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麥蓋提縣詳細資料大全

麥蓋提縣詳細資料大全

麥蓋提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塔裏木盆地西部,喀喇昆侖山北麓,葉爾羌河下遊和提孜那甫河下遊。東與塔克拉瑪幹沙漠相連,東南與皮山,南與莎車、葉城縣相鄰,西與嶽普湖縣相交,北以葉爾羌河為界,與巴楚縣接壤,東北與阿瓦提縣相交。全縣總面積11022.53平方千米,總人口26萬人(2012年)。有維吾爾、漢、回、烏孜別克等民族。現轄1個鎮、9個鄉:麥蓋提鎮、巴紮結米鄉、希依提敦鄉、央塔克鄉、吐曼塔勒鄉、尕孜庫勒鄉、克孜勒阿瓦提鄉、庫木庫薩爾鄉、昂格特勒克鄉、庫爾瑪鄉。縣境內有:五壹林場、胡楊林場、園藝場、兵團四十五團、兵團四十六團、新疆兵團農三師前進水庫管理處。縣 *** 駐麥蓋提鎮,距烏魯木齊市公路裏程1410千米。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中文名稱 :麥蓋提縣 外文名稱 :Makit County 行政區類別 :縣 所屬地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 下轄地區 :轄1個鎮、9個鄉 *** 駐地 :麥蓋提鎮 電話區號 :0998 郵政區碼 :844600 地理位置 :喀什地區東部 面積 :11023平方公裏 人口 :21萬人(截至2004年)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性幹燥氣候 車牌代碼 :新Q 特產 :甜瓜、野生胡楊蘑菇、甘草、沙棘 建立時間 :1922年 行政代碼 :653127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氣候,土壤,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利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第壹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衛生事業,體育事業,文化事業,民族風情,風景名勝,地方特產, 歷史沿革 麥蓋提壹名,據傳說是古代“多浪”部族首領米蓋提帶領遊牧民在這裏定居,遂以首領之名呼作地名,後轉音為麥蓋提。二是說很早以前在今巴楚壹帶居住著很多遊牧部落,因沙漠的侵蝕,迫使集鎮中心地帶的人遷來這裏,故稱“麥爾蓋孜”,意為從中心地帶搬遷來的人,後逐漸演變為麥蓋提。 清光緒年間為巴楚州八大莊之壹,稱麥蓋提莊。 麥蓋提縣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八月由巴楚縣析置建縣。建縣前系巴楚縣西南部的壹個重鎮。隸喀什噶爾行政區。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改隸莎車督察專署管轄。 1956年,莎車專署撤銷,麥蓋提縣隸屬喀什專署(行署)轄。 行政區劃 截止2007年麥蓋提縣轄1個鎮、9個鄉:麥蓋提鎮、巴紮結米鄉、希依提敦鄉、央塔克鄉、吐曼塔勒鄉、尕孜庫勒鄉、克孜勒阿瓦提鄉、庫木庫薩爾鄉、昂格特勒克鄉、庫爾瑪鄉。 麥蓋提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麥蓋提縣位於喀什地區東部,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西南邊緣。地處東經77°28′~79°05′,北緯38°25′~39°22′之間。南鄰葉城縣,西接莎車縣,北隔葉爾羌河與巴楚縣相望。東臨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與和田地區皮山縣相連。境域南北最寬136公裏,東西長160公裏,總面積11023平方公裏。 地貌 麥蓋提縣域屬於葉爾羌河和提孜那甫河沖積扇形綠洲平原,地勢平坦,總的地形是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壹般地面坡度為1/2 500~1/3 500。在靠近沙漠邊緣壹帶,地勢起伏不平,荒地,沙丘交錯。在灌區內地形地貌相差不大,地形坡降比較平緩。 氣候 麥蓋提縣地處沙漠邊緣,大陸氣候十分明顯,熱量豐富,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降水量極少,蒸發量極強,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春季多風沙,秋季天氣好。年平均氣溫11.8°C,極端最高氣溫為42.1°C,極端最低氣溫為-22.4°C。年平均降水量為42.3毫米,平均蒸發量2 349毫米。年平均日照為2 806.3小時,無霜期歷年平均217天,年平均風速1.9米/秒。 土壤 麥蓋提縣土層深厚,多系沙壤土,土壤次生鹽漬化較重,肥力是有機質少,氮少,磷少,鉀多。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麥蓋提縣土地資源豐富,農區毛耕地面積73.6萬畝,凈耕地面積60.9萬畝。1990年,實耕地面積53萬畝,農業人口平均占有耕地4.5畝,平均耕地14.1畝。 水利資源 縣境有兩條河流,引水8億立方米,壹是葉爾羌河,流經縣境長180公裏,引水占52%;二是提孜那甫河,流經縣境全長56公裏,引水47.2%。全境引水幹渠21條,總流量202立方米/秒,灌溉面積77.79萬畝。麥蓋提縣有7座中小型水庫,年蓄水量7600萬立方米,麥蓋提縣有機井414眼,揚水站18處,地下水的利用量約為壹億多立方米。 生物資源 糧食作物有玉米、水稻、高粱、大豆等;經濟作物有棉花、小茴香、花生、向日葵、紅花、菸草等。該縣是自治區棉花種植比重最大的縣,是喀什地區的棉花基地縣之壹。菜類有133個品種,水果有123個品種。藥材資源有大蕓、枸杞、甘草、車前子等。牲畜有牛、馬、驢、騾、駱駝、豬等。野生動物有野豬、黃羊、狐貍、蛇、野兔、野雞、刺猬等。 人口民族 人口 麥蓋提縣總人口,1953年67559人,1964年87390人,1982年145559人,1990年168231人。1990年麥蓋提縣總人口中,男性86105人、女性82126人;農業人口140 513人、非農業人口26980人、其他人口738人;城鎮人口20216人、鄉村人口148015人。 截至2004年,總人口24萬人。 民族

