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企業經營機制轉換的基本途徑

企業經營機制轉換的基本途徑

1.1《條例》是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的根本稭?為使企業進入市場或面向市場起到了重大的促進作用。經過十多年的改革,我們的黨和國家已經深切地認識到,國有企業的改革己經成為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而國有企業改革的難點就在於機制轉換,即把傳統的計劃經濟機制轉換為市場經濟機制。為丁攻破這個難點,把企業改革引向深入,國務院於去年6月30日通過丁《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該《條例》對企業的經營權、自負盈虧的責任、企業與政府的關系及其法律責任等重大問題,都作出丁明確的規定,尤其是賦予丁企業14項重大經濟權利,使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工作有丁突破性進展。這個《條例》貫徹執行壹年多來,我國國有企業發生丁深刻的變化,許多企業由於自主權擴大,開始面向市場進行生產經營決策,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圈發展,經濟活刀明顯增強,經濟效益大幅度土升。但也暴露出壹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有:(1)企業產權關東不明晰,國有資產主體缺位,無人對國有資產切實負責,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據有關部門統計,從1985年到1991年的7年間,我國預算內工業企業國有資產流失2200億元①。(2)政企不分。國家行政機構仍幹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企業自主權經常受到侵害,企業仍不能自主地完全進入市場,成為真正的市場競爭主體。(3)企業不能真正實現自負盈虧,表現為許多承包企業負盈不負虧,經濟行為短期化,使國有企業虧損面日益擴大,虧損額增多。這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都直接涉及企業的產權制度問題,擊,不進行產權制度的改革與創新,企業。

1.2《決定》明確提出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是著力解決國有企業深層次矛盾,進壹步深化改革的產物;是對《條例》的造壹步升華和發展。這種升華與發展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壹,明確丁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與才向。十多年來,我國國有制企業的改革基本是在探索中前進的,即所謂"摸著石頭過河"。最初是放權讓利。權放下去了,許多企業在計劃體制丁生活慣了,或不會用權,或濫用權力逐利,結果造成經濟運行紊亂,國家利益大大受損。為丁克服上述狀態,接著便推行利改稅,搞稅利合壹。這樣做又混淆了稅與利的不同來源及國家的行政職能與經濟職能的界限,使得政企更加不分,窒息丁企業的生機與活力。承包制是在利改稅步入困境,為增強企業自主權與活刀而作出的壹種現實選擇。承包制實行"色死基數,確保土繳,越收多留,大收自補",壹才面硬化,丁國家的收入,保證丁財政收入的增長,另壹方面也擴大丁企業自主權,增加丁企業的利益激勵和驅動,對於調動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的確起丁壹定的積極作用。但由於承包制存在負盈不負虧,經濟行為短期化,承包者搞掠奪式生產經營等嚴重弊端,越來越不利於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的發展。人們已清楚地認識到.承包制不能成為國有企業改革的才向和目標。此外,從改革之初到現在,理論界壹直存在壹種將國有企業私有化的主張(有公開私有化和"潛行,,私有化)。這在我國史是不可取的。在黨的十四大將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確定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後,承包制就史不能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微觀基礎,因為承包制均產權關東不明晰,企業負盈不負虧,根本不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均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私有化"的主張便又開始擡頭。在他們看來,國有制是與市場經濟根本矛盾的,最適合市場經濟要琪的所有制形式走私有制。《決定》旗幟鮮明地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確定為我回國有企業改革的才向。既是對私有化,主張的駁斥與否定,也是對承包制的某種揚棄與發展。

