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閉關鎖國,至清代中葉,整個國家的科學技術已大大落後於西方,階級矛盾日益尖銳,1840年(道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義者挑起侵華戰爭——第壹次鴉片戰爭;隨後國內又爆發了反抗清王朝統治的“太平天國”運動。
1856年10月,英國和法國聯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其目的是要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他們先在廣州兩度挑起戰端,但未達到予期願望。為了對清政府直接施加壓力,就決計陳兵京城。侵略軍於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別與英、法、俄、美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
1860年(鹹豐十年)7月,英法侵者軍艦隊再次闖到大沽口外,以英法公使進京換約為幌子,壹面武力進逼,壹面誘以“講和”。而又屢屢節外生枝,目的在於陳兵京師,逼清廷就範。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卻委曲乞和,遲遲不定戰守之策。侵略軍長驅直逼通州。9月21日,通州八裏橋決戰清軍失利,次日晨,鹹豐皇帝倉皇自圓明園逃奔承德避暑山莊而去。名為“北巡”,實則置祖宗社稷於不顧自逃性命。從而造成都城無主,百官皆散,軍卒誌懈,民心大恐的危機局面。
·搶劫圓明園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繞經北京城東北郊直撲圓明園,當時,僧格林沁、瑞麟殘部在城北壹帶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軍先行,於當天下午經海澱,傍晚即闖至圓明園大宮門。此時,在出入賢良門內,有二十余名圓明園技勇太監同敵人接仗。“遇難不恐,奮力直前”,但終因寡不敵眾,圓明園技勇“八品首領”任亮等人以身殉職。至晚7時,法侵略軍攻占了圓明園。管園大臣文豐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後,立即“協派英法委員各三人合議分派園內之珍物。”法軍司令孟托邦當天即函告法外務大臣:“予命法國委員註意,先取在藝術及考古上最有價值之物品。予行將以法國極罕見之物由閣下以奉獻皇帝陛下(拿破倫三世),而藏之於法國博物院。”英國司令格蘭特也立刻“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於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軍入園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誘惑力,軍官和士兵們都成群打夥沖上前去搶劫園中的金銀財寶和文化藝術珍品。
據參與的目擊過劫掠現場的英法軍官、牧師、記者描述:軍官和士兵,英國人和法國人,為了攫取財寶,從四面八方湧進圓明園,縱倩肆意,予取予奪,手忙腳亂,紛紜萬狀。他們為了搶奪財寶,互相毆打,甚至發生過械鬥。因為園內珍寶太多,他們壹時不知該拿何物為好,有的搬走景泰蘭瓷瓶,有的貪戀繡花長飽,有的挑選高級皮大衣,有的去拿鑲嵌珠玉的掛鐘。有的背負大口袋,裝滿了各色各樣的珍寶。有的往外衣寬大的口袋裏裝進金條和金葉;有的半身纏著織錦綢緞;有的帽子裏放滿了紅蘭寶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掛著翡翠項圈。