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下午,班級集體參加了本次教學實踐周的壹項重要活動——參觀同仁堂公司。活動流程分為:參觀同仁堂公司企業文化展廳、制藥車間、聽講座、拍照等。參觀完同仁堂公司,有以下幾點思考:
1.同仁堂的制藥設備體現了中國制藥領域的科技實力。同仁堂是中藥領域的龍頭企業,不僅是規模和營業額,還有先進的制藥設備。同仁堂制藥設備的先進程度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制藥領域的科技實力水平。同仁堂大部分制藥設備都是自主研發的,但也有部分設備是進口的,包括膠囊充填機(向空膠囊填充藥物,自動剔除破損膠囊)。
近年來,國家科技實力的提升有目共睹,科技成果不斷湧現,如神舟飛天、蛟龍入海、探月工程、北鬥導航、航母服役、艦載機起降、高鐵戰略等。這些都值得我們驕傲,但也要看到,在電子數碼產品、汽車等很多領域,市場大多被國外產品控制,比如日本的相機、汽車等。我們可以做相機,可以做汽車,但是和日本相比,我們的整體表現明顯不如日本,因為我們在核心技術上不如他們。
去年在事件中,很多人呼籲抵制日貨。對於那些人的舉措,我認為從愛國的角度來說是好的,但不可能實現。因為抵制日貨意味著我們需要抵制高性能的數碼電子產品和汽車,而目前國內很難生產出替代的高性能產品。抵制日貨在網上看似聲勢浩大,但國內電子產品企業、汽車企業的老板們並不認為自己的企業會迎來發展的春天,因為他們比博鰲論壇上那個說“香港奶粉限購是內地乳企的機會”的老板更理性、更有自知之明。
第二,從同仁堂看民營企業的發展。同仁堂,有300多年的歷史,從清朝到新中國初期,壹直是家族企業。社會主義改造後,同仁堂被政府和平贖買。從此,同仁堂的性質從家族企業變成了國有企業。同仁堂性質的變化,反映了壹部中國朝代更替、民族興亡的歷史。
排除政治原因,中國能有像同仁堂這樣傳承了上百年的家族企業嗎?我覺得很難。壹方面,“創壹代”的財富是在特殊時期、特殊機遇下迅速積累起來的,使得企業不可能出現像同仁堂這樣從創立之初就存在的、能夠代代相傳的優秀文化;另壹方面,還有“富二代”的問題。他們小時候的條件和環境和父母相差太大,不理解父母的辛苦和痛苦。據相關數據顯示,80%以上的年輕人不願意接父母的班。那麽,中國的家族企業未來應該如何發展?經理制是家族企業的選擇?歐美有很多大家族,比如羅斯柴爾德家族,福特家族,沃森家族,摩根家族。這些家族在培養接班人方面的優秀經驗和方法是否值得國內民營企業家借鑒?還有,現在有很多企業家移民。會不會有“家族企業有壹天可能會變成國企”的擔心?中斷了60年的家族企業在中國重現,是否意味著私有財產是歷史的必然選擇?已經成為擺設的物權法遲遲不出臺,會影響家族企業的發展嗎?
第三,合影站體現了國人的排名觀念。聽完講座後,兩位老師與江主任合影留念。
在小賣部中間有壹個場景。類似的場景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發生,我們早就覺得司空見慣。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在文化上受到了許多西方文化的沖擊。許多文化傳統已經失傳,但也有許多保留了下來。保存下來說明它有生命力。比如種莊稼,地裏的草總是比蔬菜長得好。我們需要的是蔬菜。草有很好的生命力,但是我們不喜歡它。當然,失去的不壹定是好的。我們需要在後悔的同時理性對待。如果真的好,就不要只是後悔,還要行動起來。
排名觀念在國人心中根深蒂固,短期內無法改變。當然,習慣了就不用改了。我們把它看作是尊重他人的中國特色,但它絕不是特權崇拜、恐懼和等級制度的區分。我們應該尊重的是壹個人的能力和貢獻,而不是他的職位。
時代在變,很多東西需要改變。在古代,老百姓沒有官員高貴,所以往往自稱草根或小人,稱官員為“老爺”。當他們見面時,人們需要向官員下跪。現在中國是社會主義社會。雖然還處於初級階段,但老百姓幾乎不會向官員下跪。即使在我們的印象中,也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他們會認為我們是納稅人,官員是公仆。他們被我們養大,為我們服務。我們怎麽能向他們下跪呢?妳沒看過不代表妳沒看過。新聞媒體報道說,許多當地人向政府官員抱怨時仍然會下跪。本不該出現的跪姿,又出現了。為什麽?從見官下跪到受委屈下跪是進步嗎?