第二,明確丁國家終極所有權與企業法人所有權的分禹。為丁解決國有企業財產關東的產權歸屬明晰化問題,理論界許多同誌(電d包括本人)依據馬克思關於法律所有權與經濟所有權相分離的學說,提出丁國家掌握終極所有權,企業掌握法人所有權的主張。馬克思在談到資本所有者與資本使用者的關束時明確指出:"他們實際上是夥伴:壹個是法律土的資本所有者;另壹個,當他使用資本的時候,是經濟土的資本所有者。"②還指出:"這種形態之所以產生,是由於資本的法律土的所有權同它的經濟土的所有權分離,是由於壹部分利潤在利息的名義上被完全離開生產過程的資本自身或資本所有者占有。咱這裏,馬克思講的"法律所有權",就是通常所說的"終極所有權","經濟主的所有權",就是人們講的"企業法人所有權"。這種意義土的"兩權分離,',在《決定》中得到丁反映和確認。《決定》在闡述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征時,指出z"壹是產權關東明晰,企業中的國有資產所有權屬於國家,企業擁有包括國家在內的出資者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成為享有氏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的法人實體。二是企業以其全部法人財產,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照章納稅,對出資者承擔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很明顯,"企業中的國有資產所有權屬於國家",就是說國家掌握企業財產的終極所有權,這是國有制性質不變的根本保證。"企業擁有包括國家在內的出資者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即是指企業掌握法人所有權.盡管《條例》規定丁企業的14項權利,為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奠定丁基礎,但由於沒有觸及所有制內部關系,沒有明確提出產權變革與企業制度創新,所以說,《決定》明確了國家所有權與企業法人所有權的分離,是對《條例》的補充、豐富和發展。

第三,確認丁國家的兩種職能分開。任何國家都具有經濟與社會的管理者的職能,但並非是任何國家都必須具有所有者的職能。國家充當生產資料的所有者,是生產資料所有制采取國有制的產物。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中,國家的這兩種職能是混合在壹起的,長期被互相替代,它是政企不分,政資不分的重要根源所在。為丁把企業構造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微觀基礎,成為真正獨立的市場競爭主體,必須做到管理者職能與所有者職能的分開,使行政管理與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分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政企分開,使企業從根本土擺脫國家行政機構的幹預與束縛,自主地按照市場的需求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在這個問題上,《決定》也比《條例》大大前進丁壹步。

第四,確認丁勞動刀的商品屬性。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要求。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勞動刀屬於公有(單位所有或國家所有),勞動者無權支配自己的勞動力,不能自由選擇職業,更不能在各部門、各地區自由流動。實行市場經濟,必須改變這種狀況,確認勞動者對勞動力的個人所有權,可以自由支配勞動刀,從而形成勞動刀市場。沒有勞動刀市場,市場體朵就是不完整、不健全的,也不能達到結構合理化z同時勞動刀資源不能經過市場來配置及優化,市場經濟就無法運作,市場經濟體制史無從建立。《決定》明確提出發展"勞動刀市場",這在事實半就承認丁勞動刀具有商品屬性,可以進入市場買賣。這不僅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勞動刀商品理論的創新與發展,而且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豐富與完善。它將對國有企業勞動制度的改革產生巨大的影響。它意味著國有企業的職工將可以自由地進入勞動刀市場,自主地選擇職業,其收入壹壹工資也不再由國家直接決定,而由勞動刀市場來決定。至此,國有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勞動制度將發生根本性變革,變得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農相適應。

1.3《決定》和《條例》不是相矛盾的,而是相統壹的。 在目前學習貫徹《決定》的過程中,有的同誌把《決定》與《條例》完全割裂開來,對立起來,認為《決定》是對《條例》的否定,進而認為貫徹《決定》就不必再落實《條例》,這種認識和做法,是極其錯誤的。

事實土,《決定》與《條例》並不是毫不相幹,毫無關系的,而是有著密切聯悉的。在國有企業的改革目標上,二者具有明顯壹致性。即:要把企業塑造成為運應市場經濟要求,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生產經營單位,成為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責任的企業法人。《決定》在闡述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時,還特別強調要繼續貫徹《條例》,"把企業的各項權利和責任不折不扣地落實到實處"。可見,《決定》與《條例》雖然在內容上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精神卻是相壹致的,我們完全可以把二者統壹起來,結合起來貫徹落實。