有壹處廂房裏有堆積如山的高級綢緞,據說足夠北京居民半數之用,都被士兵們用大車運走。-個英國軍官從壹座有500尊神像的廟裏掠得壹個金佛像,可值1,200英鎊。壹個法國軍官搶劫了價值60萬法郎的財物。法軍總司令孟托邦的兒子掠得的財寶可值30萬法郎,裝滿了好幾輛馬車。壹個名叫赫利思的英軍二等帶兵官,壹次即從園內竊得二座金佛塔(均為三層,壹座高7英尺,壹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寶,找了7名壯夫替他搬運回軍營。該人因在圓明園劫掠致富,享用終身,得了個“中國詹姆”的綽號。侵略者除了大肆搶掠之外,被他們糟踏了的東西更不計其數。有幾間房子充滿綢緞服裝,衣服被從箱子拖出來扔了壹地,人走進屋裏,幾乎可遮沒膝蓋。工兵們帶著大斧,把家具統統砸碎,取下上邊的寶石。壹些人打碎大鏡子,另壹些人兇狠地向大燭臺開槍射擊,以此取樂。大部分法國士兵手掄木棍,將不能帶走的東西全部搗碎。當10月9日,法國軍隊暫時撤離圓明園時,這處秀麗園林,已被毀壞得滿目狼瘡。
·火燒圓明園
正當清政府對侵略者屈膝退讓,答應接受全部“議和”條件,擇日簽約時,英國侵華頭目額爾金、格蘭特,為了給其侵華行為留下“赫然嚴厲”的印象,竟借口其被俘人員遭到虐待,悍然下令火燒圓明園。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軍在國內到處縱火,大火三晝夜不熄。這座舉世無雙的園林傑作、中外罕見的藝術寶藏,被壹齊付之壹炬。事後據清室官員查奏,偌大的圓明三園內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閣及廟宇、官門、值房等建築幸存,但門窗多有不齊,室內陳設、幾案均盡遭劫掠。自此同時,萬壽山清漪園、香山靜宜園和玉泉山靜明園的部分建築也遭到焚毀。
據有關材料記載,10月18日,英國侵略軍燒毀安佑宮時,因他們來得突然,主事太監又反鎖著安佑宮的大門,所以,當時有太監、宮女、工匠等***300人,被活活燒死在安佑宮。
圓明園陷入壹片火海的時候,額爾金得意妄行地宣稱:“此舉將使中國與歐洲惕然震驚,其效遠非萬裏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放火的主使者把這種行徑看作了不起的業績,而全世界的正直人們卻為這野蠻的罪行所激怒。雨果在1861年寫道:“有壹天,兩個強盜走進圓明園,壹個搶了東西,壹個放了火。仿佛戰爭得了勝利便可以從事搶劫了……。在歷史的面前,這兩個強盜,壹個叫法蘭西,壹個叫英吉利”。這段話代表著千百萬正直人的心聲。
圓明園還在熊熊燃燒之時,奉命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就全部承諾了侵略者的壹切條件。不久即分別與英、法、俄諸國交換了《天津條約》文本,簽訂了《北京條約》。這樣,帝國主義 列強霸占了中國的九龍半島 和北部的大片領土,勒索去1600萬兩白銀的巨額軍費賠款。
·圓明園可以“先重建後保護”嗎?(2008年2月29日 新華社)
北京圓明園管理處新聞發言人近日就浙江橫店社團經濟聯合會宣布將籌資在浙江省中部的橫店鎮重建壹座圓明園,表示,橫店圓明園重建行為違反了文物法、侵犯了圓明園的知識產權。對此,橫店方面並表示,建設圓明新園是對圓明園更好的保護。
橫店方面的思路,據說是從園林藝術的角度,試圖“重現1860年以前的藝術輝煌”。重建的話,到底是以文物、文化價值為重,還是以“重現藝術輝煌”獲取經濟開發價值為重?對此,我覺得有關部門應該慎重對待。
事實上,橫店方面“重建行為旨在更好保護圓明園”的說法,在邏輯上就根本說不通。100多年前的圓明園誰見過什麽樣?僅根據搜集資料建起來的“圓明園”,怎麽能避免不造出壹個不倫不類的“盆景”呢?
