下沙也是以制造業基地為目標。只有濱江,濱江超前的規劃使得該區域蘊藏著發展科技商務的潛質。
濱江在交通方面經過科學規劃,不僅與主城區之間聯系緊密,且處於多條高速公路的交匯處,還有多條道路通往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人員的流動非常方便,適合發展臨港型經濟。濱江是高新產業聚集地,有著UT斯達康、華為、東方通信、浙大網新等壹批國內國際知名企業,他們非常需要高質量、高效率的商務空間。創意空間方面,濱江有山、有水、有江、有湖,有錯落有致的天際線,有動靜相融的景觀資源,可以給人以創作的靈感;而濱江規劃中,城市空間的敞開式理念以及濱水資源的分享都能促成區域品位的提高,也完全符合科技商務的核心特質。根據濱江規劃,以星光大道為龍頭的休閑娛樂業也將在此得到長足的發展。這些都為濱江科技商務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八大服務業驅動杭州未來經濟
可以逛的商場更多,可以唱歌的地方更多,可以遊玩的景點更多,可以享受的社區服務更方便,可以讀書的名校更多……這壹切都將在未來五年內完成。杭州市 *** 昨天宣布將在五年內完成向服務業大市轉變的重要措施。
根據規劃,杭州8個城區要力爭至2010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50%左右,形成高層次的“三二壹”(第三產業所占比重最大);5縣(市)力爭至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50%左右,全市範圍初步形成高層次的“三二壹”產業格局。重點將從八個方面來推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1.旅遊產業
發展目標:到2010年,旅遊、休閑、會展“三位壹體”的大旅遊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從2003年的6%提高到8%左右;年接待國際性會議和展覽50次以上,會展總收入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遞增;基本將我市建設成國際性風景旅遊城市和“東方休閑之都”。
發展重點:深入推進西湖綜合保護工程,進壹步完善和深化“壹湖兩塔三島三堤”西湖全景;全面打通西湖周邊岸線;大力推進西溪濕地綜合保護工程,大力發展濕地生態旅遊;開發建設錢江新城17萬平方米的會展場館,建設好3—5個國內壹流水準的會展配套設施,重點培育世界級會展品牌。
2.大文化產業
發展目標:到2010年,我市以科技服務、教育、衛生、文化娛樂、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行業組成的大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2003年的7.2%增加到9%以上,基本確立具有壹定國際知名度的“文化名城”地位。
發展重點:大力實施名校集團化戰略,讓優質教育平民化、普及化,實現名校公***資源效應最大化。大力引進國內外著名院校來杭辦學,提高辦學國際化水平;培育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多層次、高質量的教育集團。
3.金融服務業
發展目標:到2010年,我市金融業的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從2003年的6.6%提高到9%左右。努力把杭州建設成“長三角”區域性金融中心,成為上海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展重點:高水準規劃和發展錢江新城金融街區,引進20—30家境外重要金融機構進駐我市;提升延安路、慶春路金融區塊功能,形成我市特色鮮明的金融區塊;盡快制定金融機構來杭發展的若幹政策。加大與上海金融的合作力度,推進我市區域性市場與上海國際金融市場的聯結,使我市金融機構成為上海金融市場各部分及其配套清算系統的重要成員;以“信用杭州”為切入點,完成企業和個人信用數據庫建設,加快“杭州中小企業融資立體式擔保體系”建設,營造誠信環境。
4.商貿物流業
發展目標:2010年,杭州市商貿流通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2003年的9.1%提高到13%。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300億元;社會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低到12%左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發展重點:精心打造錢江新城中央商務區,並加快以武林廣場為中心的核心商圈建設,建設凸顯運河文化的拱宸橋區域商業中心,提高“兩廣壹河”區域的商務聚集度;推進吳山廣場、西城廣場等若幹集吃住購娛為壹體的現代大型綜合購物中心建設,培育5-8家大型商貿企業集團。
5.信息服務與軟件業
發展目標:到2010年,杭州市信息服務與軟件業增長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3年的1.8%提高到3%以上。
發展重點:發展寬帶無線接入和光纖到戶,積極搶占光纖到戶乃至下壹代通訊網絡整個產業鏈的制高點;推行軟件業“聯盟化、集團化”運作,鼓勵由重點軟件企業牽頭建立軟件企業聯盟;設立軟件開發基金,建立軟件工程中心、測試中心和認證中心。
6.中介服務業
發展目標:到2010年,杭州市中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中介服務行業達到50個,從業人員達到20萬以上。
發展重點:積極引進國際著名的會計、法律、咨詢、評估等中介企業,加強合作,設立從事研究、開發、設計的中介機構;加快中介機構與掛靠的 *** 部門脫鉤,凡承擔行政職能的中介機構要退出市場,改為公益性事業單位。
7.房地產業
發展目標:到2010年,我市房地產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3年的3%上升到4%左右。形成“供需基本平衡、結構基本合理、價格基本穩定、調控有效”的房地產發展格局,增強“住在杭州”的品牌優勢。
發展重點:培育金融信貸、咨詢、設計、開發、市場交易與物業管理各類房地產中介服務市場,引進著名房地產中介企業集團,形成壹條龍配套服務體系;加快住房產業現代化,住宅建設要在信息化、智能化、生態化和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等方面有所突破,提高房地產業科技含量。
8.社區服務業
發展目標:到2010年,全市基本建立起新型的社會福利、社會保障和服務門類齊全的社區服務網絡,基本實現困有所幫、難有所助、需有所應的社區服務新局面。
發展重點:完善社區衛生保障網絡,開展以疾病預防、醫療、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等為主要內容的社區衛生、服務;加強社區為老服務,完善企業退休人員社會管理體系;建立健全以“杭州市市民服務呼叫信息中心(96345)”為中心的呼叫服務網絡。
幾乎每個行業都有龍頭企業,都會招國際實習生
妳自己電話聯系用人單位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