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穩定擴大需求規模,大力優化需求結構,促進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
(壹)努力擴大消費需求。壹是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最低工資制度,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工資水平,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逐步縮小城鄉、地區之間收入分配差距。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保障範圍,提高保障水平,穩定群眾消費預期。二是培育新的消費熱點。積極發展社區商業、物業、家政、養老等便民服務,擴大旅遊休閑、文化娛樂、教育培訓、體育健身、信息通信等服務型消費,引導汽車、住房等大宗商品消費,推動消費結構優化升級。三是落實促進消費政策。增加家電下鄉品種、擴大補貼範圍,延長家電以舊換新、汽車下鄉政策時限,簡化手續,強化服務,確保各項政策落到實處,使人民群眾真正得到實惠。四是搞活城鄉商品流通。發展城市商業新型業態,培育大型流通企業集團。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下鄉產品流通網絡”工程,抓好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搞好“農超對接”,方便群眾消費。五是努力改善消費環境。積極發展消費信貸。加強對涉及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重點產品的監管,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秩序、假冒偽劣、價格欺詐、虛假廣告等違法犯罪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完善政府儲備和商業儲備體系,提高市場應急調控能力。
(二)保持投資合理增長。壹是著力優化投資結構。綜合運用產業、土地、金融、節能、環保等政策,引導社會資金投向交通、能源、農林水利、社會民生、高新技術、技術改造、現代服務業、住宅開發等領域。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汙染和產能過剩行業投資,防止各種類型的重復建設。二是抓好重點投資項目。強化工作責任,搞好監督檢查,所有中央新增投資項目必須做到“三個百分之百”。政府投資要保重點,主要用於項目續建和工程收尾,防止出現“半拉子”工程。三是搞好項目篩選儲備。根據區域發展戰略和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滾動篩選壹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對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具有引領作用的大項目、好項目,充實完善項目庫,推進前期工作,落實建設條件,搞好項目接續。四是進壹步激活民間投資。擴大市場準入範圍,鼓勵民間資本以並購、參股、控股等多種方式,進入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社會事業、金融服務等領域。
(三)穩定發展對外貿易。壹是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穩住歐美、日韓等傳統市場,拓展俄羅斯、印度、拉美和非洲等新興市場。抓住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的機遇,全面開拓東盟市場。支持各類企業參加境外展會,鼓勵企業建立境外營銷網絡,幫助企業用好國家鼓勵出口的各項政策,妥善應對國際貿易摩擦。二是調整優化進出口結構。建設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培育出口產業集群,抓好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建設。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擴大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自主營銷產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加大先進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和省內緊缺物資進口,增加戰略資源儲備。三是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正確引導外商投資方向,鼓勵外資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支持外資參與企業改組改造和兼並重組,支持跨國公司在我省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采購中心等功能性機構。用好國際金融機構優惠貸款,做好國外貸款項目篩選爭取工作。四是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省內符合國外市場需求的優勢產能向境外有序轉移,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開展海外並購,鼓勵企業開展境外資源合作開發。推進境外工程承包,帶動機電產品和勞務出口。五是提升園區開放承載功能。支持各類園區在區位調整、資源整合、產業提升、體制機制等方面探索創新,提高園區集約發展水平。完善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功能,煙臺保稅港區要在年內封關運行。
(四)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帶小的原則,積極構築以山東半島城市群、濟南都市圈、黃河三角洲城鎮發展區、魯南城鎮帶為主體的全省城鎮體系。做大做強濟南、青島等區域中心城市,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建設,實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和公***服務設施,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按照城鄉壹體化發展要求,大力培育和發展中心鎮,增強其帶動周邊新農村建設的能力。逐步改善農民工就業、住房、醫療、子女就學等基本生活條件,把城中村、城邊村失地居民納入城市公***服務和保障範圍。抓緊研究制定放寬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戶籍限制的具體措施,促進符合條件的農民工有序轉為城鎮居民。
(五)發揮財稅金融的保障作用。加大財政對結構調整和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發揮財政資金對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的引導作用。用好管好省調控資金,確保新增中央投資項目的配套資金按時足額到位。高度重視財源建設和財政增收,依法加強稅收征管,加強非稅收入管理,努力提高財政收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和稅收在財政收入中的比重。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大力壓縮公用經費和壹般性開支。規範各類政府融資平臺,重視防範財政風險。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引導金融機構把握好信貸投放節奏,搞好對重點產業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投放,加大對農業和中小企業支持力度。完善地方金融體系建設,加快培育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有序發展小額貸款機構。支持企業直接上市融資,擴大企業債券融資規模。推動保險業健康發展,提高風險保障和管理水平。