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底行政區劃調整前,七星區面積11.5平方公裏,轄七星、龍隱、馬坪、大圭、輝縣、立東、月牙、石子嶺、大元盤、五裏店、李梓源、船山、吳彤、六合、花園、尚林。區* * *位於馬坪街。
1996 65438+2月2日,國務院批準桂林市市轄區行政區劃相應調整:擴大七星區行政區域,將船山鄉(不含慶豐、安新村)、潮向洋劃歸七星區管轄的原郊區。區人民* * *在馬坪街。
2000年,七星區轄兩個街道兩個鄉鎮。2003年,七星區轄兩個街道,兩個鄉鎮。
行政區劃截至2012年底,七星區轄3個街道、1個鄉鎮、1個農場:七星街道、東江街道、船山街道、朝向洋、桂林華僑農場。***30個社區,16個有機村。
地理環境位置七星區位於廣西東北部,桂林市東部,西與臨桂區接壤,西北與秀峰區接壤,北與疊彩區接壤,南與雁山區接壤,東鄰靈川縣,2010年末行政區域面積97平方公裏。
氣候七星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6.4℃,極端高溫38.3℃,極端低溫-8.4℃。夏秋季晝夜溫差大。
地形七星區以山地丘陵為主,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七星水文區的主要河流是漓江及其小支流。漓江發源於桂林東北興安的貓兒山,流經桂林七星區、陽朔,到達平樂縣恭城河口,全長170公裏。
自然資源植物資源
七星區有近千種植物資源,包括銀杉、銀杏等珍貴樹種。植被以馬尾松為主,林主產杉木、竹子。
礦產資源
七星區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物有赤鐵礦、黃鐵礦和褐鐵礦。
2012年末,七星區戶籍人口196500人。全年出生人口2019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7.8%,其中二孩87.65%,政策外多孩0.04%。出生時男女比例為10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18‰。七星區以漢族為主,其他民族有壯、瑤、水、苗等。
經濟概況2009年,七星區地區生產總值11.2億元,同比增長14.4%。2065,438+065,438+0,地區生產總值65,438+042.98億元,同比增長65,438+02.70%。規模工業產值208.2億元,同比增長26.98%。
2013年,七星區地區生產總值15898億元,同比增長12.4%;財政收入1218億元,同比增長12.0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7.8億元,同比增長2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70.29億元,同比增長15.0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38億元,同比增長13.2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55元,同比增長10.5%;農民人均純收入10809元,同比增長15.3%。
七星區2012年度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74億元,其中農業產值118萬元,漁業產值0900萬元,畜牧業產值132萬元,服務業產值15萬元。糧食種植面積5萬公頃,總產值25萬噸。
2013七星區發展富硒水稻和超級稻種植、番茄大棚種植、竹鼠養殖、珠江華僑菜籃子和蔬菜基地等特色農業,城郊休閑農場等特色水產養殖和農村經濟。農業總產值2.77億,農民收入持續增加。建設了8條農村公路和2個普惠制新農村,啟動了4個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潮整村推進、石漠化治理和漓江防洪堤。
2013第二產業七星區實施“抓大扶小、扶小”工程,爭取上級部門政策支持7400多萬元,技術改造投入2913萬元。電工電子新材料產業基地、南窯整體搬遷二期GMP改造等壹批工業技改項目順利推進,全年新增規模企業6家、微型企業240家。
2013年,七星區實現工業增加值83.99億元,同比增長15.9%;工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5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3.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工業產值超億元的有53家,稅收超2000萬元的有10家,利稅同比增長超過15%的有27家。有19家企業成為廣西自治區和桂林市工業化與現代化融合示範企業,62家企業成為廣西自治區和桂林市工業化與現代化融合應用企業。
高科技產業
