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壹年度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股東的認繳實繳時間、方式、金額,公司人員數量、結構(大學生、殘疾人、服兵役人數、黨員數)。當然要有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號等資料。
企業年報是企業年度報告的簡稱,是企業壹年壹度對其報告期內的生產經營概況、財務狀況等信息進行披露的報告,是企業信息披露制度的核心,
而審計報告是稅務部門對公司壹年來經營和財務狀況壹個概括,審計不是隨便就能出的,是由會計師事務所的人來公司查賬調查,通過各種手段給公司提供的審計報告,有壹定的法律效力。
擴展資料:
企業“年報”的主要內容包括公司股東(發起人)繳納出資情況、資產狀況等,企業對年度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工商機關可以對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內容進行抽查。
經檢查發現企業年度報告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工商機關依法予以處罰,並將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等信息通報公安、財政、海關、稅務等有關部門,形成“壹處違法,處處受限”。
對未按規定期限公示年度報告的企業,工商機關會將其載入經營異常名錄。企業在3年內履行年度報告公示義務的,可以申請恢復正常記載狀態;超過3年未履行的,工商機關將其永久列入嚴重違法企業“黑名單”。
百度百科-企業年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