二、轉換企業經營機制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關系

2.1轉換企業經營機制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二者具有不同的內涵,不能互相混淆.和替代。我國經濟學界對企業經營機制有諸多不同的看法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認為,企業經營機制是指企業在壹定生產關東和外部條件作用下,正確處理人、財、物關系和貴、叔、利關系,使這晏關東互相結合、互相協調、互相促進,保障企業各種生產經營活動有效運作的機理和機能。這主要包括:動刀機制、風險機制、競爭機制、調節機制、約束機制、創新與發展機制、信息傳導機制、決策與管理機制等等,是壹個機制體制或系統。

現代企業制度,是壹種與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要求相適應,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企業制度,其主要內容可概括為:(1)企業法人制度;(2)企業自負盈虧制度;(3)出資者有限責任制度;(4)科學的領導體制與組織管理制度。這四種制度統壹構成現代企業制度。

企業經營機制與現代企業制度內涵的不同,規定丁轉換企業經營機制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具體任務不同。轉換機制是把原有的計劃經濟機制全部轉換為市場經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則是以明晰產權關余為主要內容的企業制度的創新。如果說前者為農層的變革,那麽後者則必須明晰和改變原有的財產關怠。以"轉機,,代替"建制,',或以"建制',代替"轉機",都是不恰當的,不利於二是「任務的完成和實現。

2.2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基礎和必經途徑。 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的前提,是落實企業經營權,關鍵是落實生產經營決策權、投資決策權、產品定價叔、進出口經營權、勞動人事叔、工資獎金分配權、資產處置權、留用資企支配權、拒絕攤派權、內部機構設置權等。同時,還必須強化有關責任z(1)強化廠長(經理)對企業盈虧的責任;(2)強化企業上繳利潤,大收自補的責任;(3)強化,企業對潛虧應負的責任;(4)強化企業的分配約束責任。在強化,這些經濟責任的同時,還特別要強化企業相應的法律責任,落實《企業法》,使企業經營管理納入法制軌道。《條例》所規定的土述權利與責任不落到實處,企業的經營機制不能轉換.構建現代企業制度便無從談起。所以,《決定》強調="當前,要繼續貫徹《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和《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把企業的各項權利和責任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這是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積累經驗,創造條件。"轉機',《條例》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壹塊基後,只有落實得好,只有經過企業經營扣,制轉換這個有效途徑,才能實現或達到國有企業改革的才向與目標壹壹,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

2.3轉換企業經營機制也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壹個重要特征和內容。 《決定》在談到現代企業制度的五個基本特征時指出:"壹是產機關來明晰,企業中的國有資產所有權屬於國家,企業擁有包括國家在內的出資者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成為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的法人實體。二是企業以其全部法人財產,依法自主經營、照.章納稅,對出資者承擔資產保值增殖的責任。三是出資者按投入企業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權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企業破產時,出資者只以投入企業的資本額對企業債務負有限責任。四是企業按照市場需求組織生產經營,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為目的,政府不幹涉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長期虧損,資不抵債的應依法破產。五是建立科學的企業領導體制和組織管理制度,調節所有者、經營者和職工之間的關系,形成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經營機制。"在上述五個特征中,後四條均是講企業經營機制的,講企業自主經營機制、自負盈虧機制、市場競爭和優勝劣汰機制,還講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機制。由此可見,廣義的現代企業制度是包括企業經營機制在內的,轉換企業經營機制也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把轉換企業經營機制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截然分開,根本對立起來,是錯誤的。這既不利於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是無助於現代企業制度的加速建立。

2.4以企業產權制度創新為核心的現代企業制度的構建,又會進壹步促進企業經營機制的加速轉換。

第壹,可以為企業構建壹個作為獨立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所必需的具有基礎地位的機制壹壹自主經營、自主決策機制。實行現代企業制度,必須深化改革,著力解決深層次矛盾,由放權讓利為主要內容的政策調整轉為以明晰產權關系為主的制度創新。它要求企業的原始產權向股權轉化,再由股權向法人產權轉換,由此形成企業法人財產所有權。而企業法人財產所有權的確立,企業才真正成為獨立的法人實體,從而具有真正的自主權。自主權的關鍵與核心是決策權。有了這個權力,企業生產經營什麽、生產經營多少、價格如何確定、采用什麽生產經營才式以及銷售才式等,才能真正自己說丁算。