2002年,七星區實現技工貿總收入840億元,工業總產值86億元,各類企業900多家,其中外資企業280多家,產值超億元企業1家,超億元企業11家,產值超5000萬元企業20家。166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共實施高新技術項目682項,其中國家火炬工程等國家級項目44項,廣西自治區火炬工程等自治區級項目118項。我們開發了342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其中45%處於國際國內領先水平,包括7項世界獨有產品和45項中國獨有產品。形成了電子信息、機電壹體化、新材料、生物醫學工程、環保產業五大支柱產業。壹平方公裏新建區內企業90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5家,規模以上企業28家,人均產值24.6萬元,人均利潤1.2萬元,每平方米土地產值4500元。
第三產業2012年,七星區第三產業增加值57.49億元,增長8.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9513億元,增長15654.38+0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66億元,增長17%。
2013年,七星區利用外資達65438+16萬美元,居桂林市十二縣五城區之首。引進市外內資631.5億元。200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2.38億元,同比增長13.24%。
交通七星區毗鄰桂林兩江國際機場,航線50余條,可直飛北京、廣州、上海、Xi、深圳、昆明、廈門、成都、大連、香港等城市,年旅客吞吐量654.38+00萬人次。同時,還有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際直航航線。
高新技術產業七星區有鐵路北接京廣復線,南接廣西、柳州大動脈,可直達國內各大城市。新建的桂林新火車始發站,候車大廳可容納1.5萬人,將新增旅客始發列車10對以上。桂林公路四通八達,有黃貴壹級公路和桂柳高速公路,可直達廣西各地及鄰省。
2012年,七星區完成農村通路公路15 * * * 17.1公裏。農村公路建設及固定資產投資7800萬元。
社會文化2012 10 6月19~21,第四屆中國桂林創新創意文化節暨桂林動漫節在桂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盛典以“山水宜居寶地,創新創意新城”為主題,展覽、大賽、論壇、推介、活動五大板塊共41項活動。主要活動包括:文化部“原創動漫前沿推進計劃”在桂林啟動、法國昂溪國際動漫電影節獲獎作品展、七星區與匈牙利黑維茨市簽署友好城市協議等。
2012年末,七星區有影院1家,文化站2個,電影放映單位1家,放映電影192部,38400人。
教育截止2010年底,七星區包括14所大學、中專和8所省部級科研院所。
桂林大部分高校集中在七星區,有廣西師範大學、桂林理工大學、桂林醫學院、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桂林旅遊學院等。,為高新區提供人才。研究機構有桂林巖溶研究所、桂林激光通信研究所、桂林電器研究所、桂林計量測試所、桂林茶葉科學研究所、桂林礦產地質研究所、廣西柑桔研究所、廣西果蔬研究所。
中等教育機構有桂林市田家炳中學(原桂林市第四中學)、桂林市船山中學、廣西師範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桂林市第壹中學、桂林市第十八中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附屬中學、桂林市任遠中學。
截止2012年末,七星區共有初級中學5所,專任教師170人,在校學生1343人。小學15所,專任教師735人,學生1404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
科技截止2006年8月,七星區擁有各類企業1,000多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96家,外資企業300多家。實施高技術項目1300余項,其中國家火炬項目135項,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682項,其中國際獨有產品7項,國內獨有產品45項。
2012年,七星區申請發明專利1249件,其中發明專利718件,實用新型專利441件,外觀設計專利90件。授權專利653項,其中發明專利215項,實用專利361項,外觀設計專利77項。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占桂林的58.1%和70.3%。獲得桂林市科技項目53項,資金634萬元;獲得自治區科技項目38項,資金3643萬元;獲得國家技術創新基金項目7項,資金350萬元。
城鄉建設2013七星區創建了龍隱路等3個“門前三包”示範街區、過山橋到大源等2個交通排序示範路段、新建村委會上邊村等6個“清潔家園”活動示範點。大力推進拆違控違,全年拆違1516000平方米。努力從根本上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投資2700多萬元,啟動七星老城區5個城中村、5條道路、4個特色街區改造工程,新建改造4個市場、3個停車場、1公交站、19公廁、4個垃圾中轉站。
民生2011七星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73元,同比增長10.76%;農民人均純收入7984.8元,同比增長18.50%。
