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企業如何認定工傷

企業如何認定工傷

企業認定員工為工傷: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在工作時間前後的工作場所,從事與工作有關的準備或收尾工作而受到事故傷害的;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履行職責受到暴力和其他事故傷害的;患有職業病的;外出工作時,因工作原因受傷或發生意外,下落不明的。

工傷認定流程

壹、簽訂委托代理合同前

(壹)、聽取受傷職工詳細陳述後,做好相應的談話記錄,並請當事人簽字,主要記錄以下內容:

1.受傷員工的狀況;

2.用人單位概況(壹般可以說出用人單位名稱);

3何時建立勞動關系,是否簽訂勞動合同,是否辦理工傷保險;

4.工作和相關責任;

5.工資和培訓;

6.勞動保護及相關保護措施;

7.工傷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和受傷部位;

8.受傷後的治療過程、住院時間、醫療費用的支付、用人單位的態度和意見;

9.受傷員工的家庭成員和壹般信息;

10.受傷員工本身的要求和期望。

(2)、查看相關病歷、住院證明是否醫療終結,是否已經出現醫療情況。

(3)、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和檢查,並查明以下內容(異地的,應在辦理委托手續後進行):

1.用人單位名稱、單位或項目負責人姓名及聯系電話;

2.單位啟動項目的開始時間和完成時間(應與受傷員工第壹次工作和受傷時間壹致);

3.工程承包單位訴訟,便於以後進行財產保全時扣繳工程款;

4.與目擊者(同事)取得聯系,並留下聯系方式,以便調查記錄;

5.在下列情況下做好相應的證據保全工作:

(1)用人單位或工程建設項目負責人明確表示受傷員工未被認定為其員工或在用人單位或工程施工現場受傷;

(2)雇主或項目施工負責人毆打、恐嚇或驅逐受傷員工。

(四)認真核對,確定是否向勞動監察部門或其他部門投訴或請其主持調解。

(5)其他,如檢查自傷害事故發生之日起是否超過壹年。超過壹年的,工傷認定逾期,勞動部門不予受理工傷認定。

二。處理代理合同時:

(壹)向其詳細告知律師在調查和仲裁程序中可以做的具體事項;

(二)應當明確委托人在辦理代理合同後應當與律師合作的具體事項;

(三)告知委托人仲裁或訴訟風險及相關防範措施;

(4)交付相關委托文件和質量監督卡;

(5)對於文化程度較低的委托人,還應詳細說明委托合同的內容和律師收費的方法,避免代理後發生糾紛;

(6)如存在風險代理或超額支付代理費的情況,應在委托合同中著重書面確認,避免產生分歧或爭議;

(7)委托人經特別授權或者辦理委托手續後返回異地工作、生活的,應當在代理合同中明確委托人的代理權限和特別授權事項。

三。工傷認定程序(之前也可以與對方進行調解):

(壹)調查事故並做好相關證據固定工作。對壹些容易丟失或毀滅的證據要及時保存,對壹些流動性強或無固定職業的證人要及時做好調查記錄。

(二)制作《工傷認定申請表》,並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

(三)由申請人和過去發生工傷事故的部門提出申請,並提供下列材料:

1.工傷職工身份證復印件和用人單位工商登記材料;

2.勞動合同復印件或者能夠證明存在勞動關系或者事實勞動關系的材料;

3 .事故發生時的病歷、診斷證明、庭審記錄等醫學材料;

4.屬於機動車事故的,應當扣除事故認定書或者交警部門的其他有效證明。

(四)及時與勞動部門聯系,看是否需要補充材料。

(五)領取工傷證明或者不予受理通知書。

工傷認定申請,勞動部門不支持的,應當考慮以下情況:

1.是否屬於其他案由,走其他程序;

2是否需要申請重新鑒定或向勞動主管部門提出書面報告;

3.是否需要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

四、勞動能力鑒定程序:

(壹)根據《職工工傷疾病傷殘程度鑒定書》,看是否構成傷殘和護理依賴程度;

(二)制作《勞動能力鑒定申請書》,並填寫《職工喪失勞動能力鑒定表》;

(三)申請生活自理障礙鑒定;

(四)向勞動部門提交有關申請和醫學資料(包括病歷、CT報告等。);

(五)接受勞動能力等級或者生活自理障礙的報告;

(六)征求委托人意見,是否申請二次鑒定。

動詞 (verb的縮寫)勞動仲裁程序:

(壹)制作《工傷保險待遇申領清單》;

(二)與用人單位聯系,可以調解;

(三)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提交《起訴狀》和證據材料;

(四)準備庭前材料,到勞動仲裁委員會閱卷,了解用人單位的答辯意見;

(五)參加庭審;

(六)庭後和解或者調解。

(七)工傷認定所需材料。

申請工傷認定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提供:

1.工傷認定申請表;

2.受傷雇員的身份證復印件;

3.勞動合同文本或者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的復印件;

4.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後診斷證明或職業病診斷證明(或職業病診斷證明書)及初次治療病歷復印件。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的受傷程度等基本信息。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的材料不齊全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壹次性書面告知申請人需要補齊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完成材料後,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壹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壹)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從事與工作有關的準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而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有職業病的;

(五)因工出差期間,因工作原因負傷或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 上一篇: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使用者?
  • 下一篇:企業管理沙盤模擬什麽?這樣的培訓和認證有什麽好處?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