第二,可以使企業形成真正的自負盈虧機制。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是國家行政機構的附屬物,國家對企業統負盈虧,企業既不負盈也不負虧。企業承包經營制是對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突破,使企業有了壹定的自主權,也有丁壹定的利益驅動刀,開始追求盈利,但由於承包制沒有使企業產權關系明晰化,所以它才能實現自負盈虧,仍存在嚴重的負盈不負虧的問題。實行現代企業制度,可以有效地解決承包制的負盈不負虧問題。因為在這種制度下面,企業完全可以以其全部的法人財產,依法自主經營,以收抵支。盈利了,由投資者***享;虧損丁,由投資者分擔。現代企業的典型形式壹壹股份制企業,就是這樣的。

第三,促進企業形成競爭與優勝劣汰機制。現代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為丁追求利潤最大化,而展開激烈競爭。在競爭中,勞動生產率高、效益好的企業,實力不斷增強與擴大,能夠不斷地兼並那些勞動生產率低下、經營嚴重虧損的企業。壹些務質企業被淘汰,壹些優質企業日益壯大,使社會資源得到優化及合理配置,這是企業進入市場後形成的重要機制,也是企業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重要源泉所在。在原有計劃經濟體制丁面,企業之間沒有競爭,沒有破產的壓力,加之沒有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內在動力,自然沒有活力可言。現代企業制度較之舊企業制度的壹個重要優越性在於:不僅給企業註入追求利潤的動力機制,而且構建丁競爭與優勝劣汰的外在壓力機制。

第四,能夠促進企業形成自我發展機制。現行的企業承包制存在難以克服的短期行為,缺乏長期持久發展的後勁。其中壹個重要原因在於,它沒有形成壹個企業自行積累,自我發展的機制。現代企業制度卻不同,由於它使企業具有了獨立的法人財產權,從根本上解決丁長期爭執不休的企業留利的歸屬問題,企業進行資本積累,擴大再生產所取得的利潤,除照章納稅以外,其余全部為企業自己所有和支配。這就啟動丁企業自行積累,自行擴大投資,自我發展的機制,調動企業發展生產力的積極性。並且,由於這種積極性有可靠的物質利益作基礎,因而它會持久的保持下去,從而使企業獲得持久發展的後勁。

第五,能夠促進企業形成有效的自我約束機制。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真正具有獨立的利益,形成丁壹個利益和命運***同體。企業的投資者(包括國家、法人及個人等)均對他們他們投入企業的資本使用效益倍加關心,千方百計棋好經營管理,以提高資本的收益率。為丁能夠長久地獲得較高的資本收益率,他們必須自覺地進行工資和獎金約束,即防止工資和獎金過份擴張,增大成本,降低產品競爭力,影響他們的資本收益率。在現代企業股份公司裏面,由於設立職工個人股,這就使職工與企業"以股連心,,形成損榮密切相關的利益***同體。大家為了壹個***同利益走到壹起,互相制約、互相監督;誰也不能為丁眼前利益而損害這個命運***同體的長遠利益。由於這種約束不是強制的行政約束,而是出自於利益上的自我約束、自覺約束,因而是能夠持久有效的。

從上可見,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否定或忽視壹個都是不對的,以其中壹個取代另壹個更是不對的。我們要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以"轉機"促"建制",以"建制"促"轉機",使二者相得益彰。

