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會員企業問卷調查數據淺析

會員企業問卷調查數據淺析

劉曉鵬

調查研究是協會工作的基礎和依據,也是協會開展各類活動的前提和保障。2012年為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協會秘書處從3月份開始,以問卷調查的形式(《2012年珠寶企業經營狀況調研表》),用6個多月時間,面向會員企業開展了專項調研活動,涉及馳名品牌160余家,放心示範店400余家,AAA信用企業40家,到10月底收回有效調研表85%以上。調研期間,協會還派專人走訪了深圳、廣州、上海、浙江、江蘇、山東、遼寧、雲南等地,在壹定程度上了解和掌握了行業發展中的實際情況,現將調研情況做如下分析。

1.2012年珠寶行業加工、零售情況分析

此次調研考察了加工企業2011~2012年產值、加工能力、加工凈利率以及零售企業銷售額、銷售量、銷售凈利率六項指標。從數據上來看,2012年各項指標的升降比例雖然不等,但整體還是屬於增長的趨勢,具體數據詳見表1。

表1 2012年珠寶企業加工、零售指標升降比例表

從表1可以看出,有24%的加工企業產值縮水,但仍有74%的企業產值增長。雖然產值並不直接說明經營狀況和經濟效益的好壞,但也能從總體上反映出生產總成果。與此對應的是20.93%的加工企業加工能力下滑,也就是訂單減少,加工量下降,74.42%的加工企業加工量增長。

對於零售企業而言,銷售額的變化取決於銷售數量的多少以及利潤的薄厚,銷售數量的減少必然導致銷售額的下降。從表1可見,24.47%的企業銷售量下降致使22.86%的企業銷售額隨之下降,但仍有74.47%和75.24%的企業銷售量和銷售額同步增長。

同時,銷售數量上的下降,也導致下訂單—進貨—銷售壹再下訂單這壹循環過程中訂單的減少,這壹現象從表1也可得到印證,即24.47%的銷售量下降導致了20.93%加工企業加工能力下降。

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企業不得不削減利潤,從加工凈利率和銷售凈利率就可看出,雖然只有四分之壹的企業加工能力和銷售量沒有增長,但有43.91%和51.19%的加工或銷售企業利潤下滑,還有17.07%和11.9%的企業勉強維持不變,利潤增長的企業只占不到壹半。可見,珠寶行業的利潤越來越薄。

2.銷售模式分析

從近幾年的銷售模式來看主要分為兩大類,壹類是自營,壹類是加盟,這兩大類在渠道拓展、品牌建設、盈利能力方面都各有優劣。

2.1 自營店

自營店主要分為店中店和獨立門店兩類,2011年,店中店和獨立門店的比例大致為1.81:1,到2012年,這個比例有所下降,為1.76:1。2012年選擇店中店與獨立門店兼營的企業占到了73.96%,選擇只開獨立門店的企業展16.67%,而僅開店中店的比例也僅為9.38%(如圖1所示),這表明企業在品牌建設的過程中,不僅開拓了新的銷售渠道和形勢,而且更加重視自身品牌的形象和銷售渠道,通過獨立門店這種形勢,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根據調研數據,珠寶行業采取自營加盟並用的管理模式的占63.492%,其中以加盟店為主占到了60%,以自營為主占40%,即占總比例的38.10%和25.40%。而還有壹部分企業采用單純自營或加盟的模式,分別占34.92%和1.587%(如圖2所示)。

圖1 自營店、店中店、獨立門店等各所占比例圖

圖2 自營、加盟模式在總銷售模式中所占比例圖

自營模式的主要優點在於對門店具有完全控制能力,對店面管理、貨品管理的掌控度較高。而且有利於公司維護品牌形象和做好售後服務。截至2012年底,擁有100家以內自營店的企業幾乎占到總比例的90%(詳見表2),說明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從獨立門店邁向逐步擴張是壹個緩慢的過程,需要企業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擁有壹千家自營的企業屬於鳳毛麟角,只占總比例的0.81%(詳見表2),從壹百向壹千的轉變,需要更多的品牌戰略、文化策略、管理謀略等方面的支持與維護,也顯示了強勁的品牌實力。

表2 自營店開店數量及比例

2.2 加盟店

加盟模式的優點,就總公司而言,不需要門店選址、租賃及裝修、招聘等程序,初始資本投入小,因此擴張速度要遠快於自營模式。此外由於經銷商和加盟商深諳當地消費習慣,門店拓展成功幾率也相對較高,缺點則在於公司對門店的控制能力較弱,因此品牌維護成本較高,而且外延拓展過快可能導致管理滯後。從表2可以看出,擁有50家加盟店的企業數量占到了總數量的50%,且繼續開店的增速也超過了100%(詳見表3)。