第四,即使做不到,也要想到。
聽了姜主任和孟老師的講座,對比我們的成績匯報,不難發現我們的思路是有局限的。思維是有限的,那麽壹個人的成就也是有限的。同樣,如果壹個國家和民族的戰略眼光有限,那麽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發展也是有限的。
我的思維是有限的。也許我需要反思自己是否適合讀研,是否有研究學習的天賦。思維局限,有時候,甚至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以中國大飛機“運十”的研制為例。在快要成功的時候,美國麥道飛機公司向中國伸出了橄欖枝,答應了很多優惠條件。中國有關部門及其領導被感動了,信以為真。合作開始沒多久,麥道就打亂了“雲石”的研制,獲取了機密數據。接著,麥道宣布破產,被波音公司兼並,之前與中國的合同宣告無效。“雲石”變成了壹個臭雞蛋,壹個即將孵化鳳凰的臭雞蛋。中國大飛機研制失敗,很快國內大飛機市場被波音和空客占領。中國支付了數千億美元購買外國飛機而中國沒有長期遠程投送能力,這帶來了外部威懾不足的慘痛代價。
企業參觀學習體驗2
伴隨著炎炎夏日的腳步,暑假來了!但是,我並沒有因此而放松,反而更加興奮和開心。因為禪城臺聯將於7月15日舉辦“xx小朋友訪企業”活動!作為暑假的第壹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充滿了無限的好奇和期待。
終於,今天早上7點半,我們到達了慧能職校,開始了我們的壹日遊。
首先,我們在慧能職校的多功能廳玩了很多訓練遊戲,讓我們明白了凝聚力對壹個團隊的重要性。同時,徐校長向我們強調了“要做大樹,不要做小草”的理念。要想成為壹個團結的優秀的集體,“大樹”會起到重要的引領作用。當然也要真誠的面對集體中的每壹個人,而不是斤斤計較。所謂“忍壹時風平浪靜,退壹步海闊天空。”我們應該互相幫助,分享微笑和淚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壹個團結的集體。
然後,我們乘公共汽車去了富裕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進入瑞奇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後,在工廠總經理的帶領下,我們去了工廠的實訓室,俞老師親自給我們講解了壹些車的構造和壹些零件的作用。雖然很專業,但是聽完還是覺得很迷茫。
該吃午飯了。工作人員讓我們排好隊,領我們去餐廳吃午飯。午飯後,工作人員帶我們參觀了工廠。之前於大爺開玩笑的跟我們說,做這個生意的都叫“黑手”。然而,壹旦進入工廠。令我驚訝的是,這些工人的衣服都是純白色的,工作過程中沒有壹絲灰塵。之後,我們看到了壹些汽車排氣管零件,許多奇怪的汽車零件,許多大型機器...我們按照生產線的流程參觀。這些生產出來的零件都整齊的排列著,單個的次品都有明確的分類——可修的和不可修的。帶我們參觀的舅舅給我們解釋說,這裏每壹個部分的完成都需要復雜的程序,而且事後還要有精密的檢查,確保萬無壹失。
下午2點,我們離開了瑞奇汽車配件有限公司,來到了中國主要生產“鏡片”的郭華光學設備有限公司。中國區總監首先向我們講解了工廠的介紹、經營理念和人才觀,然後參觀了生產車間。“以人為本,用事業貢獻社會”是最重要的經營理念之壹。還有“永恒的績效管理,* * *健康* *榮耀,強化公司制度,致力於員工關懷”,強調“致力於員工關懷”,把員工利益作為企業利益的基礎,確保員工利益和安全,讓員工更有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參觀工廠的同時,隨處可見貼在過道上的公司經營理念——“以人為本,真誠相待”。員工之間真誠相待是企業運營和發展的關鍵。還有壹些標語提醒員工保持良好的工作態度,比如“在抱怨之前,想想是否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似乎正是這些細微的口號,讓員工的工作更加熱情和快樂。(經歷)另壹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國的育人理念——努力向上。我心想:是啊,勞動者努力是好事,但也不能滿足於現狀,要在業余時間及時充實自己。參觀過程中,我們路過壹個“閱覽室”,裏面擺放著數不清的書籍,壹些休閑工作者正在這裏靜靜地看書。看來這些“勤奮”的勞動者想在這裏“博覽群書”只是為了“擡頭看看”。