2.5當前,貫徹《條例》,轉換企業經營機制仍是固有企業改革的重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通過試點逐步推開。 據權威性調查表明,目前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搞得好的企業只占國有企業的三分之壹左右,有相當多的企業自主權沒有落實,或落實得不好,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的任務還.相當繁重和艱巨。當前及今後壹個時期,國有企業的改革仍然要以落實《條例》,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為重點,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打好基礎.在創造有利條件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壹項艱巨復雜的任務,要通過試驗,逐步拉開。切不可壹轟而起,匆忙上馬,急於求成。現在國家已決定在百家企業進行試點,這標誌著我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工作已經展開,國有企業的改革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三、關於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應註意的幾個問題

3.1股份制並不是現代企業制度的唯壹形式,對我國國有制企業要搞公司化改造。 《決定》指出:"現代企業按照財產構成可以有多種組織形式,國有企業實行公司制、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有益探索。"股份有限公司是現代公司制的壹種典型組織形式,但並在是其唯壹的形式。所以,實行公司制、股份制尤其是上市的股份制並不是唯壹的選擇。

在現實經濟工作中,有的同誌認為搞公司制即是搞股份公司,尤其要搞"上市公司,氣否則,就不是公司制。其實,這是壹種誤解。公司制除股份公司以外,還有大量有限責任公司。並且,上市的股份公司也只是少數,即使在西才發達國家,上市的股份公司也只占少數。日本的上市股份公司僅占所有有限責任公司的2%,德國、美國、法國的上市股份公司所占的比重也不高。目前我國國有企業面臨的狀況是:1/3明虧,1/3潛虧;1/3有盈利,若要搞上市股份公司,恐怕也只能是占1/3的盈利企業。因為,虧損企業是不能發行上市股票的,發丁也沒有人要。誰會去買得不到股息與紅利"股票"?因此,對國有企業進行公司化改造·應更多地實行有限責任公司,千方百計地和那些明虧、暗虧企業的產權盡快明晰起來,通過產權交易實現其優化組合以增強其生機與活力,扭虧為盈。

3.2切忌搞翻牌公司,搞翻牌公司是對現代企業制度的根本否定,也是對改革的背反。 在政府機構改革過程中,許多部門和地區為〗餼齔?噯嗽鋇陌倉夢侍?創辦丁許多行政性公司和與機關未木脫鉤的經濟公司。這些公司基本土都是翻牌公司,它的特征是政企不分與權錢交易相結合,是滋生腐敗現象的重要基礎。有的同誌認為,不這麽辦,機關的大量超編人員如何安置?意思是非搞翻牌公司不行。這個理由是難以成立的。我認為,搞公司是可以的,並且應當提倡,但必須與政府機構脫鉤,"割斷臍帶"杜絕權錢交易。前壹個時期,我國市場無秩序,經濟運行混亂,壹個重要原因在於市場主體不規範,大量翻牌公司進入市場,大搞權錢交易,哄擡物價所致。因此,實行公司制,必須清理整頓公司,取消那些只對少數人有利而禍國殃民的翻牌公司。不然的話,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就將被否定,企業的改革也將前功盡棄。

3.3要防止國有資產被侵犯和流失,從制度上保障固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決定》明確指出:在建立現代企業過程中,要"嚴禁將國有資產低價折股,低價出售,甚至無償分給個人。要健全制度,從各方面堵塞漏洞,確保國有資產及其權益不受侵犯。"這是很有針對性的,應引起各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據筆者所知,在實行股份制過程中不少企業存在"低價折股,低價出售,甚至無償分給個人"的問題,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為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健全會計審計制度,從財務上加以嚴格審查與監督;必須健全國有資產的科學評估制度,防止低估國有資產的行為;必須健全企業國有資產的具體管理制度,界定明晰的責、權、利關系,強化科學管理的有效性;必須健全國有資產的專門管理機構,明確分工,專司其職,責任落實到人。只有這樣,才能堵住各種漏洞,確保國有資產及其權益不受侵犯,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

  • 上一篇:南陽商品房有房產證嗎?在南陽買商品房需要註意什麽?
  • 下一篇:汽車租賃哪家好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