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民法則有不同的法源,可以分為直接法源和間接法源。臺灣省《民法》第壹條規定:“民法沒有規定的,按照習慣;不習慣的就要依法治理”是民法的本源規範。“其中,法律、習慣和判例是法律的直接淵源,也有所謂的間接淵源,間接淵源是指理論和判例。現在大陸法系的民法分為物權法、債法、親屬法、繼承法等。普通法系的民法包括合同法、物權法、家事法、侵權法、信托法等。壹般認為,知識產權法和商法也屬於民法的範疇。
關於如何規範司法關系,立法采取了“民商分離”的制度,即除了規範人身關系的民法典外,另設壹部規範商事交易的“商法典”。比如二戰前的德、法、日,在中國,國民政府在20世紀初立法時,就決定模仿瑞士的“民商合壹”制度,即不在民法典之外另立商法典。現在中國的廣義上,除了民法典之外,還有其他涉及到私人事務的法律,稱之為特別民法。除了公司法等商法,還包括合同法、侵權法、知識產權法、婚姻法、繼承法等。狹義的民法僅指調整壹定範圍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止於成文民法典。不包括婚姻法和屬於傳統商法的法規。
民法典是將民法的各種制度按照壹定的體例進行系統編纂的立法性文件。新中國成立以來,沒有頒布過壹部系統完整的民法典。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的發展,迫切需要完善民事立法,規定壹些民事活動的基本行為準則。在這樣的條件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86年制定並頒布了《民法通則》。從我國《民法通則》的內容來看,雖然其規定比其他國家民法典簡單得多,但《民法通則》基本概括了商品經濟活動的壹般行為準則,既包括民法通則的壹些規範,也包括民法分則的壹些內容。
由於現代市民社會是建立在平等契約基礎上的,與封建社會建立在階級身份關系基礎上的市民社會有很大不同,所以“自由平等”的理念在司法中演變為三大原則:
契約自由、過失責任和絕對所有權原則。
契約自由(契約自由)
主要條款:契約自由原則
這是現代民法的壹項基本原則。現代意義上的契約自由原則可以追溯到1804年頒布的《法國民法典》。其含義是,個人之間的契約關系應根據契約當事人的自由意誌決定,不應受到國家的幹涉。合同自由原則的內容包括:是否訂立合同(訂立合同的自由)、與誰訂立合同(選擇對象的自由)、訂立什麽內容(內容的自由)、如何訂立合同(方式的自由)。它不僅是壹個合同,也是壹個單獨的行為,如遺囑。因此,這壹原則發展成為“私法自治”原則。
過失責任原則
主要條款:過失責任原則
個人對自己的行為,即使傷害了他人,也不承擔賠償責任,除非是故意或者過失。換句話說,也就是只對自己的故意或者過失行為,才會承擔賠償責任。至於侵犯他人,那是絕對不負責任的。所以也叫“自己負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