所以,重建的新園就不要再叫圓明園了,因為這不僅會沖淡圓明園帶給人們的文化沖擊,也極有可能因為仿造“畫虎不成反類犬”、對人們形成“中國園林藝術輝煌”的誤導。
編輯本段圓明圓遺址保護及整修
全國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圓明園遺址的保護,先後將其列為公園用地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征收了園內旱地、進行了大規模植樹綠化。在十年動亂中,遺址雖然遭到過 壹些破壞,但它畢竟被保住了:整個園子的水系山形和萬園之園的園林格局依然存在,近半數的土地成為綠化地帶。十幾萬株樹木蔚然成林,多數建築基址尚可找到,數十處假山疊石仍然可見,西洋樓遺址的石雕殘跡頗引人註目。尤其是1976年ll月正式成立圓明園管理處之後,遺址保護、園林綠化有明顯進展,西洋樓壹帶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整個遺址東半部的園林道路、園杯設施從無到有,逐年有所改善,來園憑吊遊覽者有大幅度增加,圓明園園史展覽館,自1979年11月舉辦以來,至今累計接待中外觀眾近400萬人次,其中十分之壹為中小學生集體參觀。國衰園毀,盛世興園。在中華大地振興之際,圓明園遺址迎來了新的春天。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的《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明確把圓明園規劃為遺址公園。同年,北京市政府撥出專款,修復了長春園的東北南三面2,300米虎皮石圍墻。在中央改革精神推動下,在北京市和海澱區政府及圓明園學會等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1984年9月圓明園管理處與海澱鄉園內農民實現了聯合,采取民辦公助形式,依靠社會備方面力量,***同開發建設遺址公園。從而使遺址保護整修工作邁出有決定意義的壹步。首期工程是整修福海,1984年12月1日破土動工,歷時7個月蓄水放船。1985年孟冬接著整修綺春園山形水系,至次年初夏完成。這兩期工程均以挖湖補山為主,並修建園路橋涵和園林服務設施,清整古建基址,進行綠化美化。兩年動土方4O萬立方米,使ll0公頃範圍的山形水系基本恢復原貌,其中水面55公頃。福海中心蓬島瑤臺東島的"瀛海仙山"亭和西島庭院,綺春園的新宮門,以及西洋樓的歐式迷宮(萬花陣),均已在原址按照原樣修復。後又經兩年整修提高,遺址公園初具規模,於1988年6月29日,正式向社會售票開放。6年來,園內遊人已超過1,000萬。圓明園的興衰榮辱,是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的。遺址公園雖然只是剛剛起步,但它卻是圓明園百年殘毀史的重大轉折,是名園復蘇的歷史性開端。也揭開了首都園林發展史新的壹頁,成為中華文明復興的象征。
最近6年來,圓明園遺址公園的整修建設,又取得了較大進展。主要進行了6個方面的工作;壹是繼續完善提高了福海、綺春園兩景區的綠化美化、園路橋涵和服務設施。二是園林遺址的清理整理水平有明顯提高。這兩個景區已有蓬島瑤臺、涵虛郎鑒、觀瀾堂、別有洞夭、涵秋館、天心水面、鳳麟洲等十余處遺址,清運碴土,廓清石建基址,整理臨水臺基,界定遺址範圍,立石鐫刻盛時圖景,供遊人憑吊。三是擇要修復了幾處景點,如綺春園的仙人承露臺、?碧字和浩然亭,福海別有洞天的四方亭等。四是全面補砌了綺春園東半部的河湖自然石駁岸,計4,960延長米。五是全面清理整理了西洋樓遺址的西半部,清運碴土16,000立方米,廓清諧奇趣、蓄水樓、養雀寵、方外觀、五竹亭、海晏堂等各座古建基址及噴水池,並歸位大批臺基柱壁等石件。六是從1992年12月起,全面整修長春園山形水系,至1994年4月基本竣工。***動土方20多萬立方米,浚挖河湖水面28公頃,整砌石駁岸9,500延長米,整理山形42座,使該園山形水系均基本恢復原貌。並整理了海嶽開襟、思永齋、流香諸、得全閣、鑒園、獅子林等處園林遺址和臨水臺基;挖掘復位乾隆禦題匾詩刻石31件;種植各類喬灌木35400余株(叢),栽種蓮藉藕10公頃。至此,圓明三園整個東半部(200公頃)已初步連片建成遺址園林。如今的圓明園遺址公園,已是山青水碧,林木蔥茂,花草芬芳,景色誘人。它既富於遺址特色,又具備公園功能,是壹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及人民群眾遊憩的好去處。