2012年,七星區職工年平均工資39441元,同比增長16.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35元,增長11.97%,人均消費支出151.7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375元,增長17.4%,人均生活費5557元。全年發放農村低保資金243.9萬元,發放城市居民低保資金669.438+0萬元。城鎮新增就業2576人,領取再就業優惠證的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2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5%。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341人,開發公益性崗位224個。
2012年,七星區發放社會救助資金1199.9萬元。開工建設750套經濟適用房,竣工交付388套,發放廉租房補貼479套。
醫療衛生2011,七星區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0.16%,新農合參保率達到98.52%,11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始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占應實施總數的100%。全面實施10類11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提高到25元。
2012年,七星區建立農村合作醫療救助“壹站式實時結算系統”,39865人參加新農合,參合率99.03%;人均籌資水平提高到290元,新農合救助達到29207人次,報銷醫療費用753.74萬元,資金利用率65.20%。8個村衛生室率先開展村級衛生服務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全區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月和服務經費達25元。
2012年,七星區各類醫療機構共有床位734張,衛生技術人員1160人,其中執業醫師442人,註冊護士490人。全區參加新農合的農民有39865人,參合率為99.03%。
七星區的著名景點有七星公園、桂海碑林、駱駝山、船山公園、會仙巖、帽兒山、平峰山、弘毅峰、潿洲峰和靈劍溪。古跡有花橋、十六尊像、穿山崖石刻等。有張樞墓、白鵬飛墓、裴邦濤墓、闞墓、八百英雄墓和墓。
靖江墓
位於廣西桂林七星區東郊瑤山南麓,是朱明王朝時期靖江(桂林)諸王的墓地。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先後分封24個兒子和壹個侄孫,在各要塞建立諸侯為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其侄兒朱守謙為靖江王。靖江王從冊封到滅亡,活了280年。先後繼位的有14人,其中11王葬於堯山。這座11王的陵園,與其他諸侯、親族的皇家墓葬壹起,構成了方圓百裏的墓群,氣勢磅礴,富有江南特色。靖江王十三位,有十壹位葬在桂林。
姜立吳派和
位於華南第壹峰貓兒峰西南麓,發源於海拔1883米的金子山。是資源縣第二大河流。流經車田、涼水、河口三個民族鄉後,向西流,流入柳江,最終流入珠江,屬於珠江水系。壹縣之內兩江分屬長江和珠江,成為資源旅遊的顯著特征。
五排河雲峰寺
是桂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桂林市象鼻山南麓。據傳,溫嶺寺建於唐代。宋嘉定七年(1214),方心如在此建書房,取名“雲雅軒”。明代,這裏建有“範方廟”,供奉範成大和方心如。清代改為名為“雲峰寺”的寺廟,後改為名為“福蓮”的尼姑庵。1953,人民* * *修好了。1979年全面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仿古建築,兩層三開間五開間,弧形山墻,猩紅色柱梁,碧綠色琉璃瓦。現已改建為雲峰寺展覽館,先後舉辦過桂林太平天國、桂林明清瓷畫、桂林出土文物、桂林辛亥革命、李宗仁等。
桂海碑林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桂林市七星公園月牙山大熊山南麓,由龍隱洞和龍隱巖兩處石雕組成。這裏“墻上全是石頭”,碑文如林。* * *石刻220余處,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檔案、民族關系等。有詩,有歌,有題詞,有對聯,有意象等等。隸書有隸書、楷書、隸書、篆書四種。
桂海北林名優特產麗江啤酒魚
麗江啤酒魚就像川菜裏的火鍋魚。先炸,再用啤酒和各種調料烤。魚不易燒焦,受熱均勻,味道鮮美。
不過好吃辣,沒有腥味。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圓潤光滑,富有彈性,風味獨特。其做工精致的特點是潔白、細膩、軟滑、清爽。它可以有多種吃法。
桂林浴霸
桂林腐竹盛行於唐代,自此成為桂林的傳統美食。得益於漓江、桃花江的浸泡黃豆和傳統的特色制作工藝。成品色澤淺黃,油面光亮,枝肥,中空酥脆,品質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