表3 加盟店開店數量及比例

通過對自營店和加盟店所占比例進行對比,可見,在開壹百家店以內的數量級中,自營店的比例高於加盟,反之,超過百家以上店鋪,加盟店比例均高於自營店(詳見表3)。說明在企業發展初期最好先練好內功,深諳店鋪、貨品、人員管理之道,再逐步拓展加盟連鎖渠道,才能穩中求勝。同時,通過對比,2011年加盟店與自營店的比例為2.54:1,到2012年下降到2.45:1,也說明品牌企業越來越註重自營業務的發展。加盟的模式雖然有諸多優勢,但自營模式仍是未來的主流趨勢。

表4 自營店和加盟店所占比例

此外,在受訪的企業中,2012年比2011年加盟店數量有所減少的企業占3.66%,自營店數量減少的企業占8.87%,這也從另壹個側面印證了2012珠寶行業部分加工、銷售企業業績下滑這壹事實,但總體加工、銷售形勢仍呈現整體上升的趨勢。

2.3 區域

在地區的選擇上,不少全國性大品牌已分別在重要城市開店,在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地區品牌飽和度較高,競爭也較為激烈;其次天津、遼寧、河北、山東、山西、安徽、福建、河南等直轄市、省會城市的重要地段幾乎都被知名珠寶品牌占據,其余的省份雖然入駐品牌企業不多,但隨著近幾年經濟的快速增長,也表現出極大的購買潛力,勢必成為下壹輪各大品牌爭相開店的福地。

3.研發情況分析

近年來,隨著珠寶產業的轉型升級,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戰略和提升品牌價值的根本途徑,通過壹系列的技術改造和產品研發,使得壹大批品牌企業始終走在行業前端。

從前幾年用重金聘請國外設計師和工藝師,創新工藝和設計款式,到如今註重科技創新,加大研發力度,組建研發團隊,發現和培養國內優秀民族設計師、工藝師,使中國珠寶產業在首飾設計、技術改造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少企業的產品在國內外各項珠寶首飾設計大賽中屢獲殊榮,還有壹批珠寶加工環保設備的投入使用,極大地改善了企業整體環境。

調研數據顯示,2011年正在申報和已獲批的專利為1191個,到2012年為1234個,2011年至2012年間,承擔國家級項目17項,省部級項目13項,地市級項目16項,自立項目47項。研發團隊的人數雖然在總職工人數的比例只占到3%左右,但研發團隊也不斷壯大,人員逐年增加,有三成的品牌企業,科研投入超1000萬元,部分企業的研發投入高達4500萬元,受訪企業總科研投入為58902萬元,平均每家企業的研發投入近500萬元。

4.人員結構分析

對於企業而言,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市場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因此,企業都會把人力資源建設放在發展的重要位置,加強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變革和創新,架構科學高效的人力資源體系,為企業的快速、穩定發展打造穩固的人才支撐。

4.1 職稱比例

珠寶加工、零售企業的員工結構中,初級工的比例為21.44%,中級工12.88%,高級工為5.57%,技師的比例逐步遞減,為3.61%,而具有高級技師職稱的僅占1.61%(詳見圖3)。可見成熟的中高級工的比例還有待於提高。

圖3 企業職稱情況比例圖

4.2 人員流動率

此外,目前珠寶行業的人員流動率在9.79%左右。有7.1%的企業人員流動率高達30%以上,還有71.4%的品牌企業人工流動率可以控制在10%以內,42.86%的品牌企業可以控制在5%以內。總體而言,零售企業的人員流動率稍高於加工企業。

為了緩解人員流失給企業帶大的巨大壓力和損失,珠寶行業大中型企業越來越註重企業員工的職業培訓,有的企業自身設有培訓部門,有的企業外聘專家對上到管理層下到壹線銷售人員進行全面的培養。無論是學歷教育,還是職業教育、技能培訓,都越來越被行業所認同和重視。如鉆石檢驗員、珠寶首飾營業員等崗位的受培訓人員比例逐年提高。

不僅如此,我們還了解到不少企業尤其是品牌企業,更是註重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和力度,以人性化管理留住人才,提高了員工以企業為家的歸屬感、認同感、幸福感,增強了隊伍凝聚力、戰鬥力,是行之有效的促進發展、創建品牌的辦法和保障條件。

4.3 持證上崗率

根據此次調研有38.54%的企業能達到100%持證上崗,持證上崗率超壹半的企業占79.2%,僅有16.7%的企業持證上崗率不足四分之壹,說明全行業***建培訓體系取得可喜成績。

5.調研結論

(1)2012年珠寶行業有部分企業加工量下滑,但整體加工量較2011年仍有小幅增長,珠寶零售企業銷售額及銷售零雖也有所波動,或增幅減緩,但整體保持增長態勢。

(2)珠寶銷售渠道更加多樣,自營店及加盟店仍是主力模式;店鋪分布面更廣,在區域選擇上,三、四線城市潛力巨大。

(3)珠寶企業研發意識越來越強,研發投入及項目逐年遞增,自主研發力度逐步加強。

(4)團隊建設成效顯著,行業人員素質不斷提高。

  • 上一篇:化工貿易公司簡介模板
  • 下一篇:野蠻人姚振華是怎麽煉成的?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