由國家與園內農民聯合建園這壹形式,經數年過渡,全面開辟遺址公園的條件漸趨成熟。按照首都建設總體規劃的要求,為加快遺址公園建設步伐,國家於1990年和1993年分兩批正式辦理了遺址公園全部占地的征用手續,將園內原以土地謀生的農民轉為非農業人口,並安置其勞動力從事園林建設。這就為在圓明三園範圍內全面建設遺址公園、保護文物古跡創造了全新的條件。今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圓明園遺址定將建成壹處別具特色的遊覽勝地,更好地為我國社會主義的兩個文明建設服務。
10月6日傍晚,侵略軍闖入圓明園大宮門,以“八品首領”任亮為首的20余名圓明園“技勇”太監頑強抵抗,但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次日下午起,侵略軍無法掩飾對圓明園億萬珍藏的瘋狂占有欲,縱情掠奪。正如法軍翻譯官德裏松的《翻譯官手記》中描述的那樣:這壹大群各種膚色、各種式樣的人,他們全都鬧哄哄地蜂擁而上,撲向這壹堆無價之寶。他們用各種語言呼喊著,爭先恐後,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了又爬起來,詛咒著,辱罵著,叫喊著,各自都帶走了自己的戰利品。初看起來,真像是壹個被人踏翻了的螞蟻窩,那些受驚了的黑色小動物都帶著谷粒、蛹蟲、蛋屑或者嘴內銜著麥桿向各自窩裏跑去。
圓明園可搶的東西實在太多。據壹個英軍目擊者稱,在整個法軍營帳內滿堆著很多裝潢異常華麗的各色鐘表,在士兵的帳篷周圍,到處都是綢緞和刺繡品。壹個名叫赫利思的英國二等帶兵官,因在圓明園劫掠致富,享用終身,得了個“中國詹姆”的綽號。
英法侵略者究竟搶走了圓明園多少寶物,由於園內的陳設什物及其帳目都壹並被搶毀壹空,所以已永遠無法說清。以下資料或許可藉以管中窺豹。清室史料表明,圓明園內當時僅陳列和庫存的歐洲各式大小鐘表即達441件,劫後幸存的只有壹件大鐘。事後查繳被土匪搶走和侵略軍“委棄道途”的壹部分失散物件即達1197件,這充其量只不過是園內物件的千分之壹二。據當時《泰晤士報》壹則通訊稱:“據估計,被劫掠和被破壞的財產,總值超過600萬鎊”。實際上,被英法侵略軍搶走和破壞的物件,有很大壹部分實屬無價之寶。這摧殘人類文化的滔天大罪,實在令人發指!
為掩蓋大肆搶劫圓明園的罪證,使清政府“惕然震驚”,俯首帖耳,任其宰割,英侵華頭目額爾金悍然下令燒毀圓明園。10月18日,三四千名侵略者手持火把在園內到處縱火,霎時間全園化為壹片火海。“殷紅的火焰,映在從事放火的軍隊的臉龐上,使他們看起來仿佛魔鬼壹般”。圓明園上空,煙霧籠罩,火光燭天。“所有宮殿、廟宇、古老的建築,輪奐輝煌、精美華麗、足資紀念的物品都付之壹炬,化為劫灰了。”漸漸地,相距十多公裏的北京城上空也黑雲籠蓋,無殊日蝕。大火三晝夜不熄,萬壽山清漪園、香山靜宜園及暢春園的大部分園林建築也都壹齊被焚。就這樣,凝結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大量血汗和智慧、經六朝皇帝150余年悉心經營的壹代名園圓明園,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內,被閃電般劫毀而破壞殆盡。偌大的圓明三園,十六七萬平方米的園林建築,被燒之後,僅有蓬島瑤臺、雙鶴齋、海嶽
圓明園毀滅了。它毀於英法侵略者的蠻橫與瘋狂,也毀於清王朝的腐敗與無能。圓明園之火,既是帝國主義才野蠻摧殘人類文明的見證,也是文明古國落後了就會挨打的證明。為了讓圓明園的悲劇永遠不再重演,我們理應從昔日這場噩夢中作出反思。
圓明園在警示後世:落後就要挨打,中國必須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