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文獻綜述範文
摘要:充分借助信息技術,結合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能夠不斷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為企業的戰略發展提供了基於信息的決策支持。文章論述了各個學者對人力資源管理的信息化系統的研究,對該領域內主要貢獻者的觀點進行歸納,並梳理其理論邏輯,力求從另壹個側面去理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
關鍵詞: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信息系統 文獻綜述
壹、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演進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大多數學者都認為經歷了三個階段,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發展所經歷的三個階段和發展動力的論述基本上都是壹致的。
楊興東、王紅霞、魏玉蓮、成衛山(2007)認為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2 0世紀6 0年代末期。由於當時計算機技術已經進入實用階段,第壹代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應運而生。當時由於技術條件和需求的限制,這種系統充其量也只不過是壹種自動計算薪資的工具。但它的出現為人力資源的管理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即用計算機的高速度和自動化來替代手工工作量,使大規模集中處理大型企業的薪資成為可能。第二代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末。第二代系統基本上解決了第壹代系統的主要缺陷,對非財務的人力資源信息和薪資的歷史信息都給予了考慮,其報表生成和薪資數據分析功能也都有了較大的改善。第三代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末。它的特點是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出發,用集中的數據庫將幾乎所有與人力資源相關的數據(如薪資福利、招聘、個人職業生涯的設計、培訓、職位管理、績效管理、崗位描述、個人信息和歷史資料)功能要求已經從單純的數據收集和整理匯報逐漸轉向數據處理和分析、替管理人員做出預測和決策支持,並通過電子流程進行自動化和跨平臺跨網絡工作等方面轉變。
蔡昊(2006)在論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演進時也提出了三個發展的時期。他認為,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末期。由於當時計算機技術已經進入實用階段,同時大型企業用手工來計算和發放薪資既費時費力又非常容易出差錯,為了解決這個矛盾,第壹代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應運而生。當時由於技術條件和需求的限制,用戶非常少,而且那種系統充其量也只不過是種自動計算薪資的工具,既不包含非財務的信息,也不包含薪資的歷史信息,幾乎沒有報表生成功能和薪資數據分析功能。但是,它的出現為人力資源的管理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即用計算機的高速度和自動化來替代手工的巨大工作量,用計算機的高準確性來避免手工的錯誤和誤差,使大規模集中處理大型企業的薪資成為可能。第二代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出現於20世紀70年代末。由於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無論是計算機的普及性,還是計算機系統工具和數據庫技術的發展,都為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階段性發展提供了可能。第二代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基本上解決了第壹代系統的主要缺陷,對非財務的人力資源信息和薪資的歷史信息都給予了考慮,其報表生成和薪資數據分析功能也都有了較大的改善。但這壹代的系統主要是由計算機專業人員開發研制的,未能系統地考慮人力資源的需求和理念,而且其非財務的人力資源信息也不夠系統和全面。第三代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出現在20 世紀90年代末,它的特點是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出發,用集中的數據庫將幾乎所有與人力資源相關的數據( 如薪資福利、招聘、個人職業生涯的.設計、 培訓、職位管理、績效管理、崗位描述、個人信息和歷史資料) 統壹管理起來,形成了集成的信息源。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數據庫技術、客戶/ 服務器技術,特別是Intemet/Intranet 技術的發展,友好的用戶界面,強有力的報表生成工具、分析工具和信息的***享使得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得以擺脫繁重的日常工作,集中精力從戰略的角度來考慮企業人力資源規劃和政策。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促進了企業選用人才的科學化。人力資源信息系統的建立是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科學化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為我們更好的管理企業提供了幫助,它對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作用
將信息技術和與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活動結合起來,建立自動化、信息化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系統,使企業獲取人才,提升競爭力的基礎,使企業管理的核心。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在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譚洪波(2003)認為企業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壹)應用企業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對企業人力資源進行戰略規劃。
企業人力資源戰略規劃是壹個系統工程,它包括預測企業未來的人力資源供求狀況、制訂行動計劃及控制和評估計劃等過程。通過這壹系統,可以利用因特網等網絡技術和手段,調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業戰略決策和經營環境的各種信息,建立戰略資料庫,對影響人力需求和供給的因素和信息進行分類管理。利用企業的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和戰略資料庫,收集影響人力資源供求的各種因素,采用以定量為主,結合定性分析的各種科學預測方法對企業未來人力資源供求進行預測。系統可以采用計算機數學模型或其他仿真模型來預測人員流動,比較人力資源在數量質量、層次結構等方面的需求與供給的情況。
(二)應用企業人力資源信息系統進行工作分析和崗位測評。
系統化、自動化的工作分析和崗位測評系統包括以下幾方面:
1、構建職位數據信息集,在工作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劃崗歸類、錄入有關的崗位信息。
2、形成系統化的崗位規範、工作說明書和崗位分類圖。
3、把工作構成因素進行分解,構建統壹的、結構化量表式的崗位評價要素指標體系數據庫,並按要素分層次賦值。
4、采用要素計點法 ( 點數法)或因素比較法的工作評價原理,建立崗位測評系統。應用計算機網絡通過崗位測評系統由職位管理委員會、上級崗位、專家等人員按工作說明書要求及經驗對各個崗位的重要性、復雜性等相對價值作出全方位的評價。
5、通過對各個職位的評價比較,確定每壹職位的位置、作用及相互關系,並確定每壹職位的工作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