仔細想想,其實在學校的學習就像是這些工廠運營的縮影。在學習中也要分清順序,把學習步驟安排好,有條不紊的去做,就像工廠裏生產的零件壹樣,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學習的過程很復雜,有時很枯燥,但也要記住“抱怨之前,想想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非常重要。當然,我們也要避免犯錯,就像生產汽車零部件壹樣。哪怕前幾道工序近乎完美,到了最後壹步,哪怕只有壹點點差錯,也只能歸為“次品”。但是,犯錯並不可怕——在壹次訪華期間,壹家工作室的工人專門修理有缺陷的鏡片,壹位員工向我們解釋說,鏡片上的這些缺陷可以用機器磨掉,但如果缺陷過大,在修理時鏡片的規格就會被破壞,“次品”只能變成“廢品”。所以壹定要及時改正學習中的錯誤,絕不能讓錯誤加深了才想到去補。即使我們想修補它們,也會破壞原本良好的基礎,甚至帶來意想不到的損失,就像那個鏡頭壹樣。
通過這次對企業的參觀,我了解到,雖然工廠離我們學校很遠,但只要我們認真去讀,這些看似不相關的知識——大到經營理念、管理理念;小到每條生產線,生產步驟等。,把它運用到學習方法上,我們可以受益匪淺!
企業參觀學習體驗3
Xxx集團位於雙峰開發區,環境祥和。我的第壹印象是它是壹個深沈的先鋒。走進大門,可以看到兩個醒目的大字:“態度決定高度,思維決定出路”。當時我就在想,集團的董事們壹定經常用這兩句話教育員工,這應該是他們的座右銘。
我們壹起參觀了企業文化博物館,經過了R&D大廳、會計大廳、會計室和員工休息室。然後在會議室裏,聽著集團銷售總監的話,讓我覺得是非分明。
我很佩服xxx的董事長xx先生。當初創業的路好辛苦。短短幾年,行業規模發展如此之大,打造了壹流的品牌。有時候,我們經常抱怨困難和挫折,遇到逆境就停下來。從xx先生到所有成功人士,我們都在從逆境走向輝煌。也許今天的我們微不足道,但只要我們肯努力,勇於困難,大膽實踐,就壹定會走出未來。
人才是大家談論最多的。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人才永遠是比各類用人單位最壹流的“產品”。作為壹個真正的人才,應該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第壹次進入職場。要從基礎做起,努力學習,吸取經驗,加強認識。俗話說“高樓平地起”打牢基礎,建起上層建築,穩步前進。我們不要拘泥於前方的路,看得遠壹點,心有多高,舞臺就有多大。給自己壹個寬敞的舞臺,做快樂的舞者。
還有壹點讓我高興的是,用人單位不找65,438+0,000%術業有專攻的畢業生,和剛進入職場的大學生沒有太大區別。只要妳適應工作,努力工作,學點特別的,壹定會變得專精,未來的舞臺是廣闊的,就看妳怎麽把握了。
壹個成功的人壹定有壹群人的支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也是我們學習的重要內容。別人的觀點和想法可能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與人交往是培養我們良好團隊意識的途徑,建立壹流的人際關系是為妳未來的職場做好準備!
創新是壹個社會和時代進步的靈魂,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精神。從xxx可以看出,無論是產品的改進還是市場的開拓,創新的作用都是巨大的。要培養我們的創新精神,就要善於思考,勤於學習!
現在在大學裏,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充分利用時間,接觸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