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目前國內管理咨詢行業的競爭激烈嗎?

目前國內管理咨詢行業的競爭激烈嗎?

目前,世界500強的企業中有50%左右的公司擁有自己長期合作的國際著名咨詢公司。美國的AT&T公司有1000多家咨詢公司為其進行全方位、多層面咨詢,每年投入的咨詢費用高達3億多美元。在德國,咨詢產業是德國經濟中發展最快、最穩定的現代產業部門,其年增長率遠遠高於德國國民經濟的年增長率,成為德國社會經濟體系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咨詢的觸角並已伸向人們日常各個方面,包括醫療保健、文化娛樂、教育、求職等壹切需要咨詢的服務。咨詢的內容多而全,既有生產管理咨詢,也有戰略咨詢,還有管理方法的咨詢等。進入21世紀,管理咨詢業已致力於將最先進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與現代化的IT技術手段相結合,為企業全面系統化的管理改造工程提供顧問服務。隨著我國市場經濟不斷走向成熟和發展,可以預言,咨詢產業將是我國21世紀最具希望的朝陽產業。所以,咨詢行業在中國的發展空間巨大,同時也有巨大的挑戰。制約和影響我國管理咨詢業發展具備以下五個方面的制約因素:

二、管理咨詢行業供應狀況

管理咨詢的供應者就是根據有限資源進行分析、加工形成符合客戶特點的,完善的建議方案或咨詢報告的提供者。我國咨詢公司人員機構過於單壹,有的公司甚至是清壹色的MBA,而工程、技術、信息等專業人才缺乏。而國外咨詢業既重視專才,也重視通才;既有科技人員,又有經濟管理人員,相輔相成,互相配合,形成多元化的人才結構,此外還大量聘用各領域的專家,解決對為咨詢中遇到的特殊問題,目前我國咨詢人員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知識面窄,知識嚴重老化,缺乏現代咨詢意識,缺乏戰略觀念、競爭觀念、系統觀念和強烈的責任感。另外的壹種供應者包括:高校教授和其他咨詢公司,這部分供應者直接提供咨詢方案或解決辦法,是結論供應者。

三、管理咨詢需求狀態

管理咨詢的消費者可分為最終消費者和中間消費者。前者主要包括:傳統加工型企業、服務性行業、政府機構等,他們尋求咨詢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壹般要求咨詢公司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和分析報告;後者主要包括:同業的咨詢公司,他們尋求咨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協助其為最終消費者更好的服務,彌補其在某些專業咨詢業務方面的不足,或是這些咨詢公司掌握了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業務,而將其它不關鍵的業務外包給其他咨詢公司,再或是這些咨詢公司只是純粹的中介。同業的咨詢公司在需要其它咨詢公司對其自身的管理等問題進行咨詢服務的時候也成為最終消費者。所以,我們可以概括為管理咨詢的消費者就是企業事業單位以及政府機構,甚至包括個人。

之所以,他們需要管理咨詢,是因為他們缺乏最新信息,以及搜集信息的渠道;缺乏專業管理力量,比如管理技術,管理人才,通過管理咨詢公司的力量來提高本企業的管理品質。有的委托企業為了尋求客觀、公正的咨詢方案來印證自己的戰略方案是否可行或者可行度是多少,聘請第三方咨詢公司從第三方角度提供客觀公正的解決方案。

壹般說來,議價能力最強的是同業的咨詢公司,因為他們對業內的行情十分了解,其次是傳統加工型企業、服務性行業,最弱的可能是政府機構。

四、潛在進入管理咨詢行業者

管理咨詢業的進入門檻比較低,因此潛在進入者十分廣泛:高校教授、市場研究公司、業內研究人員、國外同業者等。

高校教授:高校很早就引入了管理咨詢的概念,在管理咨詢公司很少的時候,高校的教授往往直接為企業提供管理咨詢或以顧問的身份提供建議;這部分專家教授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很有可能進入管理咨詢行業。

市場研究公司:市場研究公司壹般提供關於市場潛力、細分、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專項服務,這部分公司有實際操作經驗和壹定的客戶群,實際上他們已經有壹只腳跨進了管理咨詢行業。

業內研究人員:如同高校的教授,業內研究人員有可能脫離現有公司,建立新的咨詢公司,從而以競爭對手的身份進入管理咨詢業。

國外同業者:除了已在中國設立分公司的國外咨詢公司外,還有眾多國外同業者正在窺視中國市場,等待適當的時機進入,憑借經驗和實力,他們是最具威脅的潛在進入者。

五、管理咨詢行業的替代者

管理咨詢業是壹個純知識資本型行業,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知識和信息的獲取渠道將越來越多,尤其是電子網絡的發展已使得人們的信息獲取變得越來越快捷和廣泛。很多的企事業單位已經考慮到這點,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研究部門或者是建立自己的數據庫。

管理咨詢業雖然包羅了各種知識和人才,但更多的知識信息尤其是專業性的知識和信息卻分布在許多研究院、學校和政府機構等組織,因此,無論在知識信息,還是在掌握知識信息的人才方面,管理咨詢公司都將面臨許多替代者包括:政府機構研究資料、大專院校研究資料、大專院校的教師或專家、專業性的書刊資料、企業自己的顧問團、各種行業協會等。

六、產業內的競爭者

20世紀90年代初期,管理咨詢業處於初級階段,最典型的就是“點子公司” 、“策劃公司”。90年代中期,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日趨完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外管理咨詢公司大批進入我國市場,我國的管理咨詢業才開始起步。1992年:我國的咨詢業進入了蓬勃發展階段,以市場為導向的多種經濟成分的咨詢公司如雨後春筍。1999年底統計,咨詢機構達13萬余家,2004年,中國管理咨詢市場規模達到了103億元。

在此期間,外國咨詢機構已開始大規模地進行我國咨詢市場。據上海有關部門統計,目前僅上海市國外獨資和合資咨詢公司已達530余家,占上海市咨詢機構的15%。其中,壹批國際著名跨國公司已搶占上海灘。

面對國外咨詢機構的挑戰和競爭,我國咨詢行業還處於發育和成長期,表現出對新形勢的不適應,暴露出自身存在的問題,出現了潮起潮落的現象。

七、我國管理咨詢行業的現狀分析:

1、優勢:

(1)立足本土了解中國的國情和企情

(2)具有成本優勢

2、劣勢:

(1)缺乏本土化研究及本土化系統理論體系指導,無法準確的對核心業務定位。

(2)管理機制不健全

(3)缺乏成熟、規範的運作模式和管理體系

(4)不成熟的從業人員(從業人員缺乏管理實踐經營,人員構成不合理,咨詢人員的責、權、利不明確)

3、挑戰與威脅:

(1)本土企業不善於利用“外腦”和外部管理資源

(2)本土企業重眼前、輕長遠的意識,對企業的發展沒有長期的戰略規劃

(3)缺乏政策引導與行業規範管理

(4)產業機構不合理,配套的企業少

(5)國內咨詢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八、我國管理咨詢行業的戰略策略:

1. 建立專業的管理機構

2. 加強對咨詢人員的培養

3. 專註核心業務

4. 優化整合咨詢業

5. 根據本土企業現狀進行創新思想和創新模式

我們相信我們做到以上五點,我國的管理咨詢業在不久的將來會有長足的發展。

  • 上一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差異在自動駕駛汽車中更快
  • 下一篇:企業CA認證的流程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