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京東方的歷史

京東方的歷史

1.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1993年——1993年4月,在北京電子管廠的基礎上,員工自籌650萬種子基金,進行股份制改造,創立北京東方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王東升出任董事長兼總裁,帶領瀕臨倒閉的老電子管廠走上“產業報國,強企富民”之路。

1994年——1994年1月,與日本旭硝子、丸紅、***榮合資成立北京旭硝子電子玻璃有限公司,通過合資企業,以少量投資迅速實現生產能力,獲得新產品,培養出專業人才,拓展了國際化視野。隨後陸續與日本日伸工業合資成立北京日伸電子精密部件有限公司,與日本端子合資成立北京日端電子有限公司,發展與CRT配套的精密零件與材料業務。

1995年——1995年9月,成立TFT-LCD項目預研小組,跟蹤研究TFT、PDP、FED等顯示技術,在科學論證及充分研究的基礎上明確“進軍液晶顯示領域”的戰略抉擇,並開始戰略布局。1997年——1997年5月,京東方與臺灣冠捷科技合資成立北京東方冠捷電子有限公司,持股52%,進入顯示器領域。

1997年6月,京東方在中國深圳交易所成功發行境內上市外資股(B股),股票名稱與交易代碼為京東方A(000725)成為北京市第壹家B股上市公司。1998年——1998年12月,組建浙江京東方,生產真空熒光顯示屏(VFD),進入小尺寸平板顯示領域。

京東方實施“從合資經營為主轉向自主經營,從精密電子零件和材料轉向新型顯示器件與產品”的兩個戰略性轉變,著力打造主營業務,企業實力迅速提升,形成了顯示器、VFD、STN-LCD等產業。1999年——1999年5月,成立京東方專用顯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顯示系統與解決方案。

1999年5月,京東方與冠捷合作的顯示器生產線項目投產,建立起中國北方第壹個顯示器生產基地,為發展新顯示器件完成了下遊的產業布局。1999年,成立京東方真空電器公司,使京東方發揮在真空領域的優勢,找到了新的業務增長點。

2001年——2001年1月,京東方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增發A股,股票名稱與交易代碼為京東方A(000725)。2001年8月,根據全球化戰略發展的需要,北京東方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命名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12月,京東方收購韓國現代的STN-LCD和有機發光顯示(OLED)業務,組建韓國現代液晶顯示器有限公司,生產移動產品用液晶屏(STN-LCD),開始研發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件(OLED)。2002年——2002年3月,成立蘇州京東方茶谷電子有限公司,主要生產TFT-LCD產業的重要元器件顯示光源產品。

京東方布局TFT-LCD產業邁出了新的步伐。2002年5月,成立京東方現代(北京)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移動產品用液晶顯示模組。

2003年——2003年1月,京東方收購韓國現代電子TFT-LCD業務、相關專利及團隊,進入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TFT-LCD)領域,標誌著京東方的TFT-LCD事業的戰略布局正式全面啟動。中國社會科學院全球並購研究中心將此事評為“2003年中國十大並購事件”之壹。

2003年6月,成立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液晶顯示屏及模組。2003年8月,收購冠捷科技26.36%的股份,由此,京東方成為冠捷科技第壹大股東而進入了國際資本市場平臺。

2003年9月,京東方第5代TFT-LCD生產線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破土動工。京東方TFT-LCD北京產業基地的建立對中國乃至世界顯示產品的市場競爭格局產生重要影響。

2005年——2005年3月,成立北京京東方茶谷電子有限公司,生產顯示光源產品。2005年5月,京東方第5代TFT-LCD 生產線正式量產,不僅填補了國內TFT-LCD顯示產業的空白,結束中國大陸“無自主液晶屏時代”,也為京東方在TFT-LCD領域技術和人才的積累打下了基礎。

2006年——2006年4月,成立京東方(河北)移動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移動產品用液晶顯示模組。2007年——2007年10月,成立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移動產品用液晶顯示屏、模組。

2007年 11月,成立廈門京東方電子有限公司,生產顯示光源產品。2008年——2008年3月,京東方第4.5代TFT-LCD生產線在成都高新西區開工建設。

2008年10月,成立合肥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生產IT與電視用液晶顯示屏、模組。2009年——2009年4月,中國大陸首條高世代線——京東方合肥第6代TFT-LCD生產線開工建設。

2009年4月,中國唯壹 壹個TFT-LCD工藝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工建設,這是中國顯示產業技術創新的發源地和新產品新技術研發基地,對提升全行業研發水平具有重要作用。2009年8月,中國大陸首條8.5代線——京東方北京第8.5代TFT-LCD生產線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工建設。

2009年10月,京東方成都第4.5代TFT-LCD生產線量產。該產線提升了京東方在移動和應用顯示產品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2010年——2010年7月,TFT-LCD工藝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投入使用。2010年8月,並購美齊科技電腦顯示器及電視機業務以及相關資產,公司開始向整機代工業務延伸。

2010年10月,京東方第 6 代 TFT-LCD 生產線量產,打破了中國液晶電視屏全部依賴進口的局面。2011年——2011年8月,京東方鄂爾多斯第5.5代AM。

2.聽說京東方是二十多年的大企業了,這些年做得怎麽樣啊

基本上提起中國大陸顯示行業,就繞不過京東方的。以京東方(BOE)的發展歷程為歷史坐標,在過去十多年中,中國顯示產業踏出了壹個又壹個堅實的腳印:

2003年,京東方(BOE)收購韓國現代旗下的液晶顯示業務,正式進軍顯示領域;

2005年,京東方(BOE)自主建設的北京第5代TFT-LCD生產線投產,結束了中國大陸的“無自主液晶顯示屏時代”,翻開了中國自主制造液晶顯示屏的新篇章;

2010年,國內自主建設的首條高世代TFT-LCD生產線——京東方(BOE)合肥6代TFT-LCD生產線投產,結束了中國大陸的“無液晶電視屏時代”,成為“中國液晶電視屏全部依賴進口局面”的戰略轉折點;

2011年,中國大陸首條8.5代線——京東方(BOE)北京第8.5代TFT-LCD生產線投產,又結束了中國大陸的“無大尺寸液晶顯示屏時代”;

2014年上半年量產的京東方(BOE)合肥第8.5代TFT-LCD生產線,采用高端的氧化物TFT技術,該產線的正式量產,對於我國新型顯示產業領先布局,拉動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全面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3.我國箜篌的歷史是怎樣的

箜篌歷史悠久,是中國古老的彈撥樂器, 又稱“坎侯”。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 現了箜篌的雛形。盛唐時期,箜篌的演奏技藝 隨著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 平。

古代的箜篌既是宮廷樂隊使用的樂器,也 是深受民間喜愛的樂器,壹度廣為流傳。箜篌 還曾經傳人日本、朝鮮等鄰國,並受到人們的 喜愛。

在日本東良大寺的寺院中,至今還保存 著兩架中國唐代的箜篌殘品。中國古代流傳的 箜篌主要分為臥式箜篌和立式豎箜篌兩種。

後 來又出現了雁柱箜篌。豎箜篌的形狀像半截弓 背,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設曲形***鳴槽,整體 結構中還有腳柱和肋木支撐著20多條弦。

演奏 時演奏者將箜篌豎抱於懷,從兩面用雙手的拇 指和食指同時彈奏,這個彈奏姿勢,唐人稱之 為“擎箜篌”'。新型的雁柱箜篌是仿照古代立 式豎箜篌的基本造型,在其基礎上改進研制而 成。

其外形近似於西洋豎琴,不同的是它有兩 排琴弦,每排有36根弦,每根弦都是由人字形 的弦柱支撐,看上去,這種箜篌的形態比較像 天空中飛翔的雁陣隊形,所以得名為“雁柱箜 篌”。 箜篌擁有寬廣的音域和柔美的音色,表現 力豐富,既能演奏旋律,也能很好地演奏 *** 。

4.關於波希戰爭的歷史介紹有哪些

波希戰爭是古代波斯帝國為了擴張版 圖而人侵希臘的戰爭,戰爭以希臘獲勝、波斯戰敗而告結束。

丨公元前492年,大流士壹世率陸海大 軍遠征希臘,但是海軍在阿索斯海角遇到大風暴,陸軍也遭到色雷斯人的襲擊,出 師不利,只好退回小亞細亞。公元前490年, 大流士壹世第二次人侵希臘,在馬拉松會戰中被擊畋。

之後,雙方積極擴軍備戰。 公元前480年,大流士壹世之子薛西斯壹 世率軍第三次出征希臘,雖然人數之多、規模之大與前兩次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仍然慘遭挫敗。

波斯軍第三次遠征失 敗後,以雅典為首的希臘聯軍乘勝展開反攻。公元前478年,雅典聯合愛琴海沿岸 各城邦成立提洛同盟,之後連連挫敗波斯軍隊。

公元前449年,希波雙方媾和,簽 訂《卡利亞斯和約》,長達40余年的波希 戰爭至此結束,雅典成為愛琴海地區的霸主。戰爭結束後,希臘進入奴隸社會繁榮時期,提洛同盟盟主更是進人了強盛時期。

  • 上一篇:晉城出版社主營業務
  • 下一篇:九宮格人才計劃:績效-潛力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