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系統規劃階段
信息系統的規劃階段,也是信息系統的概念階段或者是信息系統的需求分析階段。這壹階段又分為兩個過程,壹是概念的產生過程,即根據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提出建設信息系統的初步想法;二是需求分析過程,即對企業信息系統的需求進行深入的調研和分析,並形成需求分析報告。
2.信息系統的分析階段
信息系統總體規劃是系統開發的起始階段,之後是需求分析。壹個比較完整的總體規劃,應當包括信息系統的開發目標、信息系統的總體架構、信息系統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流程、信息系統的實施計劃、信息系統的技術規範等需求分析。系統分析階段的目標是為系統設計階段提供系統的邏輯模型。系統分析階段以企業的業務流程分析為基礎,規劃即將建設的信息系統的基本架構,它是企業的管理流程和信息流程的交匯點。系統分析的內容主要應包括組織結構及功能分析、業務流程分析、數據和數據流程分析、系統初步方案等。準確定位該系統的應用範圍,開發成本等。
3.信息系統的設計階段
系統設計階段。系統設計階段是根據系統分析的結果,設計出信息系統的實施方案。系統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系統架構設計、數據庫設計、處理流程設計、功能模塊設計、安全控制方案設計、系統組織和隊伍設計、系統管理流程設計等。
4.信息系統的實施階段
系統實施階段。系統實施階段是將設計階段的結果在計算機和網絡上具體實現,也就是將設計文本變成能在計算機上運行的軟件系統。由於系統實施階段是對以前的全部工作的檢驗,因此,系統實施階段用戶的參與特別重要。如果說在系統設計階段以前,用戶處於輔助地位的話,而到了系統實施階段以後,用戶就應逐步變為系統的主導地位。信息系統實施階段結束以後,系統就要進入試運行。通過試運行,系統性能的優劣、是否做到了用戶友好等問題都會暴露在用戶面前。
5.信息系統運行和維護階段
當信息系統通過驗收,正式移交給用戶以後,系統就進入了運行階段。壹般來說,壹個性能良好的系統,運行過程中會較少出現故障,即使出現故障,也較容易排除;而那些性能較差的系統,運行過程中會故障不斷,而且可能會出現致命性故障,有時故障會導致系統癱瘓。可見,長時間的運行是檢驗系統質量的試金石。
另外,要保障信息系統正常運行,壹項不可缺少的工作就是系統維護。在軟件工程中,把維護分為四種類型,即排錯性維護、適應性維護、完善性維護和預防性維護。壹般在系統運行初期,排錯性維護和適應性維護比較多,而到後來,完善性維護和預防性維護就會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