1990年麥蓋提縣有22個民族,其中維吾爾族143115人、漢族24541人、回族460人、烏孜別克族25人、其他民族90人。 經濟概況 第壹產業 1950年起,農村經過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生產責任承包責任制等社會變革,農、林、牧、副、漁各業全面發展,農民收入水平較高。1990年,農業總產值29 065.73萬元(不變價格18102.5萬元),糧食總產73 750噸、棉花總產20260噸,年末牲畜存欄38.5萬頭(只),捕魚107噸,蠶繭年產29.6噸,麥蓋提縣農業純收入12862萬元。該縣的農田基本建設成效顯著,條田化,防護林成網,渠系配套,首創農村“五好”建設經驗。農業機械化水平較高,機耕面積占耕地面積90%,機播占83%。 第二產業 工業企業有農機修理、糧油棉加工,汽車修理、電力、印刷等。1990年,麥蓋提縣總產值4145.66萬元(不變價格1941.48萬元)。全年發電223萬千瓦小時,加工面粉3516噸,植物油804.9噸,軋花4869噸,麥蓋提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47萬元。郵電業務總量187063元。 第三產業 1990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5768萬元,年末麥蓋提縣職工總數4904人,全年工資總額1035.47萬元。農牧民人均收入428.51元,年末城鄉儲蓄余額3038萬元,麥蓋提縣已有2253戶貧困戶脫貧,保險費收入30萬元,賠償9.9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1990年,麥蓋提縣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科技人員8人,中級208人;有中學10所(少數民族9所),在校學生2 440人(少數民族2261人);中專1所,在校學生252人,國小87所(少數民族86所),在校學生12813(少數民族12469人),全年教育基建投資170萬元。 衛生事業 麥蓋提縣有醫療衛生機構11所,病床285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218人。 體育事業 麥蓋提縣中國小校有正規田徑運動場4個、籃球場28個、足球場4個。1982年,縣體委舉辦首屆職工田徑運動會。 文化事業 麥蓋提縣有9個鄉都建立了文化活動站,有78個文體活動室。麥蓋提縣農民畫和“刀郎麥西萊甫”在疆內外享有盛譽。 民族風情 居住在葉爾羌河中下遊麥蓋提縣的刀朗人是歷史上蒙回的後裔,對音樂舞蹈的癡迷程度令外人難以理解。有時壹陣音樂聲傳來,田野裏的農民立即放下手中工具、路上行人脫掉外衣扔下褡褳,便如醉如癡地跳起舞來。麥西熱甫是壹種舞蹈和娛樂活動形式的名稱,指那種有眾多人員參加(所謂參加是指在場者沒有觀眾而全部是活動參加者),以歌舞為主的大型自娛自樂活動。麥西熱甫有歌舞麥西熱甫、遊戲麥西熱甫、說唱麥西熱甫之分,也有客廳麥西熱甫、迎賓麥西熱甫和豐收麥西熱甫等,最常見的是豐收麥西熱甫。各地都有自己的麥西熱甫,風格大同小異,惟獨刀朗人的麥西熱甫最具特色。刀朗麥西熱甫狂熱、強烈、奔放,在有組織的麥西熱甫活動中,誰都想過過跳舞之癮。做遊戲是麥西熱甫中不可缺少的壹個節目,搶腰帶就是最常見的遊戲。這個遊戲有兩人參加,甲持腰帶要設法抽到乙身上,而乙在躲避過程中要設法把這條腰帶搶到自己手裏。掌握腰帶的人有權選擇自己的遊戲對象。 麥蓋提縣 風景名勝 喬戈裏峰 喬戈裏峰海拔8611米,高度僅次於珠穆朗瑪峰,但是其攀登難度遠遠高於珠穆朗瑪峰,喬戈裏峰被稱為野蠻巨峰,其壹直以攀登死亡率超過27%的機率高居登山榜首。“喬戈裏”,塔吉克語,意為“高大雄偉”。它是喀喇昆侖山脈的主峰,也是世界上第二高峰,國外又稱K2峰。喬戈裏峰位於北緯35°53′,東經76°31′,坐落在喀喇昆侖山的中段。屬中國的左側與巴基斯坦交界處,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境內。1954年7月31日, 義大利探險家裏諾·雷斯德裏和阿奇裏·科帕哥諾尼首先登頂。喬戈裏峰是國際登山界公認的攀登難度較大的山峰之壹。 地方特產 麥蓋提多浪羊 多浪羊是新疆的壹個優良肉脂兼用型綿羊品種,因其中心產區在麥蓋提縣,故又稱麥蓋提羊。多浪羊體大、產肉多、肉質鮮嫩,被毛含絨毛多,毛質較好。繁殖率高,具有早熟性,是組織羔羊肉生產的理想品種。 麥蓋提野生胡楊蘑菇 麥蓋提野生“胡楊”蘑菇是麥蓋提的特產,是胡楊樹葉沈積腐爛後的菌類產品,純屬天然綠色食品,經有關專家鑒定,它含有果氨酸、丙氨酸、酪氨酸等6種人體所需的胺基酸,尤其是具有獨特的降血脂、防癌抗癌、延年益壽之功效。

  • 上一篇:勞動仲裁沒有被告身份證信息怎麽辦
  • 下一篇: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介紹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