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DP——國內或國外公司生產的所有產品和服務的總和。GDP顯示了壹個國家經濟增長(或衰退)的速度,被認為是經濟產出和增長的最重要指標。
2)工業生產率——是對壹個國家的工廠、礦業和公共事業產出變化的連續加權衡量,相當於衡量它們的工業生產能力,以及有哪些可利用的資源可以用於工業、礦業和公共事業。
3)3)PMI英文全稱是采購管理指數(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是國際通行的宏觀經濟監測指標體系,在監測和預測國民經濟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4)CPI,即ConsumerPriceIndex,是反映與居民生活相關的產品和服務價格的價格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5)PPI是英文Producer Price Index的縮寫,意為生產者價格指數或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它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指標,是反映壹定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的重要經濟指標,是制定相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
6)耐用品——在訂購耐用品時,衡量國內制造商收到的即將交貨或未來交貨的訂單數量。耐用產品的定義是在壹段時間內(3年以上)將繼續使用的產品,在此期間對它的服務將繼續。
就業成本指數(ECI)——衡量所有州和255個地區的500多個行業提供的就業崗位數量。就業估計是基於大企業的市場調節。而且計算了國內企業和政府的全職或兼職受薪員工人數。
7)零售額-它是關於消費者主要消費模式的及時指標,並將因正常的季節變化、節假日和交易日而調整。零售額包括耐用品和非耐用品的銷售,以及服務稅和加在商品上的不可避免的費用,但不包括消費者承擔的銷售稅。
8)新住房報告——新住房報告衡量每月與居住有關的新住房單元的數量。建築的開始是指基礎開挖的開始。同時主要由居民住宅建設構成,居民住宅是第壹個對利率變化做出反應的因素。
第二,經濟指標是金融和經濟數據的片段,由政府的各個機構或私人機構公布。這些統計數據定期向公眾公布。所以在金融市場上,幾乎所有人都會依賴這些數據。當許多投資對此信息做出反應時,經濟指標通常具有產生交易和價